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的生活习性详细介绍
2011年10月18日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内容摘要:蜈蚣喜欢居于潮湿、阴暗的地方,多栖息在腐木、石缝和阴湿的草地等处。畏光,昼伏夜出。野生条件下以捕食昆虫为主,其他大甲壳类虫也是它的猎取对象。蜈蚣有胆小怕惊的生活习性,因此蜈蚣饲养场或饲养室一定要建在没有振动的地方。一般在10月以后天气转冷时钻入泥土。
(一)蜈蚣的栖居地
蜈蚣分布较广,南从湖北、湖南、浙江、四川等省,北至华北地区各省均有分布,但较多的是陕西、河南、江苏等省。
栖居环境,蜈蚣喜欢居于潮湿、阴暗的地方,多栖息在腐木、石缝和阴湿的草地等处。畏光,昼伏夜出。野生条件下以捕食昆虫为主,其他大甲壳类虫也是它的猎取对象。一般在10月以后天气转冷时钻入泥土,潜伏在离地面10~13厘米的土中越冬,第2年惊蛰后,随着天气转暖(3月上旬),起蛰出来觅食。
根据以上的生态特征,人工饲养蜈蚣建立饲养池的时候,一定要把饲养池建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但根据蜈蚣怕强光和日光暴晒的特征,还要在饲养池上遮荫,池内堆积一些石头、碎砖和瓦片,池内的饲养土要含有大量的腐草或腐叶,土壤湿度在15%左右。严防阳光暴晒,特别是夏天,在强烈的阳光下30分就能造成死亡。
蜈蚣有胆小怕惊的生活习性,因此蜈蚣饲养场或饲养室一定要建在没有振动的地方。如在工厂、矿山区建场,整天有机械振动,蜈蚣一定不安,逃逸现象严重。
(二)蜈蚣的活动特点
蜈蚣的活动受季节影响很大,不同季节的活动各具特点。即使在同一季节内,也因受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的影响而不尽相同。
1.季节性活动特点
蜈蚣的活动受季节的影响很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晚春或初夏,蜈蚣蛰伏结束后,起蛰开始活动。当温度超过10℃时,蜈蚣从地下爬出,向上运动,并开始外出觅食,这时蜈蚣喜欢到有阳光的地方晒太阳,吸收太阳的热量,以恢复身体的机能。
初夏至初秋,这一段时间温度很高,蜈蚣的活动也最活跃,充满活力。蜈蚣在夏季里经常外出觅食,并出窝爬行,在感到温度较低时,出来活动更频繁,感到温度高、光线强烈时就躲在光线较暗、阴凉的地方。
到了秋天,随着气温的降低,活动逐渐减少,活力减弱,行动开始迟缓,不爱活动,且取食频率降低。在野外很少见到蜈蚣爬行。
冬季来临,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蜈蚣已不在外面活动,开始钻入土中冬眠,为适应冬眠而把身体的新陈代谢降低到最低水平,一直到来年春天再缓缓爬出地面。
2.昼伏夜出的特性
在夏季活动旺盛的季节里,可以观察到蜈蚣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在白天,尽管也在窝内活动,但往往不离开窝到外面去采食,而到了晚上,蜈蚣常常爬出窝去捕获昆虫作食物。这是蜈蚣适应自然的结果,因为在夏天昆虫夜里静止的多、活动的少,容易捕捉。再者晚上活动相对比较容易避开天敌的攻击和人的干扰。夜间活动时,上半夜比较活跃,下半夜就回窝静止,因为下半夜气温已经降低。
(三)蜈蚣的种群关系特征
蜈蚣在野生状态下密度甚小,看不到相互排斥和相互干扰的种群关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密度大大增加,种群关系特征表现得就比较明显。
1.蜈蚣的群居性
在蜈蚣饲养密度较低的情况下,每一只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时都能表现出种群个体之间和睦相处的友好关系,各自都在自己占有的空间自由自在生活。捕食时,各自都能得到自己所需的食物,没有什么冲突。尤其是在早春、晚秋刚起蛰和将要冬眠以前,由于蜈蚣的活动量减少,食欲降低,发生冲突的机会很少。这时的种群相处和睦。
