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儿藤

娃儿藤即七层楼,七层楼即娃儿藤,民间都这么说,可是,未必对。感觉毫不相干的两个名字,就这样被扯在一起,原来它们还真的是至亲,难怪乎被混为一谈了。

认识七层楼,源于朋友送我的几扎根须,还有那个还不错的汤味。

认识娃儿藤,源于华植藤本园那几株这几个月一直边开花边结果的藤本。

很容易就把它们混了,同科还同属,又几乎同样的药用价值。直到我要把它们深挖一下才发现,它们虽然像对姐妹一样形影不离,可穿着不一样,气质略有差别。

娃儿藤,娃儿疼?哪儿疼呢?

娃儿藤,萝藦科、娃儿藤属藤本植物。

它的别名好多,广东、广西称三十六荡、三十六根、双飞蝴蝶、白龙须、哮喘草,广西又称落地金瓜、关腰草、藤细辛、土细辛、落地蜘蛛,湖南称黄芽细辛,云南思茅叫藤霸王,红河州称小白龙须,也有混称小白薇者。在广西苍梧则混称土白前,博白混称白前。

所有名字里面,并没有人称之七层楼,很明显,那是很多人误以为七层楼就是娃儿藤而已。

娃儿藤是野生植物,分布于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和中国;在我国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湖南和台湾。生长于海拔900米以下的山地灌木丛中及山谷或向阳疏密杂树林中。

偏偏华南植物园把它引种了,种在藤本园里,走进大雅之堂了,引来各方关注,野生的中草药也成了大家观赏的明星植物了。

娃儿藤的拉丁名是Tylophora ovata,其属名Tylophora 代表[(希)tylos+phoreo生有],“具疣状体的”的意思,而种加词就很熟了,在植物拉丁文的种加词里,前缀ovat表示“卵形的”,比如ovatiflora表示卵状花的、ovatifoliolata表示卵状小叶的、ovatinucula表示卵形小坚果的、ovatipetalum表示卵形花瓣的……而ovata就是它的主要特征了,正因为这样,娃儿藤也叫卵叶娃儿藤。

记得还是去年的年底,去丹霞参加植物人的聚会之时,热情的明月送我几扎根须,她叫养肝草,煲汤用的,我都没搞清楚是啥,就笑纳了。

回来一直放冰箱也没当回事,却在中山一个餐厅里喝了用它做的汤,据说那就是明月送我的那个养肝草,可我对它仍然不甚了了。直到前几天,趁我去广州带点汤给我女儿才用心去看看那是啥作用,养肝开胃是主打,还可以啥啥啥大堆功效,于是拿了三小扎,煲了老鸭汤,尝了几口,感觉甘甘的,还行,对我而言,疗效是次要的,口感才是硬道理。

正好走在华植藤本园之时,依稀记得眼前的娃儿藤就是煲汤这个植物的根了,差点吓坏我了,因为早就认识娃儿藤了,它的果实告诉我,它绝对是有毒的萝藦科成员,我居然煲汤了,还喝了……

还好,大都有毒的植物都有药用价值,娃儿藤的根部就是它的重点了。

当我再往深层考究时,原来煲汤的根须是七层楼的根,它也正是娃儿藤属植物,民间很多人也称之娃儿藤,跟我眼前的娃儿藤是亲姐妹呢。

野生的娃儿藤我没见过,华植的娃儿藤茎干藤状,节间长,秀叶对生。茎干柔质,具有攀援缠绕的特性,依架而立,旋绕在架上。

花很小,淡淡的黄,淡淡的花,一串起来还有点萌萌的小清新。

最美是它的果了,一对对像鹌鹑蛋大小的卵形果实挂在枝间,特别的萌。果实绿色的,很娇嫩,像小朋友的脸蛋,每次经过我都忍不住用手去捏捏。

有一次不经意看见果实的一端流出白色的乳汁,对,这是萝藦科果实的标签了,而且正是这乳汁有毒。

在自然条件下,中国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都可作园林绿化、美化栽培,是这些地区垂直绿化的较好植物。

