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协作到共融,节卡机器人的“创新密码”

2020年上海工博如期举行,本届中国工博会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最新主题,以展示、推广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链接中国智能制造重点推进的新兴产业,凸显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凸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制造强国战略。

作为行业全球协作机器人革新领导者,节卡机器人也参加本次展会,并围绕这一主题,在现场集中展示了节卡小助系列协作机器人在3C电子、新能源、汽车、食品、精密制造领域30+应用解决方案。

其中,应用在手机领域PCB检测、搬运、新能源行业后包装段锂电池工作站、汽车行业光导条检测、食品搬运码垛等最吸引参观者的目光。除此之外,节卡还带来了主从联动、力控拖拽和轨迹复现、针对复杂曲面的轨迹示教的离线编程体验,同时还有节卡机器人自主研发的JAKA视觉防护系统,以及对商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的机器人摄影、无人咖啡机也是展会流量担当。

机器人大讲堂持续关注协作机器人行业领先企业。我们后续也将进一步探寻节卡在市场和产品的布局思路,欢迎关注机器人大讲堂的后续内容。

创新技术,凸显发展新方向

作为上海交大的孵化成果,近年来,节卡积极参与各类媒体活动,努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在产品应用落地及创新、协作技术革新引领、共融协作等前沿领域不断探索,获得了社会各界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

例如在9月15日上午,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奖”(简称“CIIF大奖”)揭晓,包括节卡机器人在内的10家企业分获大奖。据了解,工博会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经国务院批准具有评奖功能的展览会,“CIIF大奖”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据公开消息,本次获得CIIF大奖的10家企业,全部涉及 “全球第一”、“国际首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等,在工业领域关键环节取得了重大进展,打破了行业壁垒。

据悉,本次节卡获奖的产品是All-in-one共融系列协作机器人。据评奖原因显示,节卡All-in-one共融系列协作机器人融合了无线示教、图形化编程、视觉等机器人技术,提高了人机协作的安全性,大幅提高生产的柔性制造和自动化程度。CIIF大奖评定认为,节卡All-in-one共融系列协作机器人采用JAKA S³(Smart,Simple, Small)的产品设计原则,达到极致创新。

节卡机器人许雄博士在现场对参加发布会的20多家媒体讲述:” JAKA Zu 7协作机器人自重仅为21kg,最大负载可达7kg,实现负载自重比1:3,优胜于国际同行的1:4,突破了轻量化机械臂的关键技术。同时节卡机器人自主研发的Minicab机器人控制器体积非常小(仅180*128*47mm),重量极轻(仅1.1Kg),与同类竞品相比空间优化80%以上。JAKA Lens 2D集成相机配置了相机、镜头、光源三大模块,小巧轻便,外观精致,可快速安装,无需配置额外的视觉控制器。”

“近年来,应用终端对协作机器人的接受度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强烈,反过来也对机器人厂商提出了更高要求,急需根据市场迭代产品,未来,“人机共融”是整个机器人行业的趋势”。节卡机器人CTO许雄博士说。

意图打造行业新标杆

协作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无疑孕育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但同时也在加快行业的新陈代谢,行业的发展进步与洗牌将同步进行。2016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30家左右,其中中国市场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为15家左右;到了2020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超过110家,中国市场超过75家,且还在持续增长。而对于协作机器人厂商而言,当前最重要的解决自身生存的问题。从技术产品化到应用落地往往是众多厂商迈不过去的坎。

 不久前,高工咨询和节卡机器人联合发布的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引起行业热议。

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旨在帮助协作机器人产业链中相关企业了解协作机器人产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行业蓝皮书受到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指导,以及得到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上海添唯认证技术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的支持。《2020年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蓝皮书》在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发布时,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会长戴柳、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吴建华副教授、上海节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李明洋发表了致辞。协作机器人领域的相关从业者、生态合作伙伴,以及媒体出席,共200余人见证了此次发布会。

据了解,《2020年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蓝皮书》是来自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对全产业链概况的分析。也有以节卡机器人为代表的协作机器人优秀案例。

深耕市场,引航智时代

未来几年,新进厂商还会持续增加,也会有更多的外资厂商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不可避免也会有厂商被淘汰出局。据赛迪智库数据预计,未来几年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的增速会相对放缓,短期来看,由于行业整体自动化水平提升需求的推动,3C、汽车零部件、教育等行业用量增加特别快;长期来看,传统的生产造业,如服装衣帽等大量劳动密集型行业需求更加旺盛。因此,协作机器人产品必须不断升级迭代,提升产品和市场的匹配度,通过深挖客户需求驱动产品创新。