雌蜈蚣产下卵以后抱卵孵化,当孵化到35~40天时,经过第3次蜕皮,幼体蜈蚣已呈乳白色,蛆虫状,长度已达5毫米,在母体的怀抱中已能蠕动。再后来,幼小的蜈蚣再经过2次蜕皮,幼体发育成体色灰黄www.nczfj.com/,体节背板呈淡黑色,这时它们松散地集中在母体的腹面,雌蜈蚣仍然担负着护理幼蜈蚣的责任,警觉而敏感,谨防敌害侵食幼蜈蚣。这时,幼小的蜈蚣之间也能和睦相处,服从雌蜈蚣的管理、保护,很少散漫离开母体。
2.蜈蚣种群内的相互抑制性
当蜈蚣饲养密度过大,蜈蚣的活动范围缩小,行动受到限制、食物获得受到影响,就会产生种群内部的自疏作用,即通过种群内部的各种相互抑制现象,来降低种群的密度,达到新的平衡。蜈蚣的自疏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
(1)相互干扰
这是一种被动的自疏行为,完全是由于密度过大而造成的。
一方面,蜈蚣在生活过程中,相互影响,拥挤碰撞,既影响正常的蜕皮、生长发育,也影响取食增重,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另一方面,雌蜈蚣在繁殖期间,因相互干扰也会影响情绪,会使受精卵的发育受到影响,产下的卵孵化率低,或孵出的幼小蜈蚣死亡率高,影响饲养蜈蚣的经济效益。正在抱卵孵化的雌蜈蚣因受干扰,就会爬走不抱卵,有的还会把卵吃掉,使繁殖失败。
(2)争夺食物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饲养密度过大,有时会造成食物供给不足,这时有的个体由于得不到食物而与已得到食物的个体争斗,产生互相夺食现象。有时为了夺得食物,个体之间打斗现象非常严重,有的个体会因打斗致残、致死。
(3)污染环境
这是一种间接的抑制反应。蜈蚣饲养密度过大时,它们能排出大量的粪便,加之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大量堆积在窝内,这些粪便和食物残渣逐渐腐烂发臭。肮脏的环境可以迅速滋生各种病菌,病菌新陈代谢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的气体,污染环境,影响蜈蚣的生长发育。密度愈大,污染愈严重,对蜈蚣危害性就愈大,甚至造成饲养失败。
(四)蜈蚣的食性
蜈蚣在野生条件下喜食昆虫、蜘蛛和蚯蚓等,是一种以肉食为主的小动物,但在食物不充足的情况下,偶尔也吃一些多汁的植物性饲料。
1.蜈蚣的食物种类
在自然界,物种生存斗争的规律是弱肉强食。蜈蚣个体本身很小,虽然捕食能力还算强,但毕竟爬行速度有限,所以动物性饲料种类相对较少。捕捉的动物一般相当于自己身体大小,或比自身更小一些的,不具备较大反抗能力的小型昆虫、软体动物以及一些小爬虫。
蜈蚣的动物性饲料以小昆虫、小蜘蛛及其他一些多足类的动物为主,这些动物性食物能占野生状态所捕获食物的70%~80%,有时更高一些。它们主要是捕食昆虫的幼虫,而不是直接捕食成虫。
具体来讲,动物性饲料包括以下几种:首先选择的食物为小蜘蛛;其次是小蚂蚱、小蚯蚓、地鳖虫的若虫,鼠妇;再次就是鞘翅目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
蜈蚣在缺少动物性饲料的情况下,偶尔也能吃一些植物性饲料。蜈蚣对植物性饲料的要求很高,一般只吃一些多汁的青绿的、幼嫩的植物,如幼嫩的青菜等。蜈蚣在没有动物性饲料和优质植物性饲料的情况下,吃腐质土也能活3个月。
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人们利用蜈蚣对饲料要求广泛的特征,可以配制动物性饲料,也可以供给一些植物性饲料,因地制宜是开发蜈蚣饲料的好办法。
2.蜈蚣的取食方式
蜈蚣与蝎子的活动规律一样,昼伏夜出,一般情况下,夜间出来取食,从夜幕降临到深夜ll点左右,是蜈蚣取食的黄金时间。因为这一时间昆虫及软体动物因光线黑暗活动减少或停止活动,对外界的敌害入侵已经放松,容易捕捉。
蜈蚣捕食时攻击能力并不强,但它们捕食的方法相当巧妙。当它们发现处于静止状态的昆虫时,隐蔽地接近目标,立即用毒钩把小动物夹住、毒死,而后送入嘴里吃下。取食时,一般是在栖居场所以外的地方进行,有时也带一部分回到栖居地继续取食。
蜈蚣捕食的活动范围不大,因为从时间上讲外出时问只有几个小时,蜈蚣的行动速度也不快,有的还守在原地等待小昆虫的到来。因此捕食范围只有几平方米或几十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