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镇乡下,有座古庙成就了一个村名,这个村子叫庙前庄,该村在社旗西10千米,西南距离桥头街5千米,古庙的名字叫三官庙。
桥头三官庙的历史极为久远,建造年代无以稽考。刻于康熙五十四年的重修碑记称“此庙其来久矣,环居兹庙者,蒙神庇护,殆不知其几何也。”传说,古时此地先建奶奶殿,后建关公殿,三官殿是从他处迁建过来的。到康熙五十四年,有了了碑刻,该庙的历史始有明确记载。清代中后期,重修了三官殿与关圣帝君殿,并新建了钟楼与道房。
重修三官殿关圣帝君殿并建钟楼道房碑记
尝思有补于天地有裨于世教者,人皆尊之奉之,而罔敢非虔。如三官之燮理阴阳,为天官地官水官,与上下同流。关圣帝君之纲维人纪,为忠臣为义士为圣人,与乾坤并老。真所谓有补于天地有裨于世教者也。则人之修庙致敬,固所以崇调元赞化之徳,亦所以敦效忠慕义之风焉。奈历年久远,风雨飘摇,不为修葺,势必倾颓,于是附近居民为重修创建之计。但大厦将倾,非一木之可支,独力难成,须众善之共济。各捐己财,并化四方,鸠工庀财,勷厥义举,经之营之。不逾月焉,而炳哉麟哉,庙貌焕然一新;堂哉皇哉,神像凛然可瞻。则神既有所凭以降祥,人自有所感以作善矣。奶奶殿的墙壁全是用十多斤重的古砖砌成,结实厚重,古朴苍劲。关公殿内,关公挺身而坐,背后立刀,手把经卷,神情庄严,彰显了关公智勇双全的形象。四面墙壁彩绘关公桃园结义、秉烛读经、过关斩将、单刀赴会等经典故事。三官殿里供奉的是天、地、水三官。他们是道教最早敬奉的神灵,天官正月十五日下到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地官每逢七月十五日,下到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故称地官赦罪。水官每逢十月十五日,下到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故称水官解厄。三官信仰源于古代先民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原始时代,天、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没有它们,人类无法过活。因此,人们常怀虔敬之心,顶礼膜拜。三官庙附近,有弟兄三人,相貌魁伟,有事没事常到庙里玩。有一年,神像朽坏,要重塑金身。过了几天,老大对老二说:“兄弟啊,几天了,你看神像塑好没有。”过去,塑像是件很庄重的事。塑匠事先要选定时辰,斋戒沐浴,细心的塑匠还要抓胎。老二来到庙上时,塑匠正抓耳挠腮呢。——原先邀请到的几位神模都没来,时辰已到了,怎不叫他着急。塑匠见相貌堂堂的老二来了,如得到救命稻草一般,忙招呼他坐下,请他做天官。老二自然高兴,早把大哥交代的事忘到九霄云外了。老大等了好久不见二弟回来,就叫老三去看情况。老三到庙里一看,二哥笑眯眯地坐在那当神模呢,不由得撇了撇嘴,皱了皱眉。不一会,天官塑成了。塑匠看着愣在一边的老三,说道:“老三啊,我塑地官,缺个模,我看你挺合适,你就坐在这当神仙吧。”老三心里本不想坐下,看着二哥已带头撇开大哥坐一晌了,也就慢慢坐下来了。老二呢,站到一边,端详端详天官像,看看三弟皱眉撇嘴的样儿,心里暗暗得意。老大等到太阳下山,没见两位弟弟回来,心里急了,大步流星地跑到庙里。一看,两位弟弟都在这里,不由得怒火中烧。呵呵,难怪两位弟弟不回去,原来在这里充神仙呢。塑匠见老大怒气冲冲,忙招呼他坐下,劝他不要气,他也有做神仙的份儿。不到片刻,地官塑好了,便开始塑水官。待三尊神像塑完,天已经暗下来了。这三尊神像,天官喜气洋洋,居中而坐,地官略带不满,居上而坐,水官怒容满面,居下而坐。神情与其他地方的有很大不同。过去,三官庙处在一道绵延南北几十里的土岗上。岗上坐落有大大小小几个庙宇,远远望去,它们一个个若仙阙琼楼,煞是壮观。而今由于地质变迁,这道岗已泯然为平地了。三官庙在20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改为学校,后废弃拆除。现今的庙宇,是20世纪九十年代村民集资重建的。正殿五间,中间三间为三官殿,两旁为老君殿、奶奶殿。正殿前面两侧,各有殿堂三间,东侧为圣母殿,西侧为药王殿。庙内外存古碑四通,文意古朴,刻写精美。这里每年的二月初七为庙会,庙会期间,各类文艺演出和物资交流,为远近十几里的村民带来了艺术之乐与购物之喜。作者简介:
网名河州翔鱼:张殿举老师,桥头人,中文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现就职于桥头一中,工作之余,爱好写作,自2009年5月开通新浪博客后,发表小说、散文、诗歌、通讯等各类体裁的博文作品近500篇。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乡士诗人协会会员、河南省中语会理事、南阳民俗文化摄影协会会员、社旗县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社旗县政协委员、《中国火炬》杂志通讯员、社旗县人民法院陪审员、社旗县诚信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社旗商埠文化研究会会员、县文联杂志《大码头》编辑。连年被评为河南爱故乡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