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歌诀详解——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
《金匮要略》
酸枣仁汤川芎草,茯苓知母配合好,
虚劳心肝血虚证,失眠眩晕疗效高。
【歌诀总括】
酸枣仁汤能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症见虚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细弦等。全方药物由酸枣仁、川芎、炙甘草、茯苓、知母组成。
【歌诀详解】
本方主治病机为肝血不足、血不养心。本证之不眠为肝阴不足、心血亏虚所致。人寤
则魂寓于目,人寐则魂藏于肝,肝阴充足则能寐,肝阴不足则不能藏魂,夜不能寐。虚劳之人肝气不荣则魂不得藏,魂不藏故不得眠。此证脉当见细弦。阴虚生内热,热郁烦生,肝阴不足,虚烦内扰,心神不宁,神难守舍,亦不能寐。此外,肝血不足,心失所养,故见心悸、盗汗;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故而头目眩晕;阴虚内热故见口干咽燥。综上可见,肝阴不足、心血亏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治当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方中重用、先煎酸枣仁,味酸色赤,入心、肝二经,补肝阴、养心神。配伍知母滋阴降火、润燥除烦;茯苓健脾宁心,助酸枣仁安神之功。川芎辛温芳香,性善走散,开气郁、行气活血、条达肝气,与酸枣仁相伍,一酸收,一辛散,相反相成,养血调肝,疏肝气,安心神。甘草味甘性平,既可补益中气,助气血生化之源;又能缓肝急,与酸枣仁酸甘合化,养肝阴,敛浮阳;还可缓川芎之辛燥,防其疏肝泄气。
全方以酸收和辛散并用,兼配伍以甘平之品,体现了《黄帝内经》“治肝而用酸收、辛散、甘缓之”治疗原则,为治肝血不足、血不养心所致虚劳虚烦不得眠之代表方。
【应用点睛】
酸枣仁汤现代临床应用广泛,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顽固性失眠、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症、妄想型精神分裂症、肝豆状核变性并发精神障碍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绞痛、频发性顽固性室早、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房性或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更年期综合征、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胆碱能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以及男性血精症等,证属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酸枣仁汤
《金匮要略》
【组成】酸枣仁炒,二升(15g)甘草一两(3g)知母二两(6g)茯苓二两(6g)芎穷(即川芎)二两(6g)
【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
【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方解】本方证皆由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而致。肝藏血,血舍魂;心藏神,血养心。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心失所养,加之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故虚烦失眠、心悸不安。血虚无以荣润于上,每多伴见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乃血虚肝旺之征。治宜养血以安神,清热以除烦。方中重用酸枣仁为君,以其甘酸质润,入心、肝之经,养血补肝,宁心安神。茯苓宁心安神;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润燥,清热除烦,共为臣药。与君药相伍,以助安神除烦之功。佐以川芎之辛散,调肝血而疏肝气,与大量之酸枣仁相伍,辛散与酸收并用,补血与行血结合,具有养血调肝之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标本兼治,养中兼清,补中有行,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效。
本方与天王补心丹均以滋阴补血,养心安神药物为主,配伍清虚热之品组方,以治阴血不足,虚热内扰之虚烦失眠。前者重用酸枣仁养血安神,配伍调气行血之川芎,有养血调肝之妙,主治肝血不足之虚烦失眠伴头目眩晕、脉弦细等;后者重用生地黄,并与二冬、玄参等滋阴清热为伍,更与大队养血安神之品相配,主治心肾阴亏血少,虚火内扰之虚烦失眠伴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心肝血虚而致虚烦失眠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虚烦失眠,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血虚甚而头目眩晕重者,加当归;白芍、枸杞子增强养血补肝之功;虚火重而咽干口燥甚者,加麦冬、生地黄以养阴清热;若寐而易惊,加龙齿、珍珠母镇惊安神;兼见盗汗,加五味子、牡蛎安神敛汗。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神经衰弱、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属于心肝血虚,虚热内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