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建成先生的文化情结

遗墨乡音时入梦

——当代著名工笔花鸟画家莫建成的文化情结

张平生  何明霞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2012年,莫建成携近年来创作的数十幅工笔花鸟画精品回到了陇西,在家乡展出。

  人们醉心于他笔下精美艺术创作的同时,更被他在展览前言中的一段话所感动——

“《诗经》曰:‘维桑与梓,必恭敬之。’桑梓之情,萦绕感怀,其谁能忘?数十年艺海荡舟,肇始于巩昌;数十年丹青生涯,发端于南安;艺术之根,系于陇西。桑梓之山川滋养,文化熏陶,历史养育,名人感召,使余穷毕生精力,潜心书画,耕耘砥砺,苦心孤诣,未敢懈怠。共看明月思故土,一夜乡心五处同。离乡年久,然乡音未变,乡情未减,故园景观,阡陌风物,野趣秋鸣,时常浮现眼前,凝于笔端,敷彩泼墨,以抒心志,以寄情怀。今从艺小有所成,乃携乡情一缕,心香一瓣,呈示于家乡父老之面前,以报家乡养育之恩,倾诉对桑梓浓郁深情。”

  殷殷情谊,系于桑梓,难舍情愫,寄于故土。是的,对莫建成来说,陇西,是他艺术之梦起飞的地方,是养育他的厚土,是他一生的情缘,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无论作为一名画家,还是作为一位研究者,无论作为一位文化的守候者,还是作为一名文化艺术的创作者,他的一生,他的艺术之旅,他的学术研究,他的文化情结,似乎都与陇西有着千丝万缕难以隔断的因缘,他的一腔情愫,始终属于陇西,属于桑梓,属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属于这方厚重的沃土。

  作为一名著名画家,莫建成早已蜚声画坛,但他依然对家乡的养育怀有一种感恩的情愫。他心里激荡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如何发掘、整理、发扬陇西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他看来,这是一份使命,一份责任。

  4月28日至30日,纪录片《书坛巨擘王了望》在央视《探索·发现》栏目中热播。这部三集纪录片的播出,引出了中国书法史上一桩公案——千年古帖流转之谜。“闲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醉僧怀素《自叙帖》——王了望《得怀素自叙帖》——莫建成发现《得怀素自叙帖》,引起了人们对王了望身世和其书法成就的再次追寻及探索。随着书坛巨擘王了望的被关注,陇西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也被更多的人所知晓。更多的人知道了王了望,知道了陇西,知道了甘肃。

  在纪录片《书坛巨擘王了望》中,莫建成担任学术顾问,整个作品正是以他的研究成果创作拍摄而成的。

  对于王了望,莫建成认为他“是明末清初甘肃籍著名书法家、文学大家。然囿于地域、官阶、活动范围及作品的刊印传播等多种因素,其在书法、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并不彰显。……使王了望这位三百多年前的书法、文学大家长期湮没于历史风尘之中,而未能珠光焕然,这对于甘肃而言,实为憾事,对王了望本人而言,亦失之公允,对中国书法史和文学史而言,则是一种缺失。”

  他要弥补这份缺失,讨回一份公允,使这位陇上书法、文学大家珠光焕然、奇峰凸显。“还其本来面目,使其得以公允评价。如此,则平生愿望遂矣。”

  历经半个多世纪,他的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

  从青年时代与王了望的偶然结缘起,他锲而不舍地在这个领域跋涉着。终于在73岁时,将王了望推向了全国,甚至推向了国际社会,这距他第一次见到王了望真迹,已过49个年头了。

  这一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发掘之旅,可谓呕心沥血。支撑他一路走下去的,就是一份对家乡的情愫,一份对文化的崇敬,对桑梓王了望的景仰。

  “陇西才俊,已然有遇;了望丰碑,莫非建成。”

  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用这样一副对联评价莫建成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发掘、研究王了望的朴素情怀。

   “遗墨乡音时入梦”。莫建成则如此形容这一文化发掘之旅,每每入梦,总有一种声音在呼唤他,几十年过去了,这声音越来越清晰,由此开启了他与王了望神交际会的不解之缘。

  “桑梓之情,其谁能忘?”正是这朴素的乡情让这位当代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大家在绘画领域之外孜孜以求,潜心于王了望的发掘研究,使王了望墨迹在湮埋300多年之后重新绽放异彩。

