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丨倪熊 侯北人美术馆:昆山红楼,延续文脉的历史

图文/ 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般说,一个城市如果有书店,就是一盏明灯的话,那么如果再有美术馆的存在,就是代表了城市的素养。

昆山的侯北人美术馆,应该就是这意思。

侯北人美术馆的位子相当好,在昆山市市中心西街的琅环公园内;也相当显眼,一栋红砖老式洋楼,掩映在绿树丛中。琅环公园是个免费开放的地儿,大树参天,草坪葱郁。市民们晨昏间散步健身,节假日拖儿带女走走,很好。顺便也可以进馆看看画展,接受点艺术熏陶,感受些美学教育。

侯北人美术馆是以远居美国加州的美籍华裔著名画家侯北人先生命名。1917年出生于辽宁的侯北人,祖籍是河北省昌黎县,曾求教于黄宾虹先生。1956年由香港移居美国加州,1979年创立“美国中华艺术学会”,大力推介中国文化艺术。

他与张大千、傅抱石、朱屺瞻等着名大师过往甚密,一起交流切磋,留下了许多画作。正可谓是:少小有名师,名师出高徒。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两件事,他都是兼收了。2002年,侯北人先生欣喜于昆山优雅的历史人文环境,决定将自己毕生创作的绘画精品和珍藏的曾经与之交往的现代名家名作共300件,捐赠给昆山人民。

占地2500多平方米的侯北人美术馆,是昆山市政府斥资1500多万元,委托上海同济大学设计,以上世纪20年代建成的红楼为基础,外墙不作改变而在内部使用长达30多米的透明玻璃斜梯,将美术馆延伸扩建成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突出简约风格的现代美术馆。2004年建成开馆后,一楼永久性陈列侯北人先生十个系列的绘画作品及馆藏张大千、傅抱石等名家名作,二楼不定期举办各类展览。

正是有了这样的活动,我们也经常往那跑跑。和美协副主席、油画家卢卫星老师在转悠的时候讨论两个问题:侯北人和昆山有何渊源?红楼的前身是什么房子?

2002年,时任昆山书画院院长的赵宗概先生在美国举办个人画展,有幸认识了侯北人先生夫妇。通过交往,侯先生得知昆山是昆曲的发源地,还拥有闻名于世的周庄水乡,对昆山有了认识。而赵宗概也因此得知,多年来,侯北人先生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待到适当的时候,要把自己收藏的字画全部送回祖国。

消息传出,趋之如骛,国内几个城市都设法与侯先生联系,愿意收藏先生的作品。赵宗概当然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自告奋勇毛遂自荐闻讯后竭立推荐昆山,同时在回国后即向有关部门领导汇报,磋商建馆。昆山也是闻风而动生怕好事多磨雷厉风行说着风就扯蓬立竿见影。建造侯北人美术馆的选址、设计效果图的全套方案,并及以后的管理、收藏、展览、活动等计划,都在一周内准备就绪。

再度飞赴美国时,硬生生的让侯先生的惊讶与感动溢于言表,把项目从已经先期抵达与侯先生洽谈意向的中部某省代表团手中夺了过来。后来侯北人先生携同夫人、子女从美国加州来昆山参加美术馆开幕庆典,他就讲了三条:昆山的文化打动了他,昆山政府对文化的重视感动了他,昆山政府的办事高效率和强劲的经济活力和经济实力让他感到很放心。

而这座历经风雨,风采依旧的红楼,也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洋房。1929年,在西街建于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的景德教寺旧基之上,昆山县政府拨款1.7万元,建起了一座西式藏书楼。这座砖瓦结构的建筑物,上下两层,红砖清水墙,平瓦屋顶,因此又称“红楼”,在当时的昆山县城内,也是弹眼落睛颇有特色的新式时髦建筑,名声卓著。

