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读书人

士者,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1938年1月,梁漱溟去河南、山西游历,名义上是视察防务,其实只是一个幌子,他越过渭河,坐着牛车穿越黄土高原。

随从问他:“我们要去哪儿?”

梁漱溟:“延安。”

延安,那是毛泽东和中共所在的地方。当时抗战正酣,梁漱溟先是花了半个月时间,和中共领导人举行会晤。

接着,他参观了中共领导下延安军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完全被震撼了。深深为当地那种崭新的气象所吸引,所感染。

“在极苦的物资环境里,那里的气象的确是活泼,是发扬。”最令他感动的,是所有人的乐观,朝气蓬勃。虽苦亦乐,苦中作乐,乐以忘忧。各项人等,生活水平都差不多,没有享受优厚的人。

人人都喜欢研究,喜欢学习,不仅是学生,或者说人人都像学生,爱唱歌,爱开会,便是他们当中的一种风气。天色微明,人们从被窝中坐起,便口中哼啊抑扬,此唱彼和,仿佛一切劳苦,都由此忘记。”

梁漱溟心中,甚至觉得,延安乃另一个天地。精神、物质,富足无缺。

于是,他便把自己的外甥邹晓青留在了延安。

1918年7月,北京大学哲学门毕业合影,梁漱溟前排右二

在延安期间,梁漱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毛泽东举行了会谈,堪称孔夫子与马克思的对话。

会谈一般从晚饭后开始,梁漱溟喝茶,毛泽东喝酒;梁漱溟正襟危坐,缓缓发表自己的意见;毛泽东抽着烟,挥斥方遒,很有一种指点江山的味道。

梁漱溟是新儒家,他认为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欧洲的社会结构不一样,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换句话说,中国社会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以伦理为纽结的熟人社会。所以,梁漱溟认为,中国的不能革命,只能温和地改革。

毛泽东完全持相反的意见,他一向认为,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扫除一切障碍,彻底革命,才能重新建立新大厦。

一个是孔夫子,一个是马克思,看来很难调和。于是,双方便都按照各自的理想奋斗了下去。梁漱溟事后回忆这番会谈,称赞毛泽东:“不落俗套,没有矫饰,从容自然,而亲切。彼虽有争辩,而心中没有不舒服之感。大致每天都可以舒服地回去。”

那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每个人都会这个国家怀抱极其大的热枕,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努力奋斗。

梁漱溟离开延安之后,即回到战后,投入到抗战后方改善兵役的运动中。

梁漱溟在当时的中国,是出了名的农村问题专家,而农村是抗战兵源的最大来源地。但由于当时问题迭出,导致一方面国家得不到好的兵源,另一方面,农村也因为暴力征兵而饱受困厄。

梁漱溟开始着手操盘这件事。一开始,改善兵役运动进展得很顺利,后来由于四川反对,这项运动也没法开展下去,最终,梁漱溟的兵役实施协进会被蒋介石下令解散。梁漱溟来不及慨叹自己的成果毁之一旦,立马又马不停蹄体投入到抗日战后中,维系国共两党合作的大局。

梁漱溟研究儒学时,常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求自己。”他的家训是:“不谋衣食,不顾自己,不因家事而拖累奔赴的大事。”

梁漱溟一生都在奔波,却从未为自己之私利而奔波。

梁漱溟的儿子梁培宽常说:“父亲经常过年不回家,后来受到来信,他说:'并非不想念家人,只因见老百姓之苦心恻恻焉。’”

“夫士者,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以万民兴亡为所求。”

梁漱溟堪当此誉。

梁漱溟手稿

士者,仁而不忧,乐知天命

梁漱溟从小心思敏感,常常惆怅,后来看《论语》,看到孔子“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开始思考两个问题:其一,人生究竟为何活着;其二,中国及其文化将要何去何从。

梁漱溟此后坚信,这是他一生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后者,他在《东方文化及其哲学》中谈到:“概而言之,世界文化的复兴,即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故而梁漱溟一改往日愁容,乐知天命后,仁者无忧,认为老天派自己下来是有使命的,老天爷不会让自己轻易死掉的。

1939年,梁漱溟视察敌后游击区,好几次碰到日伪军扫荡,其实当时情势很危险,但梁漱溟骑着马,慢慢走,不急不躁,“出门遥见敌骑在西面山岭上,空中并有飞机,即向东向奔驱。”果然转危为安。

后来,又到了一个小村庄。梁漱溟他们走累了,想去村子里找几户人家讨点东西来吃,突然枪声大作,满满的敌军围上来。梁漱溟一行人只好逃到后面的山洞里,没想到洞里人已经满了,便躲到另外一个山洞,但此山洞更加暴露于敌前,梁漱溟没有思虑过多,直接钻了进去。

