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拜和欣赏VS钦佩并践行丨简析费德勒和纳达尔带来的启示
费德勒和纳达尔,这一对网坛双子星,在网球界圈粉无数。在大多数人眼里,费德勒是神,是优雅,是致命的精准,是与生俱来的天赋;纳达尔则是顽强,是严峻,是钢铁般的意志,是永不疲惫的奔跑。
昨天是2008年温网费纳决赛的12周年,我再次回看了这场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网球比赛”。12年前的费德勒和纳达尔都还年轻,温布尔顿中央球场上空的天色有些阴郁,风吹动着费德勒的头发,他像一位高贵的神,举重若轻,而一身腱子肉的纳达尔,正如粗犷坚毅的西班牙斗牛士,向眼前的神发起挑战,并最终将费德勒拉下神坛。将晚又欲雨的天色,风中轻飘的白衣,纳达尔的激情,费德勒的落寞,这一切带给人们史诗般的苍凉感,令人永生难忘。
如果你对网球足够热爱,相信你对生在有费德勒和纳达尔的时代会倍感幸运。每一场费纳决都足够精彩、足够伟大、足以载入网球史册,而我们正是伟大历史的见证者。
我常想,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网球爱好者来说,费德勒和纳达尔意味着什么?我们从他俩身上能汲取哪些东西?
在奶粉眼里,费德勒是神一样的存在。既然是神,那就仅止于膜拜和欣赏。可以说,费德勒对于业余网球爱好者来说,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欣赏,就算你想学想模仿,也是很难学得会模仿得像。
纳达尔曾如此评价费德勒,“罗杰的动作是那么轻松流畅,姿态优美。我的动作更加大力笨拙,总是在被动防守,总是处于匆忙的回位状态。我知道这就是我在场上的形象,我无数次看过比赛录像里的自己。我的整个职业生涯总是这副样子——尤其当费德勒是我场上的对手时。”
费德勒拥有绝佳的天赋、堪称完美的技术,他的发球、正手、反手、切削、截击、高压、放小球,每一项技术都几乎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些武器库任意挑选出来一项都能击溃大多数的对手,更不要说它们能组合出多么复杂多变的套路了。在底线网球大行其道的当代,很多球员的比赛都显得单调而又乏味,费德勒的比赛则具有极佳的观赏性,各种套路组合和变化让对手和观众看得眼花缭乱,这也正是那么多人喜欢看费德勒比赛的原因。
如果把费德勒比作为神的话,那纳达尔则更像凡人——杰出的凡人。很多人对纳达尔最初的印象是飘乱的长发、发达的肌肉、球场上的怒吼、永不疲惫的奔跑。在私下里,拥有钢铁般意志的纳达尔却有着一颗脆弱的心,是一位敏感、谦逊、害羞、恋家的大男孩。纳达尔的妈妈曾经对他说,“我希望你做一个好人,如果你生性骄傲,我还是会爱你,还是会看你比赛,还是会为你赢下胜利而感到高兴,但是我们会羞于和你出行旅游。”
年少时托尼叔叔严苛的训练、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造就了如今的纳达尔。他在自己的自传里写道,“如果你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仍能坚持训练,回报就是,你在状态不好的时候仍能赢得比赛。”这就是获胜的秘诀,这就是伟大运动员与优秀运动员的区别。决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人们在欣赏费德勒的同时,也会生出去模仿和学习的想法,可大多却是以失败告终。而对于纳达尔,人们在钦佩他的同时,却鲜少有人愿意去践行纳达尔坚强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
人们总是喜欢追逐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而对自己有可能达到的目标,却不愿意去吃苦去努力。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细细分析起来,原因大概有以下三个。
第一个原因是每个人的目标不同。热爱网球的人并不一定都要去打网球,有相当一部分人仅止于观看、欣赏、评论,甚至八卦一些网球新闻。另外,打网球的人并不一定都热衷于提升技术,有些人是抱着健身、社交、娱乐的目的去关注网球和打网球的。
第二个就是能力所限。大家都知道费德勒纳达尔有很多看家本领,可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费德勒纳达尔那样的天赋和身体条件。正如大家都知道清华北大是好学校,应该争取到这些一流的名校去读书,但问题的关键是大多数人都考不上。
第三个就是懒惰作祟。成功者的秘诀在于“天赋+勤奋”。有天赋的人,学习提高的速度要快于别人,而如果缺少勤奋的话,也只能到达有限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赋决定了我们的下限,而勤奋则决定了我们的上限。另外,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上天的恩赐;而勤奋则是后天的,它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在谈到费德勒和纳达尔时,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费德勒的天赋,而忽略了纳达尔的天赋。事实上,纳达尔也是天赋绝佳的人,并且更勤奋更努力。
英语里有句谚语,“If I rest,I rust.”富兰克林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对于普通业余网球爱好者来说,费德勒的意义主要在于欣赏,欣赏他绝佳的天赋、行云流水般的动作、神乎其技的手感;而纳达尔的意义则在于学习,学习他顽强的意志品质,学习他始终如一的勤奋,学习他谦逊低调的处事方式。
费德勒是诗和远方,代表着精神追求,是理想的生活状态。而要接近这个理想的彼岸,则要像纳达尔那样,勤勉、努力和坚持。 (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