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滋养心灵】竹枝词

竹  枝 词

一、定义

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唐代刘禹锡把民歌变成文人的诗体,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歌;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七言绝句,这一类文人气较浓,仍冠以“竹枝词”。之后人们对竹枝词越来越有好感,便有了“竹枝"的叫法。

二、来源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

三、文学特点

体裁七言绝句,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诙谐幽默,雅俗共赏。不避重字。方言可以入韵。前4字为前声,注竹枝,后三做一顿,注女儿二字为后声。前后声随和,显示歌唱的节韵。这样唱出来的竹枝词动听感人。可以是七绝,七古,用韵可平水韵、新韵皆可,三句末字仄。

四、主题

竹枝词,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对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故与地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常于状摹世态民情中,洋溢着鲜活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这对于许多学科特别是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文地理等领域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竹枝词还可为历史交通地理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佐证。

一些竹枝词,就是以风土志的名目出现。如《西山渔唱》(亦作《西山樵唱》),又名《扬州西山小志》,该书分为“形势”、“沿革”、“古迹”、“名胜”、“人物”、“轶事”、“异闻”、“农事”、“岁时”、“市肆”和“嘲俗”十几个部分,这对于研究清乾嘉时代扬州近郊的社区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主要涉及到:山水田园、古迹名胜、文化解读、风俗民情、奇闻异事。

五、作品欣赏

(一)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谐音双关)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二)

过沙湖赋竹枝诗

白沙湖头月色新,白沙湖里水如银。

可是吴宫双玉管,听得一声愁杀人。

(三)

著名诗词和西湖竹枝词二首

侬家住在涌金门,青见高峰白见云。

岭上已无丞相宅,湖边犹有岳王坟。

杨柳树头双鹁鸪,雨来逐妇晴来呼。

鸳鸯到死不相背,双飞日日在西湖。

(四)郝兆延

1、一个跟头到东平

懒汉王三催促紧,用餐过后去东平。

三杆日落荷锄晚,翻转朝南人未行。

(肥城五里屯村东西街是肥城东平两县的分界线,王三家的炕头正好在分界线上。)

2、陶山环山路(新韵)

彩练飘飘入翠烟,昔时三日一晨间。

竹林饮罢天仙井,跃上长城独韵篇。

3、小骑士(新韵)

邻家小子步蹒跚,骑上羊羔笑语连。

转瞬花层人不见,羊踏小子嘴叼鞭。

4、陶山齐长城

彩带飘飘入翠烟,河随烽火望蜿蜒。

孟姜不愿来齐鲁,相伴柏松多少年。

文稿整理:郝兆延

审核:杨衍忠汪培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