红楼旁的一条马路,叫“琅环里”。所谓琅环,说的是玉石向击之声、环形的美玉。一种直白的解释是:琅环里最早得名是由于这里有一所学校,学生们每天用功学习,校园内书声琅琅。人们被这种潜心向学的气氛感染,便给这条路起名为琅环里。另一种解释似乎更有内涵:红楼所藏古书众多,其中最珍贵的是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稿本。书香满室的藏书楼也暗含了“书声琅琅”的意思,故而得名“琅环”。

抗日战争爆发后,昆山沦陷,藏书楼也不幸被日军侵占,作为日本占领军的指挥部。抗战胜利以后,这里曾经是昆山中学,红楼作为昆山中学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对于师生们来说,是一种象征,更是一种情愫。以至于1959年,昆中搬到新校区后,红楼作为几代人的记忆仍然得以在新校区中延续,由一座两层的小楼,变成两幢对称的红楼。1959年这里曾被改作中共昆山县委党校。现在的侯北人美术馆是在“红楼”馆北扩建了一部分新建筑,南立面仍旧保持了旧时图书馆的原始面貌,颇具经典优雅的民国范儿。

不妨让我们借此机会追根溯源,把红楼的前尘往事一并说说。根据地方志记载,昆山梁代以前仅建有两所佛寺:千灯镇圣像教寺(晋建兴二年,314年)和玉山镇景德教寺(晋咸和二年,327年)。康熙年间著名的藏书楼“传是楼”,就在昆山。楼主是清代康熙九年的探花,后来官至内阁学士、刑部尚书的徐乾学。

徐乾学有个鼎鼎大名的舅舅——大学者顾炎武。徐乾学曾担任《明史》总裁官,兼总纂《大清一统志》、《清会典》。徐乾学的弟弟徐秉义、徐元文也分别是探花和状元,一门三鼎甲,足见学风之盛。徐乾学自幼酷爱读书、抄书和藏书,康熙帝也欣赏他的手不释卷和博览群书,曾称赞他“学问淹博”。

朝臣间的倾轧使他萌生退意,经康熙帝批准后得以还乡。徐乾学花费半生心血搜集、抄录的书有数万卷之多,为了安顿心爱的书,他在昆山老家的住室后面修筑了一座藏书楼。据说,徐乾学曾召集子弟上楼,说书香之家,清白出身,传金银珠宝、田地宅院给你们,也不能够永保。那么传什么呢?然后他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于是起名藏书楼为“传是楼”。

传是楼原有七楹,七十二橱内贮藏各种图书数万卷, 宋元刻本多达四百五十种,江浙闻名,利用这座藏书楼的藏书,徐乾学潜心治学,不但整理了旧作,而且编撰了新著:《澹园集》、《虞浦集》、《碧山集》、《读礼通考》、《鉴古辑览》、《古文渊鉴》、《通志堂经解》、《会典明史纂辑》等书的编撰、修订过程中,几乎都参阅过楼中的藏书。

黄宗羲还专门写过一篇《传是楼书记》:“书之为物,即聚而藏之,或不能读;即有能读之。或不能文章。”能藏、能读、能写者,世所罕见,而徐乾学即是少有的能藏、能读、能写者之一。他的五个儿子后来均中进士,但是他的儿孙辈们并没有能将传是楼继承好管理好,数万卷藏书逐渐变卖殆尽,大多归了十三爷怡亲王胤祥所有,而传是楼几经兵燹纷乱,已经不复存在。当初造红楼,作为藏书楼的本意也正是书香门第之风的传承。

令人欣慰的是听说今天的昆山中学校园,旧有的教学楼还依然以“传是”命名,看来徐乾学的书香也算有所传世了。

(0)

相关推荐

  • 不‮东是‬北人累‮也死‬读不懂​‎͏ ...

