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大师“山寨”出的旷世之作 | 艺海拾真

文艺复兴大师们也“山寨”?通过山寨的手段最终达到创新,在某方面或总体上超越被山寨作品甚至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终至独孤求败的境界。

撰文 | 张羿

在山寨不犯法也没有道德压力的美好年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通过山寨古人与互相山寨的方式,打造了人类艺术历史上最光辉的一个时代。本文将对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些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指出其山寨手法与山寨源泉,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看出西方古人的山寨与大国山寨之异同。

1

文艺复兴的山寨手法与山寨目标

所谓“文艺复兴”,意大利语为Rinascimento,其直接意思为再生,即对当时人们心目中辉煌、壮丽而又伟大的古代希腊罗马世界的再现。中文译为“文艺复兴”,将这一运动狭义地限定在了文化艺术领域。本文将延续中文传统,将讨论限制在更狭小的视觉艺术领域。虽有些狭隘,但便于讨论。

在公元1300年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意大利逐渐形成了一套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创作套路与方法,意大利语为emulare,英语为emulation,汉语中没有适当的对应翻译,意思为从某种形式的模仿入手。模仿是文明的说法,汉语现在常常将其称作山寨,例如山寨某个古代作品,也就是说当时能够见到的古代希腊罗马时代的雕塑、壁画或建筑作品;或者山寨当代某些大师的作品,通过山寨的手段最终达到创新,在某方面或总体上超越被山寨作品甚至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终至独孤求败的境界。下文的讨论中将不加区别地使用模仿和山寨这两个词。

2

 山寨创造伟大的建筑——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

对于稍微了解历史的人来说,只要一走进文艺复兴的中心城市如佛罗伦萨或罗马,不用去博物馆,就很容易感受到古意盎然的城中遗留下来的那浓浓的山寨气息,最主要的例子当然就是城中的主教堂。

自1290年代起,佛罗伦萨人就梦想着超越与他们竞争的另一座托斯卡纳城邦锡耶纳的主教堂(图1),他们当时最大的目标就是为佛罗伦萨主教堂建立一个巨大的圆顶。当然,梦好做但实现梦想却未必容易,在其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佛罗伦萨主教堂的圆顶由于巨大的工程难度,一直无法建立起来,甚至出现了在建筑过程中未完成的穹顶连同教堂的墙壁一起垮塌的事故。

图1 锡耶纳主教堂(侧面)。(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事情的转机出现于1410年代末期,佛罗伦萨的伟大建筑师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 1377–1446年)在罗马游学时发现了古罗马万神殿(图2)建筑的秘密,布鲁内莱斯基将他的发现山寨到了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内层之上并获得了成功。在他的督导下,佛罗伦萨主教堂大圆顶(图3)的建设自1420年开始,于1436年完成。最终建成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不仅超越了锡耶纳主教堂,同时也超越了罗马万神殿,其内部直径为43米,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罗马万神殿大圆顶相接近,后者直径与高度均为43.3米;但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内部高度则为52米,超越了当时世界上任何建筑的内部高度。直到今天,佛罗伦萨主教堂仍是世界上最宏大华美的教堂之一,它那像一把张开的巨大雨伞式的穹顶仍然让人叹为观止,成为文艺复兴时代建筑方面不可逾越的高峰。

图2 乔万尼·帕尼尼(Giovanni Paolo Pannini),罗马万神殿内景,画布油画,1747年绘制,高147.5厘米,高120厘米,现陈列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3 从米开朗基罗广场远眺佛罗伦萨主教堂。(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1475–1564年)无疑是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巨人之一,他在罗马为梵蒂冈设计并建造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图4),高138米,内部直径42米,毫无疑问山寨并超越了罗马万神殿与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直到今天,按照米开朗基罗的设计建造而成的圣彼得大教堂穹顶仍然是基督教世界中最高大的教堂穹顶。

图4 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圆顶。(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3

伟大画家们的山寨杰作

3.1. 波提切利的多方山寨法

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图5)表现的是爱神维纳斯从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并将登上基西拉岛(Cythera)的神话故事。画作中,维纳斯处于画的中央,她立于一个贝壳的内侧之上,正从海面上徐徐升起。在画的左侧,风神泽福路斯(Zephrus)与另外一位女仙奥拉(Aura)合力将她轻柔地吹向画面右侧的海岸,同时被风神泽福路斯与女仙奥拉吹起的还有轻扬四散的粉红色玫瑰花朵。在画的右边,海岸上站着春神郝拉(Hora),她踮起脚趾走向站在贝壳上飘过来的维纳斯,将美丽的衣袍罩向刚刚出生的维纳斯。画中维纳斯与春神郝拉的造型以及人物关系明显是从由委罗基奥、达·芬奇与波提切利原本合作画出的《耶稣受洗图》(图5a)中耶稣与施洗者约翰的造型与人物关系演变而来。

