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级侠盗片,看完我想当骗子
这是一个关于三个男人的故事。
保罗·纽曼:深邃碧蓝的眼睛,复刻雕像般俊逸外表,从粗陋修理工到儒雅商人只有一件西装的距离。
赌徒,酒鬼,商人,绅士,千人千面,皆能切换自如。
饰演的冈多夫,拥有深刻的洞察力,擅于调动情绪的心理大师。
举手投足间透露优雅与睿智,在彩色胶片里演绎出黑白影片独有的艺术质感。
罗比特·霍福德:布拉德皮特的皮囊,浪子性格,金色头发下覆盖着金子般的心。
饰演胡克,充满活力而缺乏经验的“街头工作者”,做事冲动缺乏远见,在冈多夫的帮助下,以一个非正义的身份行使一件正义的事。
年轻、市井的形象,在严肃的故事背景里划拉出轻松活跃的气氛,注入喜剧因素。
罗伯特·肖:独有的冷面气质:鸢肩豺目,庞大身躯里并非空无一物。
饰演的朗尼根,心思缜密,手段狠辣,是难缠的反面角色。
在和主角一丝一毫的心理拉锯战中,一度占了上风,寥寥的面部表情与微妙的身体语言仍能让观众窥探其威严外表下内心的波澜壮阔。
当巨大的外部优势在心理防线的溃败下荡然无存时,为结局的空前胜利提供了反面支持。
三个男人在一个密闭房间形成的“舞台”上,进行着心理战术的角逐。
任何微妙表情与身体语言都影响着最后的结局,无言的压抑形成密闭的圈,有《黄金三镖客》结尾处三位镖客互相对峙的奇妙影子。
而突如其来的“炸弹”则将此天平彻底打翻,在观众懵逼之间,炸得满屋红彩,引向高潮。
这是一部由男人主导的电影,却表现出了女人间的斗心勾角。没有满屏的荷尔蒙,亦能让观众激情澎湃。
影片《The Sting》是导演乔治·罗伊·希尔为数不多,并被观众熟知的电影,如中文电影译名《骗中骗》一般,剧情安排与故事叙述中充满欺骗性与套路。
而在艺术上更接近于复古的舞台剧,举手投足间的优雅与不经意间的幽默是本剧的看点。
电影花了很长时间去描准一个人的腿部进行特写,一度让人认为这是对希区柯克《火车怪客》的复刻,其实这是套路的开始。
大量笔墨描绘的信差一角仅仅是电影的过客,而信差路边遇到黑人被小偷抢劫,路人见义勇为的小插曲才是真正故事的开端。
小事大写,大事小写的反差手法着实有趣。
路人勇斗小偷,不幸负伤的正义行为迅速带动观众进入观影状态,在思维的惯性里再一次落入到导演编制的谎言口袋中。
而单一乐器的背景配乐,简洁明了,轻松愉快,一再提示观众这是一部轻喜剧。
背景音与电影剧情走向的背离无疑又是导演表演的一个套路。原来路边的这一切都是事先编排好的“街头魔术”,真相是利用人常有贪财的心理行骗:信差恰巧成了新一任受害者。
剧情一环接一环,如同空间悖论里的克莱因瓶,看似透明明了,其实观众落入到套路中而不自知,直到结尾才真相大白。
故事被分成了六段,每一段剧情开始,都会有一张彩色手绘的场景画面作为转场过渡。这种类似放下幕布的手法就如舞台剧一般,充满戏剧性。
复古温和的情怀放在整个70年代的美国电影集合里也是不多见的,深探描述画面,其实就是电影制作前所使用的分镜头脚本,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又在电影里做了一次贡献。
这种戏里戏外的联系无疑是添彩的。
大部分的重要场景和剧情节点都放在室内,缺少了镜头的纵深感支持,观众视线会更多的聚焦演员本身。
无疑这三个男演员的舞台功底扎实:冈多夫端酒杯时的深沉眼神,胡克付款时的歪嘴表情,朗尼根接电话时起身的步伐缓急,细微的动作变化在舞台式布景下分毫毕现。
通过自身娴熟的演技来带动剧情,这是足够大的惊喜。两个多小时的剧情在套路与反转之间奔波,有点欧亨利式的结局让人拍红了大腿。
回归片名,《The Sting》直译为刺痛,比起骗中骗这样带剧透的翻译似乎更合适。
反派拥有强大的资源与势力,而两位主角设下的骗局如同行走在摩天楼之间的钢绳上,一旦失败,性命难虞。
正派与反派几经交手间的相互试探,也像是游走于生死之间的死亡探戈。并非平等的对决,而是弱小对抗强大。
最后的结局是反派输掉了他的巨款,对于其本身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打击,所谓的刺痛就是在让反派自认为得逞,在最擅长和最熟悉的领域打了眼,吃了暗亏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刺痛。
用这种游离于法律之外的正义手段小小惩戒一个恶人,会有一丝不同的愉悦。
Paul Newman, director George Roy Hill and Robert Redford
如果影片放在当今社会,整个故事会显得幼稚且漏洞百出。
可在40多年前,我们就会发现编剧与导演的聪明之处,演员的优异与故事张力为本片赢得了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等7项大奖。
这种骗局式的电影也是开创了先河,后世多有模仿之作,《飞天大盗》《疯狂的石头》皆见其影子。
Paul Newman
在保罗纽曼举杯回眸深邃眼神里,我们品味到了艺术恒久远的细腻光辉,一部经典电影什么时候看都不算晚,更何况三个艺术家一台戏呢?
----
原创:凡依罗(感谢投稿)
编辑校正:慢慢游
凡依罗更多原创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