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50城150+门店:藏在高楼里的“现金奶牛”
城市CBD附近空出的每一间房,都是一头潜在的“现金奶牛”。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陈老师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约为33773亿元,同比增长约2.9%。中国共享经济的发展态势由野蛮生长步入一个更加稳定、稳固、稳健的阶段,大部分共享经济行业已从百花齐放、千帆竞发过渡到现如今的行业洗牌,适者生存。整体来看,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仍然表现出巨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
共享茶室就诞生在这个阶段之中。
但伴随着2015-2016年共享赛道迎来井喷,衣食住行,知识技能各种共享平台的纷纷涌现,人们对“共享”这一概念已不陌生。尤其是不久前共享自习室、共享厨房、共享办公再次成为行业里的热点话题,共享茶室在整个共享赛道里,像个“雅士”,不问不争,却在整个共享经济细分行业里稳步行进。
最早入场共享茶室竞技场的是以6茶为代表的一批“老字号”茶室品牌,近些年一些新兴品牌也加入逐力。但不管从门店布局、经营状况,还是从业内声誉、市场反响,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下来,共享茶室赛道里的那匹“上等马”,恐怕还是藏在了这批“老字号”共享茶室品牌里。
这两年,他们用一间茶室、一方茶桌在共享赛道实现了弯道超车。
在某互联网大厂工作的马小胜是名副其实的“会议室重度使用患者”,他说他们公司钟情于开会,动不动就拉个会对齐信息,工作日早上十点起就有大大小小的会议进来,一直持续到下班。
“公司及公司周边的会议场景是否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关于《公司及周边地区会议空间使用场景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上,马小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否”。马小胜说麦当劳星巴克已经是常态,最夸张的时候,他在公司的厕所隔间里拿着方案和客户过会。
马小胜的状态是千千万万“会议人”的缩影,他对“第三空间”的需求,是许多“打工人”、“会议人”的需求,是部分差旅人士线下会面的需求,也是6茶创始人吴翔曾实际遇到过的需求。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受到两个'有限空间’的启发。”当6茶创始人吴翔被问到共享茶空间这个创业想法的由来,他如是回答:“第一个有限空间说的是我的亲身经历,常规会议空间的紧俏、有限,会议、面谈等一些社交场景无法被满足,第二个有限空间是我意识到闲置茶馆的有限空间能被无限利用,这对B端商家和C端用户来说,都是福音。”
2017年上半年的某一天,吴翔去客户公司开会,在公司会议室满座的情况下,吴翔和客户下楼赶往“第二战场”。那时候星巴克还没有那么多气氛组,但是工作日的各个时间段里,咖啡桌仍然供不应求,消费主力军是附近白领、自由职业者、学生党和宝妈党。那天的会议最后是在附近的一个小茶馆完成的,令吴翔感到诧异的是,不知名的小茶馆在白天时段,空余包厢存额依然紧俏。
看到茶水单上面的“会议套餐”,吴翔感觉自己摸到了答案。
吴翔是行动派,他接连走访了城市范围内的许多茶馆。他发现,70%-80%以古风精装修的茶馆并不会明确标注价格,空间费用和茶叶费用需分开计算,还有些茶馆的选址偏僻,脱离了市民生活的活动范围。显而易见,当茶馆把自己定位成新中产阶级的消费场所,自然就很难成为大众商务洽谈的场景选择。
“动辄500、800的茶馆会议费,不是谁都能耗得起。”吴翔补充道。
做完详尽市场背调之后,同年11月份,吴翔成立六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6茶共享茶室”(以下简称“6茶”)借助线上小程序平台,以透明化的价格设置、标准化的软硬装潢和专业化的服务体系,为中小型商务洽谈及其他空间使用场景提供无人自助茶室。
6茶就在这样两个有限空间的“裹挟”下,应运而生,大放异彩。
6茶产品刚推入市场的时候并没有补贴,完全是靠市场消费把整个场子给撑起来,这让吴翔坚定共享茶室是一个可以独立运营的生意。
“6茶共享茶室在共享赛道上的火力全开,很大一部分燃动力来自于市场。因为他们买单,所以我们给力。”吴翔说道,“当然中间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整,主要有两个突破。”
运营模式的精细化。
“产品与消费者之间需建立一种强链接,只有用户产生黏性,才会有复购发生。”吴翔说道。
2018年中旬,吴翔调整了运营模式,决定对后台系统进行迭代升级,新的后台能通过数据沉淀,智能分析实现门店的精细化运营。于此同时,6茶标准化作业,希望借此进一步打开大众的产品认知,培养他们的消费习惯。6茶出台了一套标准,统一线下共享茶空间的装修体系、茶产品体系,同时对梳理了共享茶空间的价格体系,明确以原包厢小时为单位的定价体系。
