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到行书如何转化?

楷书向行书转化是书法学习的必要环节,其过程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转化?书道中人的回答多是教人“自悟”,因为如何由楷转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因为行书的书写靠临场发挥而时刻充满着变数,规律模糊、写法不一,似乎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个中因由。思来念去,加以规整,不外乎以下几大法则:

(一)用笔——变中锋行笔为诸锋兼用

“中锋行笔”千古不易,楷书尤其讲究这一点,这也是古代书法大家用笔经验的总结,今人可遵照执行。但在行书的书写中,由于写意抒情的需要往往兼用多种笔法,使得笔下的线条变化无穷而生出许多情趣来。用中锋能获得丰满圆实的、具有立体感的线条,就像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那样,力透纸背、墨如漏痕。侧锋也是书写时常常用到的,清人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正锋取劲,侧锋取妍。王羲之《兰亭》取妍处时带侧笔。” 由此可见,根据需要时而用侧锋书写,也能获得《兰亭序》那样的顿挫生姿、妍美无比的效果。除了运用中锋和侧锋以外,行书书写有时还可根据需要偶尔使用偏锋,以求得异样的效果。

(二)运笔——变缓书慢写为快慢两可

相比较而言,行与楷的显著不同就是书写时行书运笔的速度快于楷书。就这么一快,使得行书表现出诸多风姿来。当然,从实用角度看,不快不足以提高速度,不足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艺术角度看,书写速度加快使得线条变化多姿,粗细、曲直、枯湿、燥润、浓淡、虚实都得以表现,令人看来有丰富多彩、心旷神怡的感觉。假如把米芾的《吴江舟中诗帖》展现在我们面前,无人不为米芾疾如剑舞、慢若闲步的疾缓有度所痴迷:该诗帖起首几行书写速度不紧不慢,可见书者心绪尚处平和之态,到了“添金工不怒,意满怨亦散。一曳如风车,叫啖如临战。傍观莺窦湖,渺渺无涯岸”这一节,则明显看出米芾的心绪起了波澜,书写的速度较前面要快,但注意到了快慢结合,“戰”字左半浓墨慢写显得稳实沉着,右半随情绪波动快写,起承转合自然显露,飞白和枯笔与左半的稳实沉着形成鲜明对比;“傍观莺窦湖,渺渺无涯岸”两句前六字行笔略慢,后四字书写速度明显加快,颇有抑扬顿挫、波动起伏之感。

行书的快写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内容情节、根据书者写意抒情的需要靠临场发挥来表现,该慢则慢,当快则快,快慢结合。当然,快写自不待言,即使是慢写也比楷书要快许多。

(三)线条——变直线交结为曲线为主

书法是由线条构成的抽象艺术,它通过千变万化的线条来传情达意。正是因为线条的变幻无穷,才使得书法艺术展现出无穷的魅力。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当我们面对一幅大草佳作时,根本不认识其中的某些字,但仍然看得津津有味而不忍离去。何故?不认识字是因为写得过草而不易辨认,不认识而看得不愿离去是因为线条的魅力太大,线条太美妙了。楷书的线条相对简单,点、横、竖、撇、捺,横平竖直撇捺斜,仅此而已,虽说方正规整,但相比于行书它的变化不大,情趣表露得有限。在楷书向行书转化时,主要是在线条上做文章,把楷书横平竖直撇捺斜的直线形式变化为曲直兼备而以曲线为主,这除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加快书写速度外,更主要的是追求线条的多姿多态,使之流畅、活泼、灵动起来,既满足实用、易识的需要,又满足艺术审美的需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除了内容上的可读性,其线条的自然变化、线条的艺术内涵占有重要的比例。拿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自书告身帖》相比较,《自书告身帖》规整有余而活泼不足,《祭侄文稿》端庄与灵动并存,多出一些情趣来。

(四)笔顺——变固有法则为灵活运用

楷书的书写极其讲究笔顺,自古就有可供遵循的笔顺规则来规范楷书书写。这些规则是千百年来书法家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十分科学。在楷书转化为行书的过程中,有些笔顺规则不可改变要继续遵守,有些规则须应行书书写的需要而进行变通,变通的前提是顺手顺笔、快捷便利,从实用上看,是为了提高书写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艺术上看,是为了求得多方面的变化以体现书法情趣。行书笔顺的改变要在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指导下进行,而不能随意自创,否则令人看后啼笑皆非,有一种“先穿鞋后穿袜”的尴尬,还给人留下文化素质不高的遗憾。笔顺改变不可随意,研读名碑名帖从中寻找范例,继承传统,遵守规则。盲目自创是不允许的,也是没有出路的。

