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女人》之丹花(68):丹花的脸红了。一红,就象天上的绯云,好看。

90

第二天,李丹花找出了结婚时穿的那件衣服。那是一件红色的绸布衬衫,布料是父亲托人从上海买回来的。结婚时穿了一水,便放在箱底,舍不得穿。一种新的生活就要开始,在她的心中,就好比出嫁一样。她穿着那件红色的布衫,站在镜前,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照个遍。脸黑了,瘦了,但人却精神了。她想,要是远在淅川的父母知道他们的女婿当教师了,女儿要当干部了,那该多高兴啊!

丹花往公社里走。李永成早已在办公室里等她了。

李永成说:“丹花啊,现在,工程结束了,农业生产属常规工作,没啥抓头。倒是建学校这件事成了头等大事。老吴对这事催得急,也儿(昨天)下午叫俺去,把俺臭骂了一顿,说咱公社建校没进展。准是老彭告了俺的状。俺抢了他的人,他心里憋着气呢!俺夜里躺在床上一想,老吴说得也对!种不好庄稼是一季子,读不好书可是一辈子。教育关系到咱大柴湖子孙后代的事,马虎不得。这副担子,你来挑最合适!”

丹花说:“李书记,具体咋干,干啥,你指示!”

“指示个毬,就是让你来担任建校指挥长,抓学校建设。咱可说清,要钱没有,要劳力,你随便调。全公社10个大队,几千人,想调多少,调多少。但是,有一个目标,要保证今秋娃子们有学上。学校的校长老彭已经定了,一会儿就到。这个人你肯定认识,说不定,还是老相好呢!”老李笑着说。

丹花的脸红了。一红,就象天上的绯云,好看。

“李书记,别开玩笑。俺李丹花是个啥人,你还不清楚?”

“清楚,清楚呢!俺说是你的老相好,你不信,这不,他来了呢!”李永成向外指着说。

丹花向外一瞅,果然有一个人进了院。这个人不是别人,是自己的丈夫白顺阳。李丹花笑了。

李永成说:“咋样?俺说是你的老相好,你不承认,那俺可要把这淅川一中的高材生介绍给别人啦!”

丹花笑着说:“他那个傻样,除了俺,谁看得上?”

91

所谓的学校,只有10间刚刚腾出的民房,一个小院子。没有黑板,没有桌子,没有教具。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学校建设工程开始了,李丹花调了20余名民工,把学校的墙,用麦糠泥,细细地糊了一遍。

黑板好办。买了两袋水泥,在墙上抹了一个长方形。抹光后,买瓶黑漆一刷,便成了一块黑板。最难办的是课桌。丹花看中了公社院外的几棵白杨树。白杨树有盆口那么粗,放倒,课桌的桌面问题就解决了。

丹花去找李书记。李书记见丹花进来,怕是来要钱,就先把丹花的嘴堵死。

“丹花啊,咱们开始可是说过,公社没有钱,困难要自己克服。”

“俺不是来要钱,俺是想借你几棵树,到时候加倍还你!”

“俺上毬上给你找树!还说借,你拿啥还?”

丹花指着外面说:“就那几棵,俺先放了,做课桌。俺发动群众在公社、学校的周围,全栽上树。10年后,这几百棵树长起来,全归你。你说,你是不是大赚了一把?”

“你这个鬼精,真拿你没办法,问俺要东西,还要让俺承你的情。好吧,你就去办吧!”

几棵白杨树小盆那么粗,长得到也挺拔。可是办三个班,最低得120张课桌。全指望那几棵白杨树,远远不够。为了节约材料,丹花与顺阳商量:“咱们把树放了,解木板。脱些土坯,把板子支起来,就是课桌,这样,差不多够了。”

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准备工作一切就绪。秋季开学。一下子就招了123名学生,3个年级。年级多,教师又不够用。顺阳问彭主任要人,碰了一鼻子灰,没法,一个人要担好几门功课。

开学这天,公社的李书记来了。他看了看院中飘扬的红旗,听了听教室中传出的朗朗书声,李书记笑了。他对丹花说:“你这个李丹花,还真行!俺老李没看错人!”

“就是条件太差,教师太少了!”

“不要急,一切都会好的!”李书记说。

是啊,一切都会好的!靠一双勤劳的手,靠自己的智慧与艰辛,学校的一切,移民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未完,待续。图片摘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

通联: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民路县委大院一号楼3楼县文联 田野(收)

邮编:474450   电话:13569243979 0377—6922915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