结果,“三两敌人前来搜索,两次经过洞口,却不入内探视,我等乃得以安然无事。”

后在香港,梁漱溟为抗日筹集物资,也历经险象,他和同伴乘坐三艘船,他一艘,同伴一艘,装运珍贵药品的船一艘,结果在从香港到内陆的过程中,其它两艘船都出事儿了,只有梁漱溟的那艘船,安然无恙。

梁漱溟说:“我是碰不到凶险事情的,我在某处,某处便无凶险事。”他就像台风中心,即使其它地方已经一片狼藉,满目疮痍,而他衣冠整洁,毫发未损。

1916年倒袁世凯运动后,梁漱溟(右一)与同事合影

这样的经历,让梁漱溟更加坚信自己的使命,也更加肆无忌惮地放开手去工作。有一次,在桂林,梁漱溟好友袁鸿寿先生请他吃饭,饭后在树下聊天。谁知,敌机突来,警报陡响,袁鸿寿大惊失色,慌忙找洞口去躲,唯梁漱溟则镇定自若,让袁跟在他身边,继续聊天。

敌机远去,炸弹都在旁边爆炸,二人毫发无伤。在1939年,梁漱溟出入敌后长达8个月,调查民情,搜集情报,境况十分凶险,梁漱溟每每都能全身而退。

同行之人莫不钦佩梁漱溟的镇定自若,“梁先生真奇怪,若无其事;梁先生真了不起,若无其事。”

不仅遇到危险能化险为夷,梁漱溟同样坚信疾病不会找上自己:“其实我原是心强而身不强的人,不过由于心理上安然,生理上自然如常耳。你若是忧愁,或是恼怒,或是害怕,或有什么困难辛苦在心,则由心理马上影响生理(如呼吸、循环、消化等各系统机能)而起变化,而形见于体貌,乃至一切疾病亦最易招来。所以心中坦然安定,是第一要事。”

但这种坦然安定,却并非常人可及。

梁漱溟说:“我心中何以能这样坦定呢?主要还由于我有一种自喻和自信。自喻,就是自己晓得。我晓得我的安危,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太大的一件事。我相信我的安危自有天命,不用担心。”

在他看来,如若一个人只顾自己享乐,那么他死了也就死了,世间少了一个享乐之人而已,如果一个人顾全一家,一样,死了也就死了,无非是一个家庭破裂,但他梁漱溟“不谋衣食,不顾家室”,全然勤勤恳恳,为国为民。

如他所言“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此正是我一生的使命。《人心与人生》等三本书要写成,我乃可以死得;现在则不能死。又今后的中国大局以至建国工作,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万不会有的事!”

他坚信,只要天不亡中国,天就不会亡他。此话殊实狂妄,但狂妄的背后,确实一颗强大的心灵,他坚信自己有要完成的使命,即是复兴中华文化,他这一生,也在孜孜不倦而为之努力。

梁漱溟手稿

士者,庙堂江湖,皆忧其民

梁漱溟一生做过最伟大的事情,是他轰轰烈烈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

1917年,梁漱溟去北大教书。他的父亲,梁济在60岁大寿前夕,突然投湖自尽,留下一封《敬告世人书》:

“国性不存,我生何用?国性存否,虽非我一人之责,然既见到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我一人先殉之,而后唤起国人共知国性为立国之必要。”

梁漱溟深受震动,在学校里教书,虽可以知识救国,但一个人的力量在校园里究竟是过于弱小,而他血性尚存,又怎甘心于做个教书先生。梁漱溟遍寻救国之道,苦心研究西方诸国之政体,最终认为,议会政体,乃是救中国之最佳办法,而西方社会能够最终确立此种政体,正是因为其民众民智已开,有非常优秀的民主参政习惯,而中国广大民众,并不具备。

所以梁漱溟要做的第一件事:唤醒民众,广开民智。

1927年,31岁的梁漱溟辞去北大教授,用毕生精力开始了他的乡村建设运动。

1921年,北京崇文门外缨子胡同老宅内,梁漱溟和黄靖贤新婚合影

1931年,历经4年失败之后,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开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学校: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梁漱溟从每个县招收10人,共270人。具体教学方法就是,实践出真知,学员必须深入偏远山村,撰写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才能回校学习,并讨论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在梁漱溟心中,乡村建设研究院,一方面是教育机构,负责教育民众;一方面是管理机构,管理民众。

1932年,梁漱溟开始安排学院里的先生到各个乡村去讲学,开始农村讲学运动之先锋,他还自己亲自动手,编撰了很多教材,例如《农民识字读本》、《识字明理》、《文武合一》《中华民族的故事》等等,开中国乡村教材之先。

除了教育,农业改良、公共卫生。梁漱溟所做之事,无所不包。“务必要使农民在思想上、教育上,有自我管理意识,农民必须代表自己。”