▼娃儿藤的花。

▼ 娃儿藤的果。

▼娃儿藤的叶片。

娃儿藤最引人关注的当然是它的药用价值,而它的药用价值来自它的根。别看娃儿藤叶子的个头很小,果实也不算大,可是它长在地下的根就不得了了,非常长,据说拔出一棵娃儿藤就能看到它那像长长的电线一样的根部,基本上有两三米之多。

它的根茎呈短结节状,略横向延长,上端有茎基残留。其下簇生多数细长圆柱状根,稍弯曲,根长10~15cm,直径1~1.5m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具微细纵纹。

都说娃儿藤的功效非常强大。有人将娃儿藤比作是另外一种人参,民间也有人参娃儿藤这种叫法,可见人们对它的认可度和崇拜的程度有多高了。作为一种中药,娃儿藤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它可以治小儿惊风,中暑腹痛,哮喘痰咳,咽喉肿痛,胃痛,牙痛,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等。

至于实际效果如何,我是不敢打包票的,以医嘱为准吧。

据说娃儿藤对化妆行业也有贡献。

娃儿藤的根含有化学物质对羟基苯乙酮,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工业领域,是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对人皮肤无任何害处,是目前医药界最安全的高温辅助活性稳定剂。

某化妆品的资料说明写到:产品中的对羟基苯乙酮身是利胆药物,而且是药物合成的一种很重要的中间体,所以在无添加防腐剂的产品里面都会用它来起到防腐作用。

对了,回到前面提到朋友送我的根须,那是娃儿藤属七层楼的根须。

娃儿藤的名字不知道怎么来的,七层楼就更不知道了,七层楼的拉丁是Tylophora floribunda ,七层楼在民间除了被叫做娃儿藤外,江西又名土细辛、双飞蝴蝶、一见香、小尾伸根,湖南又叫老君须。在安徽霍县以其根部混称白薇。

它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和贵州等省区。

据丹霞的明月介绍,他们那边民间有人种植,取根煲汤药用,或者卖给酒店,市场上并不多见。

▼七层楼的根须。

▼七层楼的花,花色与娃儿藤有明显的区别。一个淡黄色,一个红色。

▼七层楼的果实。它的果实跟其他萝藦科的有点类似,果实较尖,娃儿藤的果实相对圆润很多。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攀援灌木;须根丛生;茎上部缠绕;茎、叶柄、叶的两面、花序梗、花梗及花萼外面均被锈黄色柔毛。叶卵形,长2.5-6厘米,宽2-5.5厘米,顶端急尖,具细尖头,基部浅心形;侧脉明显,每边约4条。

聚伞花序伞房状,丛生于叶腋,通常不规则两歧,着花多朵;花小,淡黄色或黄绿色,直径5毫米;花萼裂片卵形,有缘毛,内面基部无腺体;花冠辐状,裂片长圆状披针形,两面被微毛;副花冠裂片卵形,贴生于合蕊冠上,背部肉质隆肿,顶端高达花药一半;花药顶端有圆形薄膜片,内弯向柱头;花粉块每室1个,圆球状,平展;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柱头五角状,顶端扁平。蓇葖双生,圆柱状披针形,长4-7厘米,径0.7-1.2厘米,无毛;种子卵形,长7毫米,顶端截形,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3厘米。花期4-8月,果期8-12月。

中文正名       娃儿藤

学名              Tylophora ovata (Lindl.) Hook. ex Steud.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捩花目

科                 萝藦科

亚科             马利筋亚科

族                 牛奶菜族

属                 娃儿藤属

组                 娃儿藤组

种                 娃儿藤

(0)

相关推荐

  • 赤爮(pao)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一,赤爮的植物学特点 1,名称和分类地位 赤爮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出自<种子植物名称>:别名还有野丝瓜.野甜瓜.土瓜等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葫芦科赤爮属多年生攀援草质藤本. 2,分布和生长 ...

  • 冬日版纳:爱上热带雨林植物

    时光到了十二月 北方已进入冬日 寒风凛冽,天气寒冷 地处西南的西双版纳 早晚虽有凉意 但依然一派南国风光 雨林.花朵.果实. 缤纷多彩 一组图片,带你领略版纳植物园风光 1. 果实累累的贝叶棕 2. ...

  • 娃儿藤的功效与作用,娃儿藤的副作用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