    不‮东是‬北人累‮也死‬读不懂​‎͏  有一种厕所,‮猫叫‬楼. 有一种‮道味‬,叫哈拉. 有一种‮话大‬,叫扒瞎. 有一种抚‮,摸‬叫扒楞. 有一种‮手失‬,叫秃噜. 有一种沉‮,默‬叫蔫巴.  有 ...

  • 徐乾学《跋颜真卿祭侄文稿》墨迹欣赏

    清代徐乾学书法<跋颜真卿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徐乾学(1631-1694),字原一.幼慧,号健庵.玉峰先生.江苏昆山人,顾炎武外甥,与弟元文.秉义皆官贵文名,人称昆山三徐.康熙九 ...

  • 温州的这座小城,不仅有东南四大藏书楼之一,还藏着更多文化地标

    有时候,最熟悉的地方反而可能最陌生--正因为熟悉,所以就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凡,反而忽略了平凡的日常轨迹里隐藏着的美和亮点.因此,大多数时候,本地人看待当地的风景和人文景点大都抱着司空见惯的波澜不惊态 ...

  • 图说丨倪熊 悠然南山,天山之北

    游记 |卡拉扬  2017山西行(司马迁祠篇) 图文 / 倪熊 [作者简介]倪熊,曾为电视台记者,现为自由媒体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几天里一直在乌鲁木齐市转悠着,一直是各种各样的羊肉手抓饭,新 ...

  • 图说丨倪熊 同里庆善堂:一座老宅的好归宿

    摄影丨张福录 双节同庆赏月情 图文/倪熊 [作者简介]倪熊,曾为电视台记者,现为自由媒体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2012年的夏天,一群来自成立于1895年的英国最大的遗产保护组织"Na ...

  • 图说丨倪熊 从夜幕到曙光,赣江的一面之缘

    图说丨锐翁  内蒙古乌兰察布两个人的学校 图文/ 倪熊 [作者简介]倪熊,曾为电视台记者,现为自由媒体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赣江,本来或许一个擦肩而过,现在是因缘际会,有了一面之缘.那晚,驻扎 ...

  • 图说丨倪熊 一年四季只放一部老电影的影院

    阅读悦读年度选编<悦读时光·我们的2017>选稿开始了 图文/ 倪熊 [作者简介]倪熊,曾为电视台记者,现为自由媒体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自从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 ...

  • 图说丨倪熊 曾经上海最情调的马路——衡山路

    阅读悦读年度选编<悦读时光·我们的2017>选稿开始了 图文/ 倪熊 [作者简介]倪熊,曾为电视台记者,现为自由媒体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是和飞鸣闲聊时的一个不经意,说如果没什么事 ...

  • 图说丨倪熊 苏州俞樾故居曲园:闹中取静的好地儿

    <阅读悦读>2017年8月热文榜(附平台选题) 图文 / 倪熊 [作者简介]倪熊,曾为电视台记者,现为自由媒体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马医科43号,上个世纪的90年代末和本世纪之初的 ...

  • 图说丨倪熊 依着山清,傍着水秀,盖一座透明的屋子

    图文/倪熊 [作者简介]倪熊,曾为电视台记者,现为自由媒体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现代建筑史上最牛逼的杰作,恐怕得数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熊溪河畔由F·L·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了.当然这概念得摒除那些摩 ...

  • 图说丨倪熊 山塘街一念:南社纪念馆与张公祠

    图文/倪熊 [作者简介]倪熊,曾为电视台记者,现为自由媒体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山塘街800号那儿的张忠敏公祠俗称张公祠也叫张东阳祠,因为过去人有名有姓还有字,称呼上讲究,所以复杂.本名张国维 ...

  • 图说丨倪熊 这栋神秘的建筑,原是包豪斯风格的振亚厂车间

    承德里:依稀海上的旧梦风情 图/文 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如果不是仓街街坊改造几乎把街东拆得稀稀拉拉,那栋神秘兮兮的大屋子本来在街上走过路过也就根本看不到,现在它直愣愣的堵在丁香巷出仓街的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