基于此,节卡机器人在开拓一个行业时也很慎重,行业一旦选定,就会投入大量的专注度,以期对一个行业的痛点进行专业化的解决。

据悉,节卡小助协作机器人机器人不仅解放工人的同时可提升作业效率,可让企业在更短时间内收回投资成本,现已广泛服务于汽车零部件、3C、锂电、食品、化纤等多个行业的智能化生产线。

据公开发布会资料显示,除了发布节卡All-in-one共融协作机器人还发布了针对柔性制造的力控s版系列协作机器人应用及视觉产品。节卡力控s版系列协作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机器人与人、机器人与环境的交互场景中。检测机器人与用户的碰撞力,保障用户安全;实现柔顺的牵引示教,提升人机交互体验;辅助机器人控制对环境输出力,实现打磨、装配等柔顺生产工作。

在工业高精度装配应用中,例如发动机、汽车零部件等场合,由于机器人的定位误差,仅通过机器人精度实现自动化装配的难度极高,节卡则希望通过JAKA Zu 力控s版实现高精度的自适应精密装配,同时该应用也可应用于复杂曲面打磨、抛光和检测等。

在一些自动化应用或人机交互场景中,对机器人的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为避免机器人伤害人或者破坏工件,节卡机器人提出,可通过JAKA Zu 力控s版,全臂碰撞检测最高精度10N,轻轻触碰到机器人,机器人停止,保障人机协作安全环境。可广泛应用于商业、医疗等。

在视觉方面,目前成熟的视觉应用包括:缺陷检测、外观检测、工件定位、特征识别、以及三维匹配等。节卡基于自研的视觉算法,可以代替人工完成现有的产线作业,与小助机器人结合,帮助客户搭建自动化产线。

用智能带动产业转型

疫情发生以来,机器人相关企业借助无人接触、远程服务、代替人工等优势,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机器人行业在数字经济的新模式新业态下快速发展。

智能化生产模式缓解了疫情的影响,增强了企业抗冲击能力,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利好。节卡机器人认为,后疫情时代想要用机器人代替人、实现无人工厂,需要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支撑,必须建立一个以信息为导向,网络为支持,数据为要义的智能工厂,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并不断深化技术创新。

节卡机器人CTO许雄博士表示:“未来,“人”的角色依然是“定性”判断的决策者,负责监督控制和任务安排,机器则从“定量”计算推理升级为“模仿”判断决策,具备模仿学习和容错能力,打造更智能化制造工厂。”

针对于此,节卡在产品不断实现着升级。许雄博士说:“节卡机器人围绕感知、决策、执行生态圈建设,通过AI载体——协作机器人系统、打造面向人机协作的智能示教与JAKA+生态圈、建设面向智能机器人的多种机器人感知系统及应用、基于演示的机器人学习编程与优化及构建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数据平台与应用等方面发力,促进协作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创新突破和应用,为更多行业实现智能转型和升级。”

目前,节卡小助系列协作机器人具备无线控制系统,已成功在新消费、智慧物流、无人配送、智能工厂、远程诊疗等多个场景应用落地。

协同发展,搭建JAKA+生态圈

本次展会上,节卡机器人还展示了JAKA+生态圈。

这是节卡机器人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 JAKA+生态,形成开放共融、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圈,打造完整的协作机器人应用生态链,在节卡协作机器人基础上,开发更多满足客户需求的应用类型。

据了解,节卡机器人通过“依靠多种渠道销售网络,深耕重点行业,垂直落地”的垂直整合,以及“大力拓展JAKA+生态圈,加强产品及市场覆盖面”的横向合作,互构合作生态圈。

如今,节卡机器人已逐步搭建起协作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生态圈。目前,“JAKA+”平台已汇聚着末端执行器、视觉、附件及应用软件等领域的合作伙伴近100家,如雄克、康耐视、基恩士、ZIMMER、FESTO、SMC、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SRT)、霓达等。

对节卡机器人来说,行业革新领导者的带动力和示范力,搅动上下游,带动全行业,进而推动中国制造,合作共赢,这才是JAKA+理想中的 “生态圈”。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