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看防护措施,这篇写给千万医者

阅读量很大,很多平台也争相传播,还有以之相伴的大量科普文章,比如里面说到的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自助献血,流感疫苗等问题,也顺势成为了舆论热点。

流感是一种古老疾病,发病率高,易引起暴发,且易导致严重并发症。

1918年,欧洲处在一片血腥的战火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打了足足4年时间。最后西班牙大流感造成超过5000万人死亡。交战方不得不停止战争。

中年人一家的顶梁柱,在遭遇流感的时候,也是那么的无助和无奈,其实疾病面前,我们谁又能独善其身,谁又能够左右逢源,轻松应对呢?遭遇疾病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渺小无助,疾病就像恶魔,会吞噬我们所有付出和努力。让我们眼前的一切都化为泡影,生命在疾病面前轻如鸿毛。

我们能做好的就是提高健康素养,尽可能保护身体,让他少生病,让他更健康,往医院里送的钱,再少也是沉重的,再多是你所承受不起的。

看了文章我有三个想法:接种疫苗、购买保险、加强防护

首先我考虑要去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虽然不可能针对所有的流感病毒有效,至少能够预防。流感大流行的前提是病毒发生较大变异,人群对其没有免疫力,由此导致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重症和病死率也会提高。某种程度上,大流行是人类的宿命。1918年的大流行有2%的病死率,且发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大。但从目前的科学水平来看,这是不可避免的。当年的SARS,大家都知道是病毒感染,但是也束手无策。

其次可能需要购买意外保险。人生无常,我们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保险也许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适当的降低无常给家人带来的进一步伤害。有时候压垮一个家庭其实也很容易,人生太多无常。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防护

看完这篇文章,我更多关注的是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传染性疾病要传播需要一条完整的感染链。

感染链infection chain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传播途径modes of transmission、易感人群susceptible hosts。这三个核心的因素要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三种传播途径的简单比较(口腔疾病诊疗中,三种传播方式并存)

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飞沫传播droplet transmission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l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从感染控制的角度来看,我们作为医务人员,每天工作在传染源集聚的地方,我们是否应该要加强对自身的保护呢?

在疾病面前我们都无能为力,作为医务人员,本身是真正的高危人群,遭遇疾病后,我们并不会比普通人更好,甚至于会更糟糕。前段时间网络曝光了几个医院儿科医生病倒,儿科停摆,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我们常在医院,具备一定的免疫能力,普通的病毒细菌可能奈何不了我们,但是我们身上也许随时都带着这些病菌,尤其是像多重耐药菌之类。当一天我们身体虚弱了,抵抗力下降了,也就是它们肆虐的时候了。魔鬼就隐藏的我们的工作中,谁知道什么时候扑向我们呢?

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

核心内容: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只要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作为一个感控人,有时候看到我们的医务人员对于医疗中的防护措施太过随意,太不重视,没有标准预防意识。甚至一些人对于感控要求的工作非常抵触,因为可能一些隔离保护措施不舒服、不好看、不方便、耽误时间,还有就是感控,基本上都是投入,没有收入,从科室成本核算的角度,也不愿意投入大量成本,医院层面也没有很高的动力去投入。

防护措施做不好,其实是对我们自己不负责任的一个表现,因为没有起到很好的保护自己的作用,难免对我们造成了污染。

在临床有时候冷天会看到一些医务人员自己穿的衣服的帽子漏在白大衣外面,因为塞里面可能影响美观,像个驼背,但是诊疗操作中,没有被工作服包裹的自己穿的衣服,很容易被污染,下班如果直接回家,那病菌实施就随我们一起回家了呢。然后就被播撒在我们家里,家里人如果抵抗力差点,那不是也遭殃了。

在热天,爱美的医护人员,往往会穿漂亮的裙子,这些漂亮的裙子也常常是工作服不能完全遮盖的,裙摆也常成为病菌新的家。作为医护人员,有条件要在医院备一套衣服,回家的时候,换上干净的,当然若是有条件再洗个澡,那是最好的,一天辛苦,洗澡放松下,也把病菌洗走。

手卫生就是最典型的一个被抵触的感控项目,按照要求,在接触患者前后都要洗手或者手消毒,但是,标准的洗手要花时间,要增加成本,冬天冷水洗手更不愿意,有些人又还没有掌握有效洗手的方法,洗完手之后戴手套也确实不容易,有些还对乳胶手套过敏。所以洗手的依从性一直都不高。

再说防护措施。

说说口罩

1纱布口罩mask:保护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及灰尘伤害的防护用品。(现在用的越来越少)

2外科口罩surgical mask: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带的口罩。(更多时候建议使用)

3医用防护口罩respirator: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感染因子或近距离(<l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包括密合性测试、培训、型号的选择、医学处理和维护。(防护性能好,但欠舒适度)

防护用品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如何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根据治疗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口罩。一般诊疗活动,如普通的门诊检查诊疗,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如发热门诊,或接诊结核病人时候需要。

在口腔诊疗操作中,医务人员常暴露在大量的带菌飞沫中,传染性较高,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可能性极大,建议使用医用防护口罩,最低要求是医用外科口罩,纱布或棉布口罩,以及普通医用口罩是达不到防护要求的。没有达到防护要求的口罩是不能保护医护人员的。

2那些情况需要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a)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b)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3手套选用正确了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换手套并不能代替洗手。

通常已知患者有某些传染性疾病,医务人员都会认真戴手套,比如艾滋病患者护理,哪怕是没有任何体液血液污染的可能性,戴上手套操作都心里犯嘀咕。但对于一般患者,一些医务人员往往不做任何防护就做一些诊疗。这里要问,万一病人有某些传染病呢?很多门诊是不查传染病的,还有些是处于潜伏期的,还有些病人自己也许都不知道自己有某种传染病。这种情况下万一职业暴露了,受伤害的就是我们自己。做好标准预防,是很有必要的。

4.选对帽子了吗?