在那个战火纷乱的年代,有识之士皆在庙堂之上,或文或武,而梁漱溟却独树一帜,一头扎进中国最广阔的乡村地区,餐风饮露。

梁漱溟说自己:“不谋衣食,不顾家室,不因家事而拖累奔赴的大事。”

所谓大事,就是为国家谋未来,为民众谋福利,为民族谋崛起。

梁漱溟的学生们(除右一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熊十力)

士者,不炎,不附势,不妥协,不畏惧

1946年,内战前夕,上海爆发10万余人士的浩大游行,要求停止内战,维持和平。

民主人士马叙伦等人前往南京情愿。

6月23日,他们才到南京火车站,刚刚下车时,便遇到一堆国民党当局策划的自称“苏北难民”的暴徒们狂殴,马叙伦等人当即被打成重伤,史称下关惨案。

梁漱溟听说后,暴怒不已,“此次下关惨案,情节离奇,遐迩莫不惊异,并非全由下关之军警不得力,而突出为一种特务活动,人所共见,不容否认。”

直接上书蒋介石,要求严惩凶手,同时,“取消特务机关,切实保证民众自由。”7月11日,下关惨案尚未血干,李公朴被暗杀,梁漱溟就再也坐不住了,即使他和蒋介石的关系再好,这个时候,也跳出来演讲,痛斥国民党当局:

“现在的政治是这样的黑暗,统治者已经超过法律,用特务手段来进行统治。”矛头直指蒋介石。

几天后,又传来闻一多被暗杀的消息,

梁漱溟当即以民盟秘书长的政治身份公开发表演讲:李、闻二先生都是文人、学者,假设这样的人都要赶尽杀绝,那就尽早收起宪政民主的鬼话,不要欺骗民众。”

有人劝梁漱溟,你就是一个书生,保全好自己就行啦,政治家的事情,管不了,就不要管。

梁漱溟怒不可遏:“我就是要连喊一百声:取消特务,我倒要看看国民党特务能不能把要求民族的人士都杀光。”

一个文人的铮铮铁骨,终于在无比强大的政治压力下挺立起来。

1936年,梁漱溟与长子梁培宽(右)、次子梁培恕在山东济南合影

对国民党如此,对共产党也是如此,不趋炎,不附势,不妥协,不畏惧。

1953年,新中国政协常委会议讨论会上,梁漱溟觉得当时农民太辛苦,中共过度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便直接开口批判:“过去中国将近30年的革命中,中共都是依靠农民而以乡村为根据地的,但自从进入城市之后,工作重点转移于城市,城市里工人生活提高很快,而农民生活依旧辛苦。”

这一发言被好事者总结为“工人生活在九天之上,农民生活在九地之下。”

梁漱溟要向中共要“仁政”。

毛泽东听到极为不爽:“梁漱溟这种人简直没有一点功劳。你说他有没有工商界那样的供给产品、纳所得税的好处呢?没有。你说他有没有发展经济、繁荣经济的好处呢?没有·····所以,他是没有功劳的。”

梁漱溟面对毛泽东,丝毫不肯示弱,不服,要求发言,但会上几乎一边倒,攻击梁漱溟,甚至有人高喊:“梁漱溟滚下台来!”

后来,文革爆发,梁漱溟因为有过冲撞毛主席的行为,被红卫兵抄家,抄家被打耳光,但梁漱溟丝毫不气馁,仍然自尊自重,坚持着写自己的《人心与人生》:“这本书写不出来,我心不死。”

1968年,梁漱溟正在撰写的《人心与人生》手稿被红卫兵抢走,梁漱溟连续上书中央:“如不发换书稿,无异于宣告我的死亡。”好容易抢回书稿,梁漱溟又扎进写书中。整个60年代,70年代,梁漱溟苦中作乐,一边写书,一边太极,钻研西医与中医,日子清贫而充实。

时文革尚未结束,梁漱溟就在政协会议上直言:“文革搞糟了,文革的祸因就是治国不靠法治靠人治。”引得红卫兵怒火难平。

有人说,梁漱溟在文革期间失去很多东西,却唯独没有失去傲骨,他当初是怎么骂国民党的,就是怎么批评红卫兵的。

马一浮致梁漱溟的信

1973年,国内展开批林批孔运动,梁漱溟作《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控制》演讲,众人追问他“批林批孔”的态度。

梁漱溟昂首挺胸:“我的态度是不批孔,只批林。”

梁漱溟由此被红卫兵押起来批判,足足批判了半年,主持问:“你有何感想?”

梁漱溟脱口而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主持人勒令梁漱溟作解释。

梁漱溟说:“'匹夫’就是独人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着只是坚信他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夺掉他的,但这个'志’没法夺掉,就是把这个人杀掉,也无法夺掉!”

