倪熊:所见——浪漫诗意的欧式马车

倪熊:东山西街的响水涧

图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巴金在《随想录·一谈》中写道:“我们上了岸,就让旅馆接客人用的马车把我们送到四马路一家旅馆。”四马路就是上世纪初上海最大商业街——福州路,已经开埠60年的法租界内的华界:既是吃喝玩乐的地方,歌舞升平、声色犬马;然又是文化人集聚之地,在松弛放荡的氛围下做些中规中矩的正经事:编书、出版、演讲、办学会、开书局等。
当然,这会儿我们的眼光专注的是那个马车。
马车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漫长,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车仍然是城市交通的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尤其欧式马车,有一匹马拉的双轮马车,有4匹马拉的四轮马车,富有优雅的诗意,让人们喜欢乘坐着从容地穿过乡村大道或古旧的城区街巷去访问朋友。
在西方电影里多有这样的浪漫:辘辘的马车声如雨水般滑过晶莹的汉白玉,倒影着灼热的太阳与滴滴答答的车轮;马车四面一般有光滑靓丽的丝绸装裹,镶金嵌宝的窗牖被一帘淡蓝色的绉纱遮挡,使人无法觉察这般华丽、飞驰的车中的乘客;但外面的人又仿佛能看到里面的娇客盈盈挥手、偷笑……
从17世纪起,一些繁华街道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逛街购物成为一项重要的娱乐和消遣,它为贵夫人提供了一个梳妆打扮炫耀自己的特殊机会。
英国作家狄福在他的《英国商人大全》一书中写道:
“有些女士们,她们都是很有名望的人,坐了马车到路德甘特大街或科文特公园一带消磨了整整一个下午,就为了从这家商店转到另一家商店,看看那些漂亮的绸缎,跟店主们喋喋不休地逗弄,结果难得买一点东西,其实她们也不想买什么东西。”
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私人交通也变得更为丰富。英美的老上流社会向来住在郊外,骑马或乘坐马车出行。
18世纪中期后,马车几乎成为欧洲所有新兴城市的共同风景线。一直到19世纪,马车都是人类十分重要的行走工具。而作为西方国家贵族在没有汽车出现之前所使用的一种专用交通工具,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它仍然给人一种高尚典雅的享受。其中数巴洛克风的奢华最为极致,马车车身宽大舒适,四轮雕刻精美,车尾的金色雕塑裙光彩夺目。
马车文化对欧洲人,特别是欧洲王室的影响从未消失,精致的私有马车从来也是王族身份的象征,尤以英国皇室最为豪华最为典型而且时至至今;目前欧洲很多古老的家族也还保存着一定数目的古老马车,制作精美如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也成为欧洲文化的一个活标本。
乘坐观光马车是对时代的一种追溯,现如今乘坐的观光马车,欧式马车是一种潮流,是一种时尚。
欧式马车继承了四轮马车的工艺制作特点又融入了新世纪的现代元素,真正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欧式马车造型美观,线条流畅,行驶平稳,乘坐舒适,特别适合拍照,坐上它不失为一种对生活的享受:脱离喧嚣的城市,走在公园旅游区的小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们更多的亲近大自然。这也是欧式马车风靡一时的原因。
值得一说的是,除了那些堪称古董的玩意儿,其实现在活跃在欧洲大陆上的供游客乘坐的马车,我们一般都是中国用现代生产工艺制作的。
中国现在一些西方风情旅游街区也会出现马车作为观光车的现象,在婚庆活动中也会应用欧式马车,这主要是随着西方现代婚礼文化的传入形成的一种风气,玩点儿“春草初生驰上苑,秋风欲动戏长杨”的花样乐呵乐呵。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