  回忆起当年王了望墨迹的发现过程,莫建成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剥去蒙翳 绽放奇珍异彩

  1966年,“破四旧”之风席卷全国,文化系统首当其冲,陇西县文化馆干部多因家庭出身或与“四旧”有关被审查批判,莫建成因贫民出身,得以幸免,让他可以埋首于县志资料的整理之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故纸堆中发现了王了望的《得怀素自叙帖》真迹。他深深地为其卓越的书法造诣所折服,并开始了一次神交际会的旅程。

  从发现王了望墨迹开始,莫建成就有意搜集王了望的各种遗墨真迹。随后,在破“四旧”全县抄家送来的文物字画中,他又翻捡到王了望中堂一幅。

  “运动”风波略淡之后,莫建成又发现了王了望真迹木刻对联两幅、题联镌刻之“蝴蝶石”一个。上世纪70年代,经朋友介绍,他分别从天水、靖远等地用300元、400元的价格收藏了王了望三幅中堂,均为馆藏书画精品。“桑梓出此大贤”,莫建成心里感慨不已,倍感荣光。

  “文革”以后,莫建成更加专注于对王了望资料的收集。但凡听说、看到有关王了望的资料,他都尽可能地予以搜集、摘录。但终因史籍记录极少,加之世事沧桑,能见到的存世作品十分有限。因缺乏资料,学术界对王了望的研究也停滞不前。“终在宫墙之外,仅得管窥,难述其全貌”,莫建成如此感叹自己研究王了望的无可奈何。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莫建成见到了坊间流传的四册王了望孤本墨迹,内容除抄录前人作品外,还有王了望本人创作的诗词、曲赋、文章、联语等,足足有两百多页,历经繁琐和数年时光,他终于得偿所愿,将其收藏。

  王了望的四册手迹,对于莫建成研究王了望而言,犹如找到了“王了望研究之锁钥”,为其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境界。

  其后,莫建成“日夜研习,时时品读,叹为观止”。在整理研究王了望的书法作品时,很多字异常难辨认,需要翻阅大量古籍史料,莫建成手握放大镜,伏案一页一页地专心研究王了望的四册手迹,经常到半夜两三点。

  尽管古稀之年研究王了望书法作品的艰辛常人难以想象,但莫建成对其书法艺术钟情沉迷,陈旧的手迹、枯燥的古籍史料,伴着他度过了一个个漫漫长夜,史海徜徉,文山耕耘,竟也乐在其中。有时,耗时几天废寝忘食翻阅大量资料辨识出一个疑难字,会让他欣喜若狂。

  在忘我的研究中,莫建成积累、掌握了丰富的资料素材。他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王了望,“王了望不仅属于陇西故土,更是独树一帜的华夏书坛巨擘。时至今日,已到让其剥去蒙翳、焕发珠光之时。”莫建成遂自费将一部全面反映王了望生平事迹、书法、文学成就的专著《王了望墨迹选辑》编撰成册,付梓出版。

  2012年9月19日,由莫建成编著、线装书局出版的《王了望墨迹选辑》首发式在兰州隆重举行。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人们这样评价。《王了望墨迹选辑》的出版恰好呼应了甘肃建设文化大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的重大战略。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并荣获“2012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

  《王了望墨迹选辑》共六卷,装帧精美,古色古香。全书在四册手迹的基础上,遴选辑录了王了望的墨迹、遗文、题记、匾额等珍贵资料,刊布了莫建成数十年潜心研究王了望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关于王了望最全面的资料总集。全书立足第一手资料,耙梳典籍,正本清源,还原了王了望的生平事迹,对其文学艺术成就进行了全新评价,使这位陇上书法、文学大家终于拨云见日。

  《王了望墨迹选辑》是莫建成“胸怀故园、情系桑梓的恭敬之作” 。在莫建成看来,王了望的书法、文学成就如同“浩瀚的大海”,“耸立的山峰”,“他不仅仅属于甘肃,也属于中华民族”。出版《王了望墨迹选辑》,是想集中展示王了望的文学、书法艺术成就;厘清学界关于王了望生平事迹的一些不准确的说法;将前人和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加以收集和汇总,作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便利,把王了望研究推向深入。