进人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一次性帽子应一次性使用。

我们常看到有些医务人员的帽子,布帽子戴了可能不止一天,帽子边上都可以看到黑线了,还有明显的污渍,一次性帽子也有再戴,但能够一个早上换一个就很不错了,不可能做到一次诊疗换一个,有些一次性帽子也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不是只用过一次,而是反复多次的使用。另外一部分就干脆不戴帽子,因为戴帽子上班,下班后,发型毁了。发型重要,还是健康重要呢?

不能做到一次性使用,建议使用布帽子

(防护措施来自国标:《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年)》)

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要提高,我更希望是崛起,能够主动的发现问题,推动医院领导重视感控,推动专职感控人员落实感控措施,改善工作环境,改变对感控人的抵触,变为接纳和欢迎,主动参与,一同积极寻找改善之道。

感染控制不仅仅是监管,

更是帮助,

从保护医务人员安全的角度,

从保护患者免受伤害的角度,

携手建立一个更安全的医疗环境。

感控靠大家,

感控为大家。

公众号简介 漫谈医管(yyglmt)

本公众号文章皆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单位或部门,部分转载均标明出处。平台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原创医管资讯,愿与关心医院科学管理的朋友,一道学习,共同进步,推动医院管理职业化发展。关注公众号有礼了,全套《医院管理学》课件免费送。

欢迎加入医管交流qq群 428453416(备注“姓名+单位”)。免费下载1G医管资料。欲加入医管微信群可加微信号she_de13(备注“姓名+单位”)邀请

     本篇文章是新年前最后一篇专业文章,新的一年将会有更多文章陆续推出,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公众号的关注和关心,是所有关注公众号的朋友们,在支持我继续前行的,有你们才精彩。

就在新年前的最后一天一位朋友又再次感动了我,说是通过我的公众号,了解到医院管理师,还有不少收获,把我曾经上传的课件全部整理了,而且还彩色打印,装订了两大本,打坏了两个硒鼓。

这套课件其实是我很早就做的了,当时最简单的想法是给我上课的本科生一个方便随时查看的课件,因为医院管理方面系统的东西不多,这个虽然质量、水平和深度都还有待提高,但也对除学生外的一些关注的朋友有了一些帮助,心里颇感欣慰。真诚的欢迎看过的朋友提出意见。

(0)

相关推荐

  • 流行性感冒季,怎么做好防护?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表现为全身酸痛.高热.眼结膜炎症等,全身症状较重,每年的9月到11月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的最佳时机.流感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如果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最好戴上 ...

  • 中医治肺结核的药方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病毒性腮腺炎等时,在肺结核的治疗当中,在前期的时候,有明显的传染性的时候,最好要进行抗结核治疗.通过抗结核治疗两周左右,传染性就会有明显的下降,消失.通过 ...

  •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死亡病例绝不是孤例,震惊之余应该这样做!

    这几天,一篇题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文在网络上爆了.笔者用日记体记录下了老丈人从患上流感不以为然到入院就医,之后辗转五所医院,住进ICU最后不治身亡的全过程. 这篇文的火爆,和激发了大家 ...

  •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具特殊性,甲流H1N1可防可治

    2月26日上午,江苏省疾控中心发布消息称,冬季流感主要流行型别已经由B型Yamagata系悄然转变为甲型H1N1,且来势汹汹,已经确诊132例.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不久前流传朋友圈的热文- ...

  • 郭凯 |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我们原来如此脆弱

    这是『思想周刊』的第108篇文章 -START- 近日,一篇长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朋友圈,全文近2.6万字.昨天晚上耐心安静地读完,久久不能平复,直到清晨.尽管新春将至,亦为往昔逝者 ...

  •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几点感想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几点感想 这几天朋友圈,被一篇叫<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频频刷屏.卒不忍读,昨天晚上耐心安静地读完,久久不能平复,直到清晨.尽管新春将至,亦为往昔逝者祈福. 时 ...

  • 再读《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年入百万,扛不过“感冒”一击

    ▲这是阿呆爸的第94篇原创 文 | 阿呆爸 (个人微信:adaiba520,欢迎添加) 身体硬朗,刚刚办完退休的"岳父",在家里心血来潮,光膀子开窗吹风. 第二天就出现了打喷嚏的症 ...

  •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让人细思极恐的几个段落

    年前有好多热点,全部错过了.无论是旅行青蛙.超级蓝月,还是2月14情人节,对这些热点没感觉,就没追. 当「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朋友圈的时候,就想写点什么.发呆了半天,仍然没敲出来个像样的句子.我才明 ...

  •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一.流感 女儿:"姥爷不听话,光膀子,感冒啦!" *    *    *     *    *    * 12月27日(星期三) 下午,阳光灿烂,岳母打开主卧窗子通风.岳父忽然来了 ...

  • 中年人为什么要努力赚钱,《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是最好的答案

    教育·美文·感悟 -1- 一口气读完最近火爆的公号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如鲠在喉. 作者以冷静的笔触,记录下了岳父染上流感,经过不停地转院治疗,最终进入ICU甚至使用了人工肺仍然不幸病故 ...

  •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保险真的能赔付吗?

    本文大概 2457字 阅读需要 8分钟 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昨天在朋友圈刷屏了,浮生君本不想讲这个话题,但是看着朋友圈很多人没有仔细看文章就胡乱引用,还有卖药的也出现了,我忍不住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