图5 波提切利,维纳斯之诞生,画布蛋彩画,1484年完成,高184.5厘米,宽285.5厘米,现陈列于乌菲齐美术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5a 委罗基奥,耶稣受洗,木板油画,约1475年完成,高177厘米,宽151厘米,现陈列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注:此画中左下角的两个天使,左边的为达·芬奇绘制,而右边的则为波提切利绘制,他们两人当时都在委罗基奥的工作室中作为学生或是助手工作。)

画中爱神维纳斯的造形取自古代雕像“端庄的维纳斯”(Venus Pudica)(图5b),而维纳斯那飘扬的金发有可能是波提切利自己的发明,但更有可能是受到了人文主义学者安吉罗·波利齐亚诺(Angelo Poliziano)诗文的启发创作而成。维纳斯的美丽面庞应该源自现实人物,很有可能是波提切利一生挚爱但因病早逝的绝世金发美女西蒙涅塔·委斯普奇(Simonetta Vespucci)。波提切利应该是按照自己的记忆再升华而创作了画中爱神那美丽的面容与浓密飘逸的金色长发。

图5b 古罗马时期大理石雕塑,卡匹托里维纳斯,现陈列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图片来源:笔者本人摄影)

画面左侧飞翔着的风神与女仙,他们的造型设计很有可能是受了豪华者洛伦佐·美第奇收藏的一个著名的被称为“法尔纳斯碗”(Tazza Farnese)(图5c)的古代希腊化时代的埃及托洛密王朝出产的半宝石雕塑的碗上一对男性天使的造型设计的启发。波提切利对这个碗中浮雕上两个飞翔的天使形象先做镜像映射,再略为调整变换,即得到他画中泽福路斯与奥拉的形象。波提切利应该是根据当时佛罗伦萨的著名人文主义学者、美第奇家族的宫廷诗人安吉罗·波利齐亚诺的诗文,或者是古代著名诗人荷马有关爱神的诗篇,创作了这幅旷世绝作。由于此画是为了由豪华者洛伦佐为美第奇家族精心安排的一场政治婚姻而作,因此波提切利在创作此画时很有可能受到了波利齐亚诺在文学方面的直接指导,这是一幅画家与人文主义学者合作而创作出来的作品。

图5c 希腊化时代托洛密王朝宝石雕塑,法尔纳斯碗,陈列于意大利拿波里国立考古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3.2. 从达·芬奇到拉斐尔

《贝诺阿圣母子像》(图6),是1475年前后达·芬奇创作的第一幅油画作品,它的名字“贝诺阿”来源于该作品被收入冬宫博物馆前的最后一位主人俄罗斯建筑师李昂提·贝诺阿(Leonty Benois)的姓氏。

图6 达·芬奇,贝诺阿圣母子像,油画,1475年左右绘制,高49.5厘米,宽33厘米,现在陈列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创作此画时,达·芬奇在整个画面的构图设计方面山寨了佛罗伦萨前辈雕塑家迪塞德里奥·达·塞蒂涅亚诺(Desiderio da Senttignano)的同样题材浅浮雕作品(图6a)。虽是山寨,但达·芬奇要用绘画所造成的立体效果来超越雕塑给人带来的立体感,显然他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除此之外,该画还有许多其他优点。比如在光影的微妙变幻等细节的处理手法上,画家在画中表现了他罕有的观察能力与天才,他突破了传统定式,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佛罗伦萨画派的不足之处。另外,画中的圣母被表现为一个普通的托斯卡纳少女的形象,看上去让人觉得生动而又亲切感人,这无疑增强了画作的表现力。尽管此画有很多优点,但它毕竟是达·芬奇早期学生时代的作品,它的缺点也是相当的明显:圣子耶稣的脑袋画得似乎有些超大,与圣母的头颅大小不成比例。此时的达·芬奇还并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天才也是要在实践的磨练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图6a 迪塞德里奥·达·塞蒂涅亚诺,圣母像,大理石浮雕,1460年左右制作,现在陈列于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康乃馨圣母像》(图7)是拉斐尔16世纪初期在佛罗伦萨游学时创作的,。在这幅画中,拉斐尔所要山寨并试图超越的对象正是此时早已声名显赫的达·芬奇的早年作品《贝诺阿圣母子像》(图6)。