  可以说,《王了望墨迹选辑》,饱含着莫建成的良苦用心。

  有人说,300多年后,王了望遇到莫建成是他的幸运。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未被发现和认识的文学家、艺术家,又何止王了望一人。

  在《王了望墨迹选辑》首发式上,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建议,要运用好《王了望墨迹选辑》的成果,加大对王了望的研究宣传力度,让王了望从陇西走向全省走向全国。同时,他希望更多的人像莫建成一样,努力挖掘和整理沉淀在陇原大地的、尚未被人们充分发现和了解的文化遗产,以此来不断丰富甘肃的文化底蕴,为推动甘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甘肃文化大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2014年7月,莫建成经过进一步校勘补充,又修订再版了《王了望墨迹选辑》。《王了望墨迹选辑》出版和修订再版发行,共计发行4000套、达24000册,创下了我省近年来古籍出版的最高记录。为了让人们了解王了望、了解甘肃文化,弘扬甘肃历史文化成就、促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文化大省建设,莫建成将价值150多万元的《王了望墨迹选辑》修订本,分赠给了省、市、县三级百余家图书馆及44所高校图书馆。2014年全国文史馆工作会议在兰召开期间,莫建成给与会代表每人赠送了一套《王了望墨迹选辑》。来自全国的文史专家看到这套装帧之精美、内容之丰富翔实、对王了望研究之深厚的文集时,无不对莫建成的研究成果所叹服。

  抢救文物 甘冒政治风险

  如果说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放映中的电影,那么能让我们短暂倒带、回望过去时光的应该就是文物了。

  文物,既是漫漫时间长河中遗留下来蕴含人类智慧的珍珠,又是勾连几个时代唤起今人真挚情感的桥梁纽带。通过文物,今人能深切地触摸到祖先们跳动的脉搏,也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生命残留的点点余温。

  从某种程度而言,守护文物就是守护一个地方属于自己的灵魂,就是守护一片土地对于自己文明最深刻的爱。

  保护文物,使之世代传承,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若干年后的今天,在陇西,人们谈论起十年动乱中莫建成等人为保护文物进行的斗智斗勇的故事,无不向这些文物战线的英雄们表示深深敬意。

  那个时期,从全县收缴的文物典籍和书画作品,都堆积在陇西县文化馆的院内准备焚烧。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朴素的文化情怀,莫建成不忍这些文物字画遭此厄运,“觉得烧掉可惜了” 。

  遂约几个关系要好的工友,拉起500瓦的大灯,连夜翻捡,先后翻捡到宋代朱熹书法六条屏、元代赵子昂的工笔马、明代仇英的仕女图等名家书画500余幅、图书资料3800余册。

  这么多文物字画,在形势异常严峻的1966年,要如何妥善保存?

  深夜,莫建成和工友还在商讨对策。情急之下,他看到大型毛主席石膏像,一个念头油然而生:“何不将书画藏于毛主席胸像之内”。于是,他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将这些字画藏于大型毛主席石膏像之中,与座基固定密封,将图书藏于库房隐蔽地方,使它们免遭荼毒,得以保全。而未能抢救出的书画、图书,次日便被付之一炬。

  “心痛之余,徒唤奈何。”莫建成回忆当时情景,仍觉心里隐隐作痛。

  那年冬天,红卫兵破”四旧”冲上明代古建筑威远楼,把楼上两面题有“巩昌雄镇”、“声闻四达”的大匾卸了下来,和威远楼上的《修威远楼碑记》及宋代的铜钟一起,当做“封、资、修”的代表要砸毁。同时,还扬言要毁掉这座“封建气十足”的鼓楼。莫建成和文化馆的同事们得到这个消息后,火速赶到现场,在百般劝解无果的情况下,冒着“干扰运动”的风险,与红卫兵谈判。在一时无法毁楼的情况下,红卫兵扬言要将两块巨匾劈碎焚烧。

  此时,天已经黑了。莫建成和工友们灵机一动,建议先把大匾“关押”起来,隔天再当众焚烧。最终,红卫兵同意了,散去后,莫建成赶紧召集要好的工友,连夜商量如何才能保护大匾不受损坏,又能让红卫兵满意不再纠缠。

