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问道老子:什么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始制有名”?
33.问道老子:什么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始制有名”?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三十二章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道原本无名,它虽然朴实无华到了细小看不见的地步,但天下人没有谁能够让它服从个人意志。当政者如果能够顺应天道以正治国,那么万事万物就会自然追随。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自然就会风调雨顺普降甘露。老百姓不需要用法令控制,社会经济就自然会均衡发展良性循环。自远古开始,人们就已经形成了公共资源公平分配的规则和名称。以前既然有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和名称,那么后人做事就应该懂得分寸。懂得了这个适可而止的分寸,就不会有任何凶险了。这就像天下都依归于道,也犹如百川归于江海一样。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以参考阅读一下《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段话的大意是,当政者不推举宣扬有贤能名声的人,就不会导致老百姓都挖空心思去争虚名。不炫耀展示奢华珍宝,就不会引发老百姓的偷盗邪念。不传播容易刺激私欲贪念的事物,就不会使老百姓信仰迷乱道德滑坡。因此,得道的圣人治理天下,首先就是要清除人们的私欲杂念,通过均衡发展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抑制人们争名夺利的斗志,确保青少年和社会大众的身心健康。从而使得人们处于不追求机巧没有私欲的常态化,也使得那些善于玩弄智术机巧小聪明的人不敢妄为造次。得道的圣人,就是这样道法自然而不强加个人意愿。于是,就没有什么天下兴亡乱象丛生的治理难题了!
以经解经,我们还可以参考阅读一下《老子》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这段话的大意是,人们睁大眼睛看不到它影子,就称它是夷。竖起耳朵听不到它的声音,就称它是希。伸出手来触摸不到它,就称它是微。通过视频、音频和感性直觉这三种方式,都不可能探测到它,因为它原本就是浑然天成形神合一。它的上端看不到白光,下端也看不到黑影,就像变化万千延绵不绝的丝线波动一样难以准确描述,循环往复始却又终保持着无影无声的状态。这种无形之形无象之象,就可以称为恍恍惚惚的仿佛若是。你想要迎接它却找不到它的头,你想要追随它却看不见它的尾。不过,只要你能够把握住这个原本就存在的大道,就可以驾驭今天万事万物变化的大局。通过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可以感知的这个宇宙起源和运动过程,就是自然法则的大道。
再联系上下文来看,如果要问从老子时代到今天,我们周围的世界究竟有没有改变?对此,绝大部分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而且,不管是从上层建筑社会制度演化,还是从经济基础产业形态演化,特别是从科技生产力演化方面,人们都能够罗列出一大串发展变化的对比事例。但是,也有少数人会给出否定的答案。譬如,从老子时代到今天,两千五百年来我们所处的自然法则始终没有任何改变。此便是,“天不变道亦不变”。应该说,绝大部分人都比较关注周围世界“有形之象”的“运动变化”,而忽视了“无形之气”的“本质不变”。正因为此,人们就会被“有形之象”变化万千的现象所迷惑,从而对客观世界产生“主观性错判”。
那么,怎样才能透过“有形之象”的“运动变化”看到“无形之气”的“本质不变”呢?这就必须进入“致虚极守静笃”的忘我无私境界。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就是因为人们都很难穿越内心世界的私欲迷障,所以就难以突破个人主观意识的狭隘局限。同样是拿着天文望远镜观察宇宙太空,为什么有人就会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而有些人就会认为“地球绕着太阳转”呢?这就是因为人们都是通过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在看世界,而人们的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世界观”,却存在着完全相反的“道不同”。只有道法自然法则大公无私抑强扶弱“天之道”,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小宇宙”才能够与“大宇宙”的坐标系原点重合,也才能够看到“有形之象”与“无形之气”互相转化有无相生的系统运动。反之,如果道法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小宇宙”肯定就与“大宇宙”的坐标系不一致,也就必然会陷入“有形之象”五光十色的物欲横流纸醉金迷。
如前所述,就像中国人“知道不知道”的口头禅一样,在经“孔子删诗书绳春秋”后形成的《尚书》版本中,也幸存着这样的记载:“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由此可见,老子讲的“道可道非常道”,是在传承“三皇”时代以前的“大道”,而不是“五帝”时代以后的“常道”。所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的“三皇”时代,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而自“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开始,中国就进入了“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奴隶制小康社会,也就形成了私有制社会“天子分封建藩”的君臣父子等级礼法制度。再从“孔子删诗书绳春秋”到“汉承秦制”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有汉必有奸”以来,都是这种“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的“常道”文化传承,也就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名可名非常名”。于是,就形成了私有制社会1%与99%贫富阶级分化不均衡发展的恶性循环。
回头来看,老子所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始制有名”,就是“三皇”时代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种道法自然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就是“民莫之令而自均”的社会经济均衡发展方式。自“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开始,就发生了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到“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公私之变”。这个“道为术之本”的“公私之变”,也就是社会经济发展道路方向的根本改变。如果从“有形之象”的“术为道之用”层面来看,自青铜器时代直到网络信息时代,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显而易见。不过,却依旧是私有制社会1%与99%贫富阶级分化的不均衡发展。这种私有制社会“术万变而道不变”背后,也依旧是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小宇宙”的自私自利初心没有变!
那么,且不说均衡发展良性循环或不均衡发展恶性循环,问题是我们究竟能让自然法则服从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人之道”,还是能让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服从自然法则“天之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