“这个价格很友好,你要知道现在下楼喝两杯咖啡,可能都不止这个价格。”当公布共享茶室价格区间的时候,马小胜表示十分能接受。这种市场反馈不是个例,在对整个运营系统进行升级之后,数据反馈更加清晰,商户能根据具体数据做出门店运营方向的调整以提高整体留存和复购,每间茶室的平均使用时长增加到4-6小时,复购率实现大幅增长,增加到了35%-40%左右。
“我们并不认为茶室的'小’是一种弊端,反之,这种精巧的空间更像是安插在城市丛林里中转站。”吴翔说道。相对于一些共享会议室而言,6茶针对更为细分的领域,客户更精准,使用更高频,主打2-6人中小型会谈或者商务沟通。
经营模式的多元化。
目前,6茶主要的经营模式是加盟,但也在异业合作上发力。
加盟模式中,6茶会派专人协助进行门店选址。此外,在数据分析后台的使用和运营模式上,6茶也会给出相应指导培训。截至发稿,目前全国范围内,6茶的门店布局50个城市,数量已经超过150家并以每2天新开一家门店的速度快速增加。
建立品牌标准,统一价格体系之后的6茶,市场反馈上,已经远远超出预期。在轻资产投入、轻量化运营的模式优势下,6茶的大多加盟商面对市场消费需求的冲击,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盈利,比如福州台江万达店就仅用了一个季度就实现了盈利。
除了开放加盟,6茶在异业合作的道路上也进行了一些摸索与实践,比如与杭州某个知名品牌酒店一起合作建店。
“酒店房间私密性有了,但不够场景化;酒店大堂够场景化,但私密性又没有了保障。”基于酒店客人中小型商务会谈的需求,酒店方面向6茶提出合作,由酒店提供闲置场地和人员,6茶把握整体门店装修风格和服务标准。
在运营和经营模式上完成两个突破之后,6茶迎来了一连串在资方和市场上的“小突破”。
2017年,吴翔在福州成立六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定位为互联网科技型企业。2018年是6茶空间门店扩张爆发的元年,在两年的时间里6茶共计得到资本市场2轮超千万元注资。去年六察科技正式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鸣锣,今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马小胜填完《公司及周边地区会议空间使用场景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后又多要了一份,他说想研究下。
但其实马小胜是靠后那批加盟6茶茶室的。又一次开会的时候同事把地点选在了6茶,对于马小胜来说,会议地点就近、私密、整洁很重要,更何况有一个智控的在线预约平台,用小程序就能完成所有操作。马小胜觉得很有趣,仔细研究了6茶小程序和线下门店,他觉得疫情常态化下,6茶项目风险可控,表现亮眼。
马小胜想起先前的问卷调查,随即决定加盟。
“我决定加盟离我当时做那份问卷其实已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马小胜说,“但这段时间也可以看做是对这个行业的检验吧,共享茶室到底能不能被市场接受?而谁又是整个行业而的领跑者?这些都需要一点时间来证明,我觉得我做选择那会已经有答案了。”
“就是选择题,我在共享赛道里选了共享茶室这个细分领域,然后又在该细分领域里继续选了6茶。一我看好行业,二我对6茶这种模式有信心。”马小胜补充说道。
决定加盟后,马小胜最上心的是选址,他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城市的各个区域踩点,期间还到总部进行了实地考察。综合分析之后,马小胜把位置定在了商圈旁边的SOHO大厦里,人流量大,工作日有上班族、白领群体在附近活动,非工作日有学生党、年轻族群等客流群体的涌入。
马小胜参考了6茶总部的意见,将单个茶室最佳坪效控制在15平左右,把剩余的空间留给公摊、洗手间等区域。所以马小胜120平的茶室共规划出来4个茶室,使用面积在90平左右。每个茶室按装修风格划分不同的功能类型,从小型会议到桌游派对,空间的多样性能满足周边多种客群的不同需求。
物联网控制+24小时营业,能够最大限度利用闲置空间,最大程度节约人力成本。马小胜回忆:“最晚的时候,茶室接待的客人在半夜四点,酒吧夜场出来醒酒的;最早的在七八点,有一些自由工作者会把茶室当办公区域。”
“先前会担心打扫问题,但后来发现也还好,四个茶室,单子咬得不紧的话,我妈一个人就能覆盖。实在不行,后台也可以暂时关闭茶室,打扫完后再上线开放。”
马小胜的本职工作在互联网行业,在运营策略上,除了平台推广,马小胜也玩新媒体。马小胜通过轻量化的短视频内容制作和分发去更多触达一些z世代的圈层和群体,他说:“其实共享茶室赚钱的关键一个是选址,另外一点,运营管理上也很重要。”
现在来看,不少平台的利润还可以,但主要还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共享茶室经营模式灵活,可以聚集资源,让同行业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是另一种价值的体现。
马小胜的茶室2021年春节复工后的第一个月正式开业,目前已经实现盈利。
目前,在消费者市场和资本市场表现亮眼的6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了150+门店,未来6茶会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扩张。吴翔说:“城市CBD附近空出的每一间房,都是一头潜在的现金奶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