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读《道德经》| 贰伍
晚上好欢迎和鲲一起读《道德经》
开设本系列,是想聚集一批同好,一起来学习中国经典,让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静下心提升自己,从中受益,鲲就充当一个领读者的角色(预计花6-7个月的时间更新完)。《道德经》在中国哲学界地位无需置疑,修心首选,必是它了。
大家要知晓的是:本系列《道德经》原文内容会和通行本有所差别,参考了通行本、帛书本、郭店楚简本。
今天是第二十五章的内容。
第二十五章·笔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首先,肯定了道的真实存在,且是混同一切的存在,即便是用“混沌”去形容,也未必能准确描述道的状态。
它先于天地而存在,就是指天地尚未产生时候的状态。这一句也是“先天”的来源。中医说先天指人尚未发育的状态;《周易》说先天指父母还没生的时的状态。只有道德经的先天,是在说实实在在的先天。
对于这种先天的存在,我们人类的感官是无能为力的。想要对其认知一二,先得把感官放下,以虚静容受的状态去感受造化的发生,也就是归根复命。
「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寂兮-独立而不改,这是时间的维度。万物都在演化变迁,只有“道”是亘古不变的。
廖兮-周行而不殆,这是空间的维度。道运行在无边无际的地方从来不会堵塞不通。
可以为天下母,它是一切资源、规律的源头活水。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凡所命名,都是为了具体的地位的功能。但我们却没法用具体的去命名全面,所以只能“字之曰道”,用“道”这个字来表达我对它的理解。如果一定要给它一个名为,那就叫做“大”。
“大”的造字本意是“站起来的人”,能做好本位、获得独立的人。甲骨文中的“人”字有一边是弯的,所以耕田的叫做人。而大人,是从生产事物中超脱出来而能去管理社会事物的人。
所以这里的“大”不是说道的大小,而是强调道能驾驭一切。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大曰逝,逝曰远:道是不穷竭的推动力,是万物的生命力,没有尽头,不断向前演化推进。
远曰反:道推进万物演化递进,有返还。(但这种返还不是今生来世的机械因果论,万物在递推返还的过程中,演化会越来越复杂,体现出真正的多元化,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古人常说得道之人“不知所终”,而不说“永生”,就是因为得道之人与造化为友,与道同行,我们人为无法测定其走向,正如我们无法测定这一轮的人类文明将会演化到什么高度一样。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道具备“大、逝、远、反”,天也具备“大、逝、远、反”,地也具备“大、逝、远、反”,而王(代表了社会治理的只能)也具备“大、逝、远、反”。
“王”这个角色,来自于人类,某些人类是可以做到和大道、天地统一的。所以道家也是从根本上认可人的发展的,人一旦获得了开放的演化路径,会有不可限量的未来。诸如“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之类的过渡自省,在道德经看来都是很消极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如何成为大?是通过效法于地,再通过效法于地而效法于天,通过效法于天而效法于道。道无从效法,道本身就是一切变化的总根源了,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
参考资料可选以下几个:
① 古代:河上公注本、王弼注本
② 现代:《傅佩荣讲道德经》、《黄明哲正解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