  “这个容易,我用推刨一推就行了。”张木匠说。

  “不行,字推没了,留个木板有何用。”莫建成立即否决。

  “家具做好以后要用腻子,就用它抹平,将来要用还可以弄掉。”油漆工董勤学建议道。莫建成觉得这个主意还不错,但还是心存疑虑,不怎么放心。

  “我看把做毛主席标语牌的三合板钉到匾上面,再刷上红漆。”张木匠又建议道。

  几经商量,大家一致觉得这个办法好。于是,把三合板钉在了牌匾上,刷上红漆,莫建成用宋体字在正面写上“毛主席万岁”,背面写上“人民万岁”。第二天,红卫兵示威游行到威远楼下,楼上突然鞭炮齐鸣,“巩昌雄镇”、“声闻四达”的牌匾一夜之间变成金光闪闪的“毛主席万岁”、“人民万岁”。就这样,这两块牌匾被妥善保护了下来。

  用同样的方法,三块清代修葺威远楼记的卧碑,上面抹上白灰纸浆、刷上红漆,也写上革命口号被保存了下来。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莫建成斗智斗勇,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文物的事迹不胜枚举。藏于东大街卧龙寺夹墙中的檀木佛像、清代著名书法家黄自元的对联、元代八思巴文千户将军印等一大批文物也在智慧的守护下完好无损地留存了下来。

  在莫建成接任陇西县文化馆馆长之前,县文化馆存有的文物仅有230件,且没有一件是上等级的,大都是土改时期上交的香炉、花瓶、烟枪等。在他当馆长的二十几年中,收集文物一两千件,其中上等级的文物80余件,图书、书画不计其数。莫建成经手的文物千余件,每件文物背后几乎都有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玉器,汉代精美的铜釜、青铜剑、弯颈蒜头铜壶、弩机,宋代瓷碗、瓷盘,元代琉璃舍利塔等,这其中不乏现收藏于省博物馆的马家窑尖底彩陶瓶(国家一级文物)等珍贵历史文物。正因为这些少见的文物没有流失,保存完好,如今,陇西县已成为全省馆藏文物大县。

  这是一段特殊的岁月,一段充满风险的文物保护历程,一件功德无量的壮举。今天,当人们参观陇西县博物馆,看到一大批历经浩劫得以留存的珍贵文物时,无不感叹这些文物背后保护者的勇敢与智慧。

  享誉画坛 报效桑梓不止

  莫建成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家之一,他不仅在工笔花鸟画探索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更是一名有着强烈责任感、使命感的学者、文物传承保护者、慈善家……

  他是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曾先后为印度洋海啸、汶川大地震、南方发大水、舟曲泥石流、岷县漳县地震及临洮双联活动以及助残义卖等共赠画达200多平尺。

  他长期以来情系桑梓,倾心公益文化事业。先后出资抢救、维修陇西省级文物古建筑保昌楼,现在正在修建陇西诗书名家碑廊、祈福殿等配套设施,给陇西图书馆捐赠各类图书价值达30余万元。

  很多认识莫建成的人都不理解,作为一名艺术成就极高、享誉全国的著名画家,为何不安度晚年,而是把大量精力花费在研究历史文化上,甚至如此忙碌到废寝忘食的境界?

  为什么?在这位长期工作在文化艺术系统的画家心中,没有为什么。在他看来,功名利禄都是虚的。对他来说,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多做点实事才是作为一名文化人和艺术家的使命。

  上世纪70年代,他看到一幅上世纪60年代刊印的边景昭的《双鹤图》,便为之倾倒,奉为圭臬。

  “这甚至促成了我由人物画向工笔花鸟画的转向,开启了我又一段新的艺术旅程。”莫建成如此说。

  自那时起,边景昭的画作,一直是莫建成习画生涯的良师益友,时时观瞻、揣摩、品鉴,越是如此,越觉得其艺术造诣为一时代顶峰,堪称花鸟逸笔,翎毛妙手。

  但是,在学习借鉴边景昭的同时,莫建成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发现了又一个遗憾。在翻检有关叙述、评价、介绍甘肃和陇西历史文化的书籍和文章中,发现经常被列举的众多陇西籍的大师巨匠里,却遗漏了边景昭这样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关于边景昭的籍贯存在一些争议。既然有争议,就有探究的必要。在莫建成看来,“我们既不掠人之美,也不可妄自菲薄,一切都需从历史的真实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确凿的史料文献为依据,推导出准确的历史结论。唯其如此,才能持论公允,立论有据。”