图7 拉斐尔,康乃馨圣母像,油画,作于约1506-1507年,高27.9厘米,宽22.4厘米;现陈列于英国伦敦国立画廊。(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拉斐尔保持了达芬奇画作中人物的雕塑感,但他调整了画中还是孩童的耶稣与圣母的比例,使得整个画面看上去更加协调。同时,拉斐尔在圣母的腿上增放了一个垫子,使得耶稣不至于会从圣母的腿上滑落下去。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康乃馨圣母像》的创作过程中,拉斐尔开始了他在颜色方面的大胆尝试,画面上艳丽的黄色、蓝色、绿色等各类色彩的搭配是拉斐尔特有颜色风格的开始。客观地说,拉斐尔的《康乃馨圣母像》应该是一幅在许多方面超越了达·芬奇的《贝诺阿圣母子像》的极其优美的作品。

4

 雕塑家们的山寨手法与作品

4.1. 委罗基奥的《大卫》

对于文艺复兴艺术史学家来说,委罗基奥(Andrea del Verrocchio,约1435-1488年)无疑是他们研究的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从这位文艺复兴早期的艺术家门下,走出了波提切利、吉兰达约、佩鲁基诺、达·芬奇等一众学生,而吉兰达约后来又成为米开朗基罗的老师,佩鲁基诺则是拉斐尔的老师。可以说,文艺复兴时代高峰期的佛罗伦萨艺术的主流风貌正是由委罗基奥的山寨手法塑造而成的。

委罗基奥在1465年前完成的青铜雕塑《大卫》(图8)是为美第奇家族制作的,后被置放于佛罗伦萨共和国议政宫(现在通常称为老宫,Palazzo Vecchio)内。正是这一作品使委罗基奥第一次成功跨入名留青史的艺术家行列。这一雕塑最近经历了复杂而经心的修复,让我们可以看出委罗基奥的作品极具室内装饰效果。整尊雕塑以几乎近于黑色的深古铜色为底色,而大卫卷曲的头发、盔甲及战靴的纹饰上都鎏了金,在古朴中散发出一种奢华的气氛,正适合于那个时代宫廷正式场合中所需要的庄重、威严同时又带有几分炫耀且雅丽的情调。

图8 委罗基奥,大卫,青铜雕塑,作于1465年之前,高126厘米,现陈列于佛罗伦萨警察署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委罗基奥雕塑的《大卫》的站立姿势借鉴了古代希腊著名雕塑家波留克列特斯(Polykleitos)发明的典型站立姿势,称为对应式站姿(contrapposto)(图8a)。而大卫那正处于青春期的削瘦躯体、卷曲的长发以及他的肌肤等许多身体细节则是受到了古代希腊时期的著名雕像《挑脚刺的青年人》(Spinario)(图8b)的影响。雕塑家用现实的人体模特进行再创作设计,这些设计草图(图8c)的摹本连带其说明有幸保存了下来,展示了委罗基奥作品创作过程中关键的步骤与思想,从一个侧面也使我们了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山寨古代希腊罗马雕塑的方法。

图8a 公元前后由罗马仿制的持矛者大理石雕塑,原作为希腊雕塑家波留克列特斯创作,高2米,现陈列于拿波里国立考古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8b 挑脚刺的青年,青铜雕塑,高73厘米,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仿制公元前三世纪希腊作品,现陈列于罗马卡匹托立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8c 委罗基奥工作室,大卫雕像设计的临摹复制图,1470年代绘制,现收藏于卢浮宫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委罗基奥在创作时,其直接要超越的目标是他的前辈大师多那泰罗于1430年代创作的著名青铜雕塑《大卫》(图8d)。这两件作品虽然各有千秋,但是委罗基奥的作品更精确地表达了大卫的瞬间动作状态。从技术层面上讲,委罗基奥的《大卫》似乎更胜一筹。多那泰罗作品的最佳观看角度只有正面和两边,如果从别的角度观看,效果都不理想;而委罗基奥的作品明显有着更多的观看角度,人们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视角去欣赏该作品。应该说,委罗基奥的《大卫》是十五世纪中晚期最好的独立圆雕作品之一。从此也可以看出,委罗基奥是一个喜欢探索的人,他在此作品中试图解决文艺复兴前辈大师多那泰罗等人在创作过程中提出而又未能解决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即如何创作雕塑作品使人们能从各个不同角度观看都不失其美丽。

图8d 多纳泰罗,大卫,青铜雕塑,作于1430-1432年,高158厘米,现陈列于佛罗伦萨警察署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4.2.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如果说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探寻到委罗基奥制作其《大卫》雕像时的山寨来源,那么几十年后米开朗基罗在制作其《大卫》(图9)雕塑时所用的山寨手法则要复杂得多。这让笔者想到了一位法国数学家V对伯克利的某位数学家W的评价:W会把你的想法与方法迅速山寨过来,但捻搓并发展到连你自己都看不出来的地步。 经过长期研究,笔者自认为可以看出一些米开朗基罗创作《大卫》的山寨来源。

