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尔尼:599第96首

其它的599文章:

车尔尼:599第1首 | 车尔尼:599第19首 | 车尔尼:599第23首| 车尔尼:599第48首

演奏:沈文裕

  • 文 | 莫沄

599的第96首是练习右手的分解和弦与琶音,旋律很优美、轻快…呃,也有些死板。

作品和声非常单调,只用了I、IV、V7三个和弦,而且节奏型也比较呆板,练习曲嘛,以练手指为主,没办法。

我们先看看乐谱:

作品一共4个乐句,4小节为一句。

其中第1、2句,是一个长气息的乐句,讲究的是连奏。

作品的技巧难就难在,它的分解和弦不是re-fa-la-re这样顺溜的,而且re-la、fa-re、la-fa…两个音为一组,茬着来进行。

由于音与音的距离比较大,而弹599的,一般都是小孩子,手还比较小,遇见这样的技巧训练,一不小心就会碰错音。

这就需要多练习了(这句话讲得好废话啊

)。

提一下,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版本(红皮本),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在第4小节上加一个f:

这是我仅见这样编辑的版本,其它的版本(Ruthardt、Buonamici、Palmer、Ohmen)都不会如此。

另外这个f,也让乐句显得很唐突,明显不符合乐句的规律,在乐句的下行收尾,力度上应该是收缩、渐弱的才对。

所以我觉得…是不是印错谱了?这个f应该在第5小节的?

反正我教学时,这里都会处理成渐弱。

第3句又可以分为两个小短句,2小节一句。

它们一模一样,只是音域上,后句比前面提高了8度。

这4小节的手指位置,要根据不同的音型,快速地去调整。

不过…每次教到这里的时候,我都有一种想跪下的感觉:

大侠!乐句提高8度了啊,能不能多给几分激情,不要两个小句都弹成一样好不好,面瘫啊!

而且乐谱上还有个那么大的cresc.,没看到吗!

然鹅,学生总是…

车尔尼的599里面,包含了大量19世纪初,在维也纳流行的舞曲,基本算是一本当时广场舞的乐谱合集了。

第96首就是一首连德勒舞曲

我们不妨先看看贝多芬与舒伯特写的两首连德勒舞曲:

贝多芬:D大调连德勒舞曲,WoO.11 No.5

舒伯特:降B大调连德勒舞曲,D.378 No.5

大家应该很清楚地看到,它们与599的第96首,都有着一样的节奏。

Ländler

连德勒舞曲即圆舞曲的前身,是奥地利的民间舞,由成对的舞伴沿一个圆圈旋转舞蹈,通常为3/4拍子。

连德勒舞在19世纪初慢慢兴起,后来演变为圆舞曲,取代了小步舞曲的地位。

一般来说,连德勒舞曲最典型的节奏是:

不过你也知道,作曲家嘛,一般都不会那么守规矩的。

所以,如果在连德勒舞曲里看不到这个节奏,也很正常喔!

那…怎样才能判断,它是不是连德勒舞曲啊?

经过我10分钟的多年研究,发现连德勒舞曲与早期的圆舞曲…真的很难区分开来。

但是不管怎样,提这个是想说明:

既然作品是一个连德勒舞曲,所以最好在音乐上,要弹得轻盈一些。

更多注重里面的抒情性,而不是哐啷啷地僵起九阴白骨爪,就把曲子敲完了,你当是在考级呢!

599是车尔尼让学生在入门的阶段,就熟悉当时各种音乐体裁、风格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培养古典主义风格的音乐素养,而不仅仅只是手指练习。

看到把599拿来叮叮咚咚地当成哈农在弹,我心疼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