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救急不救穷”,为何“急”可救,“穷”不可救?
俗语说:“笑贫不笑娼”, 下半句更经典,有人却不明白!
曾经,人们的生活很清贫,但是,精神却很丰满,即使为了糊口而劳神费力,也少有抱怨的。那时,大家比的是谁家的老人长寿、孩子孝顺,饿了,一家人有口饭吃,足矣。但是,不知从何时起,人们的欲望被唤醒,开始不择手段地攫取财富,于是就有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开始流行,那就是“笑贫不笑娼”。
虽然中国有着几千年的青楼文化,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被连根拔起了,结果,仍然在金钱至上的大环境中,又死灰复燃了。其实,“笑贫不笑娼”的“娼”字,并不仅仅特指女性所从事的一种职业,它的概念涵盖面比这要广大——“娼”在这里是泛指一切为了富贵生活不择手段之人。
这类人可能是为非作歹,也可能作奸犯科,反正表面上看起来风光。但是,一个社会共识是,不管你使的何种手段,只要你在金钱上富有了,就是成功者。人们只会从表面上的物质好坏来区别自己看高谁,蔑视谁,全然不顾道德。
有了拜金,就会有仇富,这也是拜金社会的必然结果。所以,在某些特定时期,就有了“吃大户”一说。所谓“吃大户”,就是一大帮人到经济较富裕的人家或单位去蹭吃蹭喝。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旧社会遇到荒年时,没饭吃的饥民团结在一起,成群结队地跑到地主富豪家去吃饭,或是开仓夺取粮食。
当然,“吃大户”的现象,在现代社会中是不会再发生了,所以,才有了政府救济一说。在上世纪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就有个新名词,叫“吃救济”。吃救济是吃救济粮的简称。那时候,各家各户的,谁家的粮食也不够吃,特别是一到春天或临近春节,就有不少人家断了顿儿。每到此时,就由村里申请,公社报上去,过些日子,救济粮就会发下来。而所谓的“救济粮”,不见得都是纯粹的粮食,也可能是一些粮食的替代品。
除了官府救济之外,民间的相互帮扶,也长期存在,比如,穷亲戚投靠富亲戚,即为其一。其实,富帮穷,只能解一时之急,却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所以,人们在“笑贫不笑娼”的同时,还给其缀上了下半句,叫“救急不救穷”。所谓“救急”,就是在突发灾情或重大变故时,需要别人的援手,是非常有必要拉上一把的。亲戚朋友之间的帮助,只是救急不救穷,不能老是依靠别人。
有时候,有些个穷人也挺可恨的,自己穷不说,还挺横,“我穷我有理”,是所谓赤脚的不怕穿鞋的,遇到点事,就会发挥一下讹人的本领,能沾则沾,能占则占。这种人,我们老家有句土话来形容,那就是“仗穷气”。这种人,一般都有不劳而获的懒汉思想,自己不俯下身子奋斗,一心想着别人救济,这种“穷”是最难救的,也不能救。
要想让这类人也生活得滋润些,就得要唤醒他们的“自理意识”,在自救中升华人生。所以,古人才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古人这句话的本意是说,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鱼是目的,捕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捕鱼的方法。
《淮南子·说林训》也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后来也有人称之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说,与其站在水边渴望也能得到鱼,不如回家结网从而真正捕到鱼。也就是说,总在不切实际地空想、总在艳羡他人的成绩,不如脚踏实地耕耘、把愿望付诸点滴行动。一个会织网的人,还怕能饿着?
之所以现在重提“救急不救穷”,也是意在提醒人们“升米养恩,斗米养仇”的教训。“升米养恩,斗米养仇”的背后,是有个令人唏嘘的故事。说的是从前的一对邻居,一家人能干,家中富裕;一家人懒惰,生活困顿。有一年天灾频发,田中颗粒无收。穷邻居一家本无余粮,加之没有收成,只好躺着等死。富邻居家有存粮,就给穷的给穷邻居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穷邻居一家非常感激。
一升米很快吃完了,穷邻居一家又陷入无米下锅的困境,富邻居看着过意不去,干脆又送了穷邻居一斗米,穷邻居当然是千恩万谢。只是,富邻居家的余粮也所剩不多,勉强够维持自家人饱腹,就没有能力再接济穷邻居了。
穷邻居本来以为富邻居会继续行善的,结果却成一厢空想。穷邻居很不高兴,逢人就说富邻居小气!这话传到富邻居耳朵里,他也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真不是人。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一升米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如果你在危难的时候给人很小的帮助,人家会感激你。如果你持续这样下去,突然某次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帮忙,对方就会记恨你,并且记恨一辈子!
这就好比接受救济的人,习惯了之后往往认为接受救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自然不会考虑自己去干点什么,靠自身的劳动来获得食物。“救急不救穷,扶贫先扶志。”济人可一时,不可一世,可以帮助人,但不可使其产生依赖之恶习。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