慨然傲骨,矢志永存。

梁漱溟不是一位简简单单的学者文人,他是真正的,在骨子里有儒家的脊梁,有中华民族的脊梁,不趋炎附势,不低头哈腰,只臣服于自己认可的真理。

你永远无法强迫这种人为奴,就像你永远无法通过无力强迫中华民族为奴一样,他是真正的中国精神。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儒家。”

八十年代梁漱溟全家福

(0)

相关推荐

  • 梁德新‖梁漱溟与佛教【推荐】

    梁漱溟与佛教 文/梁德新 梁漱溟是个通今博古.学贯中西.融儒佛为一体的大学者.十多年前岭东佛学院与我约稿,我看了<梁漱溟回忆录>依书中资料撰写<梁漱溟与佛教>,应网站约稿我再次 ...

  • 【梁漱溟“低调”的生活了20年】梁漱溟在...

    [梁漱溟"低调"的生活了20年]梁漱溟在1953年的政协会议上反驳毛泽东,抢夺话筒.占据讲台长篇发言.虽然他被毛泽东斥责为"伪君子".但是过后他没受到过任何行政 ...

  • “我不懂什么叫哲学”——哲学家梁漱溟最后一次公开演讲

    1987年12月25日,梁漱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位于颐和园北侧的中央党校,参加"中国现代哲学史首届全国学术讨论会暨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成立大会"开幕式,发表了一生中最后一次公开讲 ...

  • 梁漱溟九十多的时候,有一天保姆给他把菜汤...

    梁漱溟九十多的时候,有一天保姆给他把菜汤端上来,他喝了一勺,礼貌地对保姆说:请你帮我倒一些开水在汤里,保姆照做了.但梁老又喝了一勺,又对保姆说:请你再加一点开水,保姆就奇怪了,嘟囔,好好的菜汤,这么加 ...

  • 一个人的上等风水,不是谦虚,不是教养,而是......

    文 | 有书青草 · 主播 | 阿成 有书君说 在民国大师中,有一个人非常特别. 他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留过洋,甚至没有系统地读过中国的四书五经. 然而他竟然站在了北大的讲台上,开设了印度哲学.佛教哲学 ...

  • 纽约地铁的读书人

    一个在纽约地铁里读书的人,请问他是有学问的概率大,还是没学问的概率大?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两个奇怪的现象. 有人辛辛苦苦开了个饭店,把消费者当上帝,上帝说口味怎么调整,我就怎么调整,结果生意反 ...

  • 正宗读书人的读书法

    · 这是第3881篇原创首发文章字数 2k+ · · 水姐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笔者每周六例行的文章就提前了哦,因为刚好要谈谈苏东坡及其朋友.相关人物 ...

  • 中国最后一位语言学全才孤独而有尊严的一生

    1984年的春天,84岁的王力开始编撰一部他心中"理想的字典".这也将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古汉语字典>.计划中的字典120万言,鸿篇巨制.诞生在抗战岁月中的这一 ...

  •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小楷登峰造极!

    刘春霖,在诗书画上均有极高的造诣,尤擅小楷,取法晋唐写经,宽博厚重,骨力遒劲,在当时享"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之誉,至今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q ...

  • 傅儒像一个读书人样子

    溥儒,字心畲,自号西山逸士,斋名寒玉堂.清宗室也,道光帝之曾孙,恭亲王奕诉之孙也.善书,擅画,其袓父收藏多精品,皆传于溥,加以专心研摹,故能成为一代大家,称之无愧也.少时曾留学德国,自谓所学一无所用, ...

  • 胡盼:读书人的意义?

    读书人的意义?这似乎是个病句,这真是个病句.我要用这个病句来表现某些读书人. 读书明理.读书明智.读书立德.读书立品.(是我要说的这个读书人说的话)多么高尚而又让人佩服的话.说实话,这比赵恒诗中书中自 ...

  • 十个读书人,九个没有藏书章,藏书章应该怎样刻?

    藏书章是图书收藏者用以标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爱好的一种印迹.又称藏书印.中国西汉时期就已出现藏书章.古代藏书家为辨明图书的归属,征信于人,常在自己的藏书上盖上印章. ............... ...

  • 姓“孔”的两个读书人

    新年,在读书上,我新添了一个小举措,每天跟台湾的傅佩荣教授打卡读国学经典,大约用一年半的时间读完<论语><庄子>.这两本书,我读得还行,但是,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书里有多读可以品 ...

  • 【图文】中国最后一座帝陵光绪崇陵的建造之谜

    光绪皇帝的崇陵实际上是中国最后一座帝陵,开始建造于清末,完工于中华民国时期.崇陵规模虽不见得有多么宏大,装饰雕刻也没有多少豪华,但是它的空间之阔.工料之精.造艺之高.耗银之多,十分可观. 崇陵位于梁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