  莫建成便从历史典籍中查找依据。在他丰富的藏书中,有一部影印版的乾隆钦定的《石渠宝笈》。它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汇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所有作品,共计54函、250余册。而负责编撰的人员均为当时的书画大家或权威书画研究专家。

  在翻阅《石渠宝笈》时,莫建成看到了记载边景昭的史料,其中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在这部书中,对清廷所藏的边景昭的画作,有多处记载,莫建成抄录、翻阅大量史料以及《中国美术家全集》《辞海》等资料,悉心研究,发现一个重要的信息,即边景昭题画落款时,多称自己为陇西边景昭,或陇西边文进,文进为边景昭字。由此看来,边景昭多幅作品落款署名时,将籍贯陇西置于名字前。现见诸于史籍的边景昭的其他多幅画作,都是这样的题款。

  莫建成日以继夜、潜心研究,翻阅大量史料,古稀之年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通过对古人画作、文献的翻检、比照,他发现,古人在著述、作画、题字时,有将自己的籍贯置于姓名、字号之前的习惯和通例,这种习惯和通例一直沿用至今。最终,莫建成以确凿的史料文献为依据,证明了明代画家边景昭为陇西人,这为自古名家辈出的陇西又增加了一位令后世敬仰的重量级的大师巨匠。进而,他又对边景昭的生平和艺术成就作了进一步的梳理和评价,撰写了《翎毛妙手花鸟神笔——明代陇西画家边景昭再认识》的长篇论文,发表于《甘肃日报》2014年5月7日的《人物》栏目中。此文一出,立刻引起广泛影响,人们认为莫建成的这一项成果,既是一次新发现,又是一次再认识,具有一种匡正、立论的意义,让人感佩,也让人恍然,为甘肃在中国美术史上增添了一颗耀眼的明珠。

  受编著《王了望墨迹选辑》和辨析边景昭籍贯的启发,莫建成将目光再次投向了陇西厚重的历史,投向了更多的陇西籍历史上的名家,特别是那些在文化艺术领域足以彪炳史册、令后世敬仰的大师巨匠、名流才俊。

  莫建成着手编纂《陇西诗书画名家作品集》。在他看来,“在一个地域的文化种类中,诗词、书法和绘画无疑具有一定的标示意义,彰显着这个地域的文化特征,集中体现着这个地域文化的某些特有属性。陇西历代形成的诗书画方面的珍贵遗产,也必然激励和影响着后世陇西人的审美取向和民风养成。诗词书画,已经成为陇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陇西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的标示。”正因为如此,莫建成再一次投身到这项回报桑梓的浩繁工程之中。为了挖掘、整理、考证、研究历史上所有陇西籍名人的作品,他没白没黑,翻阅整理大量资料时,为寻找宋元时期陇西籍名人的作品,他不辞辛劳,翻阅省志、县志、地方志、通史等史料,没有发现任何线索。遂又翻阅了《全宋词》及《全宋诗》72册5万多诗人的100余万首诗作,结果也没有发现一首陇西籍作者的诗作。这样的历史空白,让人遗憾,但发现这样的历史空白,同样需要辛勤的汗水。对于这样的空白,莫建成有过深深的疑惑,但也推演出令人信服的历史假设。期间甘苦,只有他自己可以品味。

  大量的阅读、深度的研究,莫建成挖掘、整理、考证、点评了200多位历史上和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陇西籍诗、书、画名家的作品,自费编著,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了《陇上诗书故园丹青——陇西诗书画名家作品集》一函四册,其具有极强的历史性、学术性及文献性。这无疑又为家乡树立了一座文化碑石。

  “综合性地将一个地方的书法、诗作、绘画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筛选出来,加以考证点评,编辑出版,这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程,工作量极其巨大。”莫建成回忆道。