(五)字形——变方正端庄为仪态万方

除极少数特殊结构的文字如“夕”、“一”、“人”等之外,绝大多数楷书的字形都是方方正正的,写得好,能显出端庄、严谨之美。行楷(近楷而纵于楷)和楷书一样,多讲究字形的大小一致,除书写速度加快、笔意明显连带以外,它基本保持方正的形态;而行草(近草而敛于草)在楷书和行楷的基础上纵笔书写,加上笔顺有所改变、结构有所删简、笔意连带外露,又在章法上讲究疏密对比,重在写意抒情,所以,字形较之楷书呈现出不规整、多形态,这也是行书的魅力之所在。由此可以肯定,楷书向行书转化时,不能受楷书方正字形的影响而跳不出“方正”的窠臼,应该因字成形、知白守黑而力求变化。有些字可继续保持方正形态,有的字则可呈三角形、五边形或奇形异状,尽可能地丰富其形。若要例证这一点,米芾的《虹县诗帖》最能说明问题:如果说“虹縣舊題云”几个字尚属方正字形的话,后面的“淑”字就说不清是什么形态了;“氣”字基本属于纵式长方形,而“風”和“舡”字的形态就难以界定了;“日”和“中”又属不同的两类,“日”字简化书写以至于无形态可谈,“中”字书写中规但也不可名状,假如硬要描述之,它勉强可以归入算珠独串之类。字形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但不是书家刻意追求的,随着书写的进行自然且下意识地成形,只是写成后旁人眼中的自然成像而已。但由楷书转行书,不拘字形上的方正规整而使行书各具形态,是行书书写时要做到的一点。

(六)章法——变行列分明为有列无行

楷书作品在书写之前就定好方格,每格一字写成后,横看成行竖看成列,斜看也有规则,它的美就是工整划一、严谨有度。那么,在楷书向行书转化的时候,由上向下纵向书写、先右后左横向换行时,书写者需要重点考虑纵向诸列之间的气息贯通,兼顾横向诸字是否成行、是否气息流通,这是符合“纵有列横无行”的分行布白之法则的。王铎的书法很有代表性,其书以大草见长,行草也有特色。行笔的流畅、风格的洒脱自不必谈,单看章法布白,它纵看有列、横观无行,纵向气息贯通令人目不暇接,横向字字关照相处和谐,写意抒情天然成趣。

当然不可忘记,还有行楷书的书写有时与楷书的书写一样,既讲究纵成列,还要讲究横成行。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章法布局,写行楷时兼顾行与列,写行草时先顾列后顾行。

(0)

相关推荐

  • 学硬笔行草书毫无头绪?中钢特等奖得主教你几招,助你快速从临摹走向创作

    中国哲学讲究天人合一,汉字又何尝不是呢? 一笔一划,一刀一凿,无论是在石头.竹子还是在纸上.绢上,都可透过汉字笔画传递书写者的喜怒哀乐伤恐悲,呈现出敬畏天地自然的情感. 陈林老师作品 硬笔行草书也正是 ...

  • 三口书法硬笔行书的特点

    大家好,我是三口书法的作者,今天我分享的内容是: 硬笔行书的特点: 行笔增速 笔顺变化 笔画富有变化 体势变化 学习行书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喜欢三口书法这篇文章的话,请关注我,请分享,请转发,谢谢大家. ...

  • 涨知识了,快速看懂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书,艺术风格异彩纷呈

    原创心灵飞书法2020-01-04 18:57:04 涨知识了,快速看懂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书,艺术风格异彩纷呈. 能被誉为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书,绝不是简单的一个名誉,里面有丰富的内涵. 行书, ...

  • 行楷[行楷]

    基本含义 尤中会行楷 书体名.介于楷书与行书之间的字体.<金石林·绪论>:"行楷如二王诸帖之稍真者,十当八九.僧怀仁等所集<圣教>.<兴福>.<孔庙 ...

  • 由楷书到行书的转化法则

    天天练字书法学堂 11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由楷书到行书的转化法则 楷书向行书转化是书法学习的必要环节,其过程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转化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一个诀窍.五项原则.八个方法是笔者提供给书法学习 ...

  • 楷书与行书的核心差异

    如果问:如何从楷书过渡到行书?也许有人会答曰:'不就写快点嘛?''重新临行书帖就可以了!'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相对片面. 进入正题前,要明白一个概念:楷书和行书无先后关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术体系, ...

  • 楷书、行书、草书三体字帖,实用

    书法好帖:楷行草对应 ​

  • “楷书”与“行书”的核心差异

    如果问:如何从楷书过渡到行书?也许有人会答曰:'不就写快点嘛?''重新临行书帖就可以了!'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相对片面. 进入正题前,要明白一个概念:楷书和行书无先后关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术体系, ...

  • 楷书、行书、草书、魏碑、隶书学习口诀歌

    一.初学书法口诀歌 汉字线条表,结构规律找 方正是原形,奇险求平正 初学要牢记,选帖为开始 字帖千万册,流派只分三 一派钟繇书,风格成古朴 一派右军书,多姿称为秀 一派小王书,清丽如荷出 三派难分右, ...

  • 楷书与行书的核心差异,你都弄清楚了吗?

    如果问:如何从楷书过渡到行书?也许有人会答曰:'不就写快点嘛?''重新临行书帖就可以了!'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相对片面. 进入正题前,要明白一个概念:楷书和行书无先后关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术体系, ...

  • 楷书、行书、草书、魏碑、隶书学习口诀歌,总结的太好了!

    赛大家集字书法字典 非常好用的集字书法字典,汇集历代书法名家超过四十五万枚书法图片,可按草.行.楷.隶.篆.魏碑六体通篇查询.查询结果可选字排版,可整体生成图片--乃集字"神器", ...

  • 「转」楷书、行书对照大全!书法学习必备

    「转」楷书、行书对照大全!书法学习必备

  • 楷书、行书、草书,三个版本“瘦金体”高清合集

    赵佶画像 赵佶,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因出生时身体健壮而得名"佶"字,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是北宋的书法家.画家,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 他是历史上饱受争议的皇帝,在位期间昏庸无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