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院长:智商达不到110,别幻想考北大,录取了也很难读下来
先导之声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拥有光明的前途,只有考上名校,实现梦想的几率才能更大一些,虽说某些成功人士并没有高学历,但他们却在成功前经历了太多的煎熬与折磨,背后的心酸旁人很难知晓。
曾有北大院长直白地说道,家长如果希望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最应该做的是带他们测智商,如果没超过110就不要再考虑这件事了,考上的成功率微乎其微,就算成功进入学校也不一定能顺利毕业。
除此之外,北大的数学院更是门槛极高,没有140的智商还是不要奢望了,对于那些被报以期待的学生们而言,看到别人的天赋一下子就超过了自己的努力,其心情可想而知。
相信大家都了解发明家爱迪生,尤其是他说过的一句名言:天才是1%的天分以及99%的汗水换来的。
以往学校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着重强调这99%的努力,他们想看到的无非是学生们上进的样子,努力奋进的精神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吻合,所以多年来几乎没有人探究过这句名言的真实性。
事实上爱迪生的名言还有后半句,那就是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更加重要,若非拥有天赋,就算付出再多的努力也都是徒劳。
近年来,各个省份都在疯狂宣传高考状元,衡量水平也惯于用北大清华的录取人数来做比较。虽说教育部明令禁止宣传北大和清华,但是各地的教育部门仍会采用各种五花八门的手段来宣传当地的学校。
从老师和学校的角度来看,培养一个清华北大的学生实在是太困难了,因为这与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师的教育方法几乎没什么关系,关键在于学生是不是好苗子。
如果他的智商足够,就算老师和学校不给力,他依旧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名校,反观足够努力但智商不够的尖子生,他们纵使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可是成绩出来以后仍会让人感到差点火候。
要想得到高分数,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加强,首先是记忆力,记忆力作为一种基础能力,无论是学习语文英语还是文科科目,该能力都会对成绩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是思维力,当学生学习数学以及理科科目时,思维力所涉及到的逻辑思考以及创新性思维能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
曾经有一位高考状元进入清华以后,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读名校靠的从来都不是努力,而是智商。
以往很多人都觉得能够考入清华北大的人都是学霸,每天都要废寝忘食的学习,或许连饭都会忘记吃,可是真正到了清华北大的校园里才发现,那些同学几乎都有着非常丰富的课外生活,打游戏看剧、睡觉、参与社团活动。
他们平时从来没有早出晚归的学习过,可是到了期末考试成绩依旧十分优秀。
不仅如此,学霸们都是全能型人才,他们不光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的才能也格外突出,有的人是体育健将,而有的人是绘画高手,还有一些人擅长演讲演奏等等,正因如此,校园里绝对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
要想探究一个学生的智商高不高,从他努力的程度以及成绩水平就能看出来了。有的学生非常用功,每时每刻都在看书复习,然而一看成绩排名,此人居然排在倒数,所以这群人在老师看来就是有点笨,不会学习。
事实上,这类学生的勤奋只是假勤奋,他们都处于浅层学习的状态,从不深层思考,这些人仍习惯于小学和初中的学习状态,因为当时的他们便是靠笨学习方法来获得高分的,可是该方式到了高中就行不通了。
智商高的同学往往有一套自己的学习逻辑,他们能井然有序地安排每一步活动,并且能将各个环节的效率利用到最大程度,这也正是尖子生们付出少量的时间便能得到优秀成绩的内在诀窍。
尽管智商已经注定了,但绝大多数人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并不够,所以压根谈不上拼智商,对于家长而言,大家需要接受孩子的平凡,而不是明知他不是那块料,却硬要逼着他考名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因材施教才是最重要的。
不知道你们是如何看待智商比努力更重要的这件事,如果有什么想说的话,不妨在评论区下方共同探讨一下吧。
文章转自百度狗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