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河南一家幼儿园的国学课堂,全国12位老师有话要说
河南一家幼儿园的诵读体验课堂上,老师要求小朋友,在吟诵《三字经》时候,朝着一个方向匀速摇头摆身。有老师为此点赞,可有的老师却不认同。您的观点呢?
在中华启蒙经典诵读工程指导师研修班的考核中,给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老师根据一两个月来的学习,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果雪儿小编在这里精选12位老师的回答,以飨各位网友老师。
第
1
位
中华启蒙经典诵读教师研修班
这位老师的做法出发点是对的,吟诵经典时吟诵者不可僵立不动,感情到处,自然有体态。
但是摇摆不是匀速的,而是体现着吟诵者对声音的高低、强弱、疾徐、曲直的控制,如声音大时向后,声音小时向前。因为是腔音唱法,所以体态的变化多是柔和的,因而以摇为主。
所以老师教的方法并不是十分规范。
第
2
位
中华启蒙经典诵读教师研修班
首先对老师在吟诵时加上肢体语言表示赞同。因为附以适当的肢体语言会更好的传情达意,而且也会化解学生的紧张,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表现自己。
其次,不赞同的是要规定统一动作,虽然视觉上看起来整齐好看,但限制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古人认为,八岁左右的儿童,“未脱孩心,眷眷堂前,依依膝下,乃其天性本真”,所以,对他们的教育,必须采取一种轻松而快乐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
3
位
中华启蒙经典诵读教师研修班
幼儿吟诵加上动作,增加趣味性,让孩子陶醉在吟诵的韵律美感里,也是在继承我们优良的传统诵读方式,有助于让孩子加深记忆。
不过不必要求得太死板。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也是有创造性的,有自己的意愿和个性的,他们朝哪边摇晃都是可以的,不要束缚孩子天性的发展。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吟诵从先秦那个时候就开始了,一直到清朝,文人们吟诵很投入的时候,都会摇头,身体也摆动着。有例为证: 1926年,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提到自己读书的私塾是全城中最严厉的私塾,老师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老师读书入神的时候,总是微笑起来,将头仰起,遥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第
4
位
中华启蒙经典诵读教师研修班
若为观赏性比赛中,为了美观好看,可以这样统一要求,并且还要和吟诵的调子一致。倒也无妨。
可是如果在日常教学中,则不提倡这样统一要求,因为《毛诗大序》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是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也,足之蹈之也。”
由此可知,吟诵中的摇头摆身,会因不同孩子对《三字经》不同理解,而产生不同吟诵调子,故尔其身体动作也会有所不同。如若单纯为了迎合世俗口味而教孩子们摇头摆身,这对于恢复吟诵其害大于利也。吟诵时的摇头摆身,是情之所致,而非故意做作。
第
5
位
中华启蒙经典诵读教师研修班
首先我不赞成此观点。我从两方面来分析:
1、吟诵的基本规矩里其中有一点是摇头摆身,也就是吟者在吟诵的过程中不是僵立不动的,当声音的高低和强弱发生变化时,吟诵者的体态会不由自主地、很自然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随着声音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因此摇摆的方向和动作不可能是朝着一个方向摇头摆身。
2、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朝着一个方向摇头摆身会在身体健康方面造成不良的影响。
第
6
位
中华启蒙经典诵读教师研修班
吟诵原则上没有节拍,不是均分律动的节奏。因为吟诵跟着感情走,感情的变化是没有节拍的。有节拍的吟诵是特殊情况。吟诵时吟诵者不可僵立不动,感情到处,自然有体态。摇摆不是匀速的,而是体现着吟诵者对声音的高低、强弱、疾徐、曲直的控制,如声音大时向后,声音小时向前。因为是腔音唱法,所以体态的变化多是柔和的,因而以摇为主。基于以上原因,我觉得要求小朋友们统一体态没有必要,可以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然表达即可。
第
7
位
中华启蒙经典诵读教师研修班
我们的幼儿园不是复印机,复制一批又一批相同的产品,有悖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目的。我们吟诵的目的不是作秀,是为了开慧,只要读就好。认真去做就可以了。
第
8
位
中华启蒙经典诵读教师研修班
其实本人认为,在幼儿时期,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接触到吟诵,在摇头摆身方面没必要过多的强调要求,因为老师在给孩子做示范时,情到真处体态动作是自然而生的,而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怎么做她们自然就会模仿怎么做.
至于是否朝一个方向,是否匀速,那要看孩子吟诵时对三字经的理解和吟诵的节奏来决定了,孩子是一个个性化的主体,如果过多强调朝着一个方向摇头摆身,虽然整体效果看起来动作比较整齐,但同时也会使学习过程僵化,程序化。所以让孩子随性而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第
9
位
中华启蒙经典诵读教师研修班
“吟”读,主要用于诗,也可用于文,是有旋律的读法,所谓吟诗吟文,就是俗话所谓叹诗叹文章,就是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而不用说话时或读单字时的语调。“吟诵”就是“吟”加“诵”的。吟诵者不可僵立不动,感情到处,自然有体态。摇据不是匀速的,而是体现着吟诵者对声音的高低、强弱、疾徐、曲直的控制如声音大时向后,声音小时向前。因为是腔音唱法,所以体态的变化多是柔和的,因而以摇为主。但是每个孩子对三子经的理解有差异,感受不同,体态就很难统一。我认为根据自己感受体态自然表达即可,没必要要求一致。
第
10
位
中华启蒙经典诵读教师研修班
我觉得可以,幼儿吟诵加上动作,增加趣味性,让孩子陶醉在吟诵的韵律美感里,也是在继承我们优良的传统诵读方式,有助于让孩子加深记忆,不过不必要求地太死板,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也是有创造性的,有自己的意愿和个性的,他们朝哪边摇晃都是可以的,不要束缚孩子天性的发展。
第
11
位
中华启蒙经典诵读教师研修班
人们经常在古装剧里看到古时文人读书时摇头晃脑。古代诗人吟的诗是文言文,文言文是很有节奏感的,也就像我们现在听歌也会摇头晃脑,这个道理也是一样。文言文是讲究韵律和节奏的,所以读书时摇头晃脑可以增强节奏感,使自己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可是语言语气有强有缓,所以匀速摇头摆身并不合理。
第
12
位
中华启蒙经典诵读教师研修班
朱熹曾说过,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读得通贯后,义理自出。沈德潜说,诗者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
可见吟诵非常注重对诗文字和感情的理解及个人的投入,不同的文字不同的章节,自然是不同的意思和不同的情感体悟,身体的律动也有有所变化,如果要求朝一个匀速要求摆身,从对孩子个人对《三字经》的学习和理解上考虑是欠妥的。
如果根据《三字经》的内容对应的不同动作,可能比朝一个方向匀速摇头摆身更好一些。因为吟诵跟着感情走,感情的变化是没有节拍的。吟诵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始终控制着声音的高低、强弱、疾徐、曲直,变化分明。身体动作也理应是随着理解不断变化的。
看过古人读书时的画,比如《太白行吟图》、《倚杖吟诗图》、《秋窗读易图》等,图中的人物都不是固定的一个姿势在读书,而是动态的,形态各异的,吟诵有吟诵的规则,但吟诵入心,身体的动作也不应是固定的。
各位幼教朋友们,您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