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五四特辑】用青春之歌让“五四精神”薪火相传——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用青春之歌让“五四精神”薪火相传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团支部
20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被列强环伺,生死存亡,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1919年5月4日,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发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呐喊,呼声激荡中国、响彻世界,揭开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篇章。自此,五四浪潮,百年激荡。
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游行队伍()
1919年五四运动中,示威游行的学生队伍()
一百年来,热血青年高扬旗帜、前仆后继,“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20世纪初的爱国青年,满怀革命理想与抱负,在迷茫中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三、四十年代的爱国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冲锋陷阵、抛洒热血、慷慨赴死、在所不惜,“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新中国成立后,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爱国青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向困难进军,奔赴广阔天地,在祖国的边疆艰苦创业,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一代人的忠诚和奉献,“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改革开放和新世纪的爱国青年,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年,让祖国更繁荣富强是这一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是对青年的要求,也是殷殷嘱托。今天,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已成为历史,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却代代相传。生逢伟大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更需要把“五四精神”再重温、再出发。
抗日战争期间,无数青年学生在街头进行抗日宣传(图片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胜利渡长江》(图片来源:中国机电网)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内雕塑《抗美援朝》(图片来自网络)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记忆》
五四运动后的一百年,是一代一代爱国青年承上启下、永不停息奋斗的一百年,是中国人民重新挺直腰杆、笑傲于世界东方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历经坎坷曲折后奋起直追、日新月异的一百年。将五四作为青年节,意即青年要把自己的奋斗和命运融入到国家民族的兴衰中,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青年强则国家强”,这是民族的希望,更是民族昌盛的源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如何跑出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这一程,是当今青年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雕塑《水木年华》(蓬州闲士 摄于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雕塑《飞翔的思想》(蓬州闲士 摄)
“五四精神”的立足点是“爱国”,新时代大力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层面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者一脉相承。如果说一百年前的爱国更多地意味着抛洒热血,牺牲生命来争取国家民族之独立和尊严,那今日之爱国,则意味着将个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融入到让国家民族迈入文明富强的奋斗中。爱国需先树立信仰。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担当是最好的传承。新时代新征程,要把民族复兴推向前进,青年人要用“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清醒,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从做好一件小事、完成一个任务、履行一项职责中见精神;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发奋工作的实际行动,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主题、汇入复兴伟业,在干事创业、先行先试中闯出新路,在攻坚克难、跨越发展中淬炼洗礼,在锐意进取、勇敢探索中创新创造,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挥洒汗水,用青春和热血将五四精神发扬光大。
团结勤奋 求实创新(蓬州闲士 摄于北京理工大学)
“青年者,国之魂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青年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坚持不懈为之奋斗和守护。今天的青年既拥有建功立业的难得历史机遇,也肩负“天将降大任”的伟大时代使命,更需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劲、勇毅,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创造者,让五四精神在青春的奋斗中光芒璀璨!
五四先驱李大钊铜像(蓬州闲士 摄于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内毛泽东关于青年的寄语(蓬州闲士 摄)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组稿: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团支部
执笔:陈静妮(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省志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