  说起如此呕心沥血挖掘发扬陇西历史文化的情结,莫建成说,“树上花儿开了,结果了,那是根的延续。”“当我离开陇西,听到悠悠山歌传来,不由热泪盈眶。”紧接着,他话锋一转,“乡情!正是以这种朴素的乡情为支撑,才有了担当,才有了对家乡的感恩。”

  如今,他又精心筹划主持反映丝绸之路上下两千年,纵横上万里的《敦煌印象·丝路虹霓》巨幅画卷的创作,这是他站在另一个高点上,谋划已久的又一项浩大工程……

  在推动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以莫建成为代表的众多画家,更上一层楼,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借力国家“一带一路”伟大构想中,共同描绘着传承、创新甘肃优秀文化的宏伟蓝图。

  一方厚土,孕育着悠久的历史和不朽的文明。如今,这古老的文明被传承着、创新着,文化的淳香厚味,在陇原绵绵飘散,熏陶着一代代陇原儿女。

  绵绵不绝的乡情,牵引着人们,去回报桑梓,去拥抱沃土……

小编 |   梦岚   双 隆

Weixin | 18293065545

(0)

相关推荐

  • 李白真迹惊现日本,是真是假?!

    继<上阳台帖>之后,李白书法作品又被传出发现真迹,这就是在日本被发现的<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贴>.<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纵26.4厘米,横67厘米,全帖共50字,包含了 ...

  • 王羲之行书入门高清晰珍藏版欣赏王羲之(公...

    王羲之(公元321- 379年),东晋最著名的书法家,字逸少,人称王右军.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被誉为"书圣". <王羲之行书入门>是以王羲之<圣教序>和 ...

  • 古镇人的文化情结

    临涣新建了个古色古香的大舞台. 电影<奇迹小子>剧组借用这个场景拍戏时我去看过现场,主体架子刚完工,老滋老味的意思便很明显了. 气派不一般的大院和舞台是临涣当地企业家贺彪的"嘉园 ...

  • 王长华||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康仲英的牡丹文化情结(上)

    2021年第065期||总第694期 艺海风│694期 原产于美国,从日本引进的牡丹品种"海黄",一年能开两季花 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康仲英的牡丹文化情结 (上) 王长华 ...

  • 【牛相奎】明代纳、汉文人的一段文化情结——丽江木公与永昌张氏父子

    明代纳.汉文人的一段文化情结 --丽江木公与永昌张氏父子 木公(1494-1554),字恕卿,号雪山,又号万松.其先祖元时为茶罕章(丽江)管民官,明洪武十五年(1382)赐姓"木" ...

  • 方太的文化情结,决定了它的产品高度

    文:刘步尘(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 说手机,绕不过苹果:说厨电,绕不过方太. 8月12日,方太召开主题为"科技之上"年度新品线上发布会,同时推出第2代集成烹饪中心和高能气泡洗洗碗机 ...

  • 《侠隐》的文化情结 ——读张北海《侠隐》

    爱过的人  读过的书  经过的事 成就了当下的你 "也不知道从哪条胡同里,悠悠远远地,婉转凄凉地,传出来长长一声"夜壶--". 他突然无法解释地迷上了这宁静的古都--&q ...

  • 我与王维辋川文化情结之缘 / 王秀琴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86期 审稿|谭长征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 ...

  • 从《黄飞鸿系列》到《战狼2》看电影中的酒文化情结

    微醺人生  有酒有故事 请您关注酩悦 不久的将来,我们不单单是看到白酒在国内各路群雄的争霸,更有希望看到的是,未来可以在全球任何一家卖酒商店里,很普通很普通很普通的就可以买到一瓶中国白酒. 文 / 整 ...

  • 刘湘如:中秋,中国人的文化情结

    中秋,中国人的文化情结 文 | 刘湘如 中      秋 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此时是一年中秋季的中期,在中国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阶段,所以通常叫仲秋.若是按照地球公 ...

  • 张维耿‖我的客家文化情结【推荐】

    我的客家文化情结 张维耿 我老家在梅县,自六岁随父母由赣州回迁祖居地以后,在梅县生活和工作了十多年,耳濡目染,深受客家文化的熏陶,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给了我久远的影响.说客家话,唱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