图9 米开朗基罗,大卫,大理石雕塑,1501-1504年制作,高433厘米,现陈列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大卫的身躯是古典式的,它来源于古代希腊罗马雕塑艺术,其双腿的姿势同样来源于波留克列特斯(Polykleitos)发明的典型站立姿势(图8b),即一条腿作为身体的全部受力支撑,而另一条腿完全不受力。如果只关注大卫赤裸的身体,我们看到的是一尊充满古典精神的神祗或英雄雕塑(图9a)。

图9a 古代罗马雕塑,赫拉克勒斯,青铜鎏金,公元2世纪制作,高2.41米,现在陈列于罗马卡匹托利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除了山寨古典雕塑,大卫的面部形象(图9b)与手臂姿势应该是山寨了同时代的威尼斯雕塑家图里奥·伦巴德(Tullio Lombardo,1460-1532年)创作的大理石雕塑作品《战士》(图9c)。图里奥·伦巴德雕塑的战士尽管留着长发,但其面部表现出坚毅并热切渴望战斗的神情,它应该给了米开朗基罗启发与借鉴的源泉,使得天才的米开朗基罗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山寨并升华,最终塑造凝聚着文艺复兴时代气息与理想主义精神的大卫面部造型。当我们注视大卫的面庞并试图与之对话时,会看到一个充满了文艺复兴时代气息的英俊面庞,而他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在古典雕塑中是完全没有的。

图9b 米开朗基罗,大卫(局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9c 图里奥·伦巴德,战士,大理石雕塑,1493年制作,高87.6厘米,现在陈列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打造自己的作品时,米开朗基罗显然是要超越佛罗伦萨的前辈雕塑大师多纳泰罗与委罗基奥的两个著名作品(图8a、图8),但米开朗基罗的天才之处在于他并没有表现大卫在刚刚战胜并杀死歌利亚之后的形象,他力图塑造的是大卫在即将与歌利亚开战前的瞬间。大卫那坚毅且专注的神色配合身体上紧绷的肌肉与右手臂突出的血管,展示出一个下定决心拼全力来捍卫自己人民的年轻英雄形象。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历来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在雕塑方面超越古代希腊罗马雕塑的标志性作品。随着岁月推移,人们将这一作品看成人类力量与青春的化身,昔日共和国保卫者的形象也演变成了捍卫公民权利的英雄化身;它代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成为人类青春时代的美好象征。

毫无疑问,《大卫》是人类雕塑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作之一,他那赤裸而又充满张力的健美身躯与他那坚毅而又富于理想主义的英俊面庞一起,不仅是全人类英雄主义形象的最美好体现,也是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精神的总结,更是西方雕塑艺术从古典时代发展到文艺复兴时代长期探索得到的最高艺术成就展示。在米开朗基罗制作出《大卫》以后,人类再没有制造出另外一尊超越它的雕像作品,这一事实从某种层面上也向我们解释了山寨这一手法的极限。当艺术家通过世代的积累将一个艺术题材推到极限时,后世的人们将很难再运用山寨法在同一题材上进行超越,尽管后来之人可以将前辈积攒的经验用到其它领域。

5 

结   语

山寨让文艺复兴超越了古代希腊罗马,山寨让文艺复兴艺术达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峰。竞争并不是基督教的传统概念,这种带有明显竞争意味的山寨与超越的文艺复兴式艺术创作方法之所以能够产生出伟大作品,并从而产生出人类文化史上的巨人,这和当时人们对持久的荣誉以及进入历史而百世流芳的追求密不可分,而文艺复兴时代人们对荣誉的渴望应该说是中世纪骑士精神的一种自然延续,只不过大多数艺术家们所追求的是一种在他们的领域内、褪去了军事色彩的荣耀。

另外值得指出的一点是,作为现代欧洲的开端,文艺复兴在多方面为后来的欧洲发展作出了榜样,在文化艺术方面也不例外。文艺复兴艺术创作的山寨手法本身也一直被欧洲其它国家所山寨。比如法国17至19世纪的两个作品(图10、图11),图10非常容易看出它山寨的对象,而图11则未必明显,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寻找答案。正是创作图10和图11作品的艺术家们,将山寨精神与山寨手法注入了从路易十四时代到十九世纪中后期法国艺术创作的血脉与精髓之中。不仅如此,这些艺术家还以法国人特有的方式为作品加入了现代人文情怀,使其传遍欧美世界,延绵不断并永放光芒。

图10 弗朗索瓦·吕德(François Rude,1784-1855年),马赛曲,1836年制作,巴黎凯旋门上的浮雕。(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11 查尔斯·勒·布伦,亚历山大出现在大流士的女人们面前,油画,作于1660-1661年间,现陈列于凡尔赛宫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作者简介

张羿,数学家,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钟表与古乐器部顾问,法国摆钟艺廊顾问,广东省钟表收藏研究专业委员会顾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