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老师致言守城,小余简单专注力

小珠接过麦克风,介绍下一位分享者:“东阳的凌老师,是通过轩源师的弟子小胖、达峰、阿贵,认识、了解到轩源师对太极拳的阐述,产生认同,继而认识了轩源师,他们彼此坦诚,一见如故,成为好朋友。三年前凌老师诚邀轩源师到东阳讲拳。在那里,轩源师得以将他几十年来在太极拳上的感悟心得,功、理、法,都比较全面体系地阐述了一次,堪称经典。”

“听闻本届年聚举办,凌老师几人相约参加,也想将三年来,东阳地区对零状态、无极态的一些思考,疑难或验证,与大家交流分享,掌声有请凌老师!”

轩源领头热烈鼓起掌来,凌老师在一片掌声中接过麦克风,浑厚的声音响起:“昨天下午我们一行人抵达南城,轩源老师接到我们,二话不说就和我们讲拳了,说了一下午一晚上,解开了我们的一些纠结,收获很大。现在借年聚有幸认识在座各位,大家天南地北,济济一堂,为年聚的举行各自尽力,这种集体氛围很难得!特别在凡事必论功利的当下,尤其难得!”

“我最初练太极拳是从技击的角度出发的,认为太极拳的推手能四两拨千斤,令人向往。随着一步步走来,对太极拳的了解日深,这个观点慢慢改变了。现在将太极拳的立足点定为:身心的健康,人格的完善。”

“我的两位先师,对我的影响很大,老一辈太极人的风格品德和拳艺,都让人钦佩。他们都强调:练武先立德,德一立,技艺自上身。如何立德,一直让我谨慎思行,不敢有慢。认识轩源老师,他说的功、理、法,无不与德有深切的关系,让我对先师的心意有了新的沟通,拳和推手也有新的启动。让我'为先师的武学尽心传播’这个愿望,加强了信心!”

“'为两位先师的武学尽心传播,才不愧对先师’,这是我人生的信念。十三年前,我便开始致力于吴式太极拳的传播,也走访了好几个地方。现在东阳,大家练拳的积极性还不错。”

“交游中认识了小胖,他正好和我同城。我们聊起拳来,他对拳的解释很独特,我产生兴趣,聊得多了,知道小胖几个是轩源老师的弟子。得到轩源老师的同意,小胖把轩源老师的教学光盘传与我,我如获至宝,跟着光盘学了108,感觉很好,但有许多细节只看光盘看不清晰,遂产生邀轩源老师来东阳讲拳的念头。”

“三年前东阳一聚,轩源老师将108的要点细心地与我们讲解,并指出我存在的一些问题,让我有了一个飞跃,让我突破了太极拳中遇到的瓶颈。轩源老师还与东阳的太极拳爱好者讲了几堂大课,我们都清晰了打拳要从轻入手,内外俱松,寻找丹田,平衡中定,意顾十方,动静俱零,十方虚空,虚无妙有……但在实际打拳、推手中,很难保持零状态,我们抱着这个问题,参加年聚,看看能否突破。”

“下面简单谈一下我的太极拳感悟:1、要守住无极态。心无极,身无极,不主动,不妄动;不动念,动则正念。”

“2、理论与实践要相结合,拳架与推手相结合。在实践中去理解轩源老师关于无极、太极、多极的释义;按老子道德经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去做,经常自我检验,自我忏悔方能进步。”

“3、要善待他人。练太极拳如一趟人生旅途的列车:在旅途中,有的人中途上车了,也有人中途下车。我感谢每一位上车的人,因为他们与我同行,给我鼓舞,给我力量;我也感谢每一位下车的人,因为他们曾与我同行,助我前行,让我反思,让我沉淀,这都成为我人生旅途中美好回忆。”

“太极拳如一座城堡:有的人进来留下了,有的人进来又出去了。但最终总有一批坚守的人守护着它,愿我们成为太极拳的守护者,守护这座文化古城,同时也守好年轻的'轩源太极群’,因为你守住了,她也成为一座古城。”

凌老师话音刚落,场中响起热烈的掌声,轩源起立致谢:“凌老师,谢谢你!听你一番话,我深受鼓舞,也满含希望!传统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守护,这是深藏在血脉基因里的,不是为了什么,而是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太极人,应该这样去做,就去做了。谢谢你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我也不孤独了!”

凌老师:“轩源老师!每次见您,都是言无不尽,诲人不倦,您对太极拳充满热情和热爱,我也受到您的影响,更确定了我要走的方向。”

轩源:“感谢!感谢!共勉!共勉!”

小珠心里一团热流,从凌老师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圆通师父!

年聚前,圆通特地发来信息:“悉闻即将举行一年一度的年聚,我在千里之外的鹏城遥祝轩源老师及各位同门年聚圆满成功!请转告轩源老师,自从认识轩源老师,并有了几次相见的缘分,得到轩源老师的点化,让我突破了我的几个问题,我深怀感谢!最好的感谢,就是努力钻研和推广108,让更多人了解太极拳,走近太极拳。”

“经过这几年的坚持,今年九月初,我在鹏城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内部开设了吴式108学习班,学员自愿报名学习。学者踊跃,学员近30人,学到前36式,至11月初结束。吴式108这颗太极明珠,开始植根在鹏城大地上。”

小珠回复:“师父,您这是以另一种方式,在参与年聚!我会转告轩源师的,谢谢您对108的支持和坚持,我们的动力也更强大!”

如今,凌老师的这番话,何尝不是圆通的心声?他们骨子里都流淌着对太极拳的热情热血,甘愿寂寞留守古城。

古城旁的身影,任西风烈,人言摧,犹护城,终不悔……

年聚在继续,小珠介绍下一位:“……自己不认同的事情,我们不会去开展它,太极拳也一样。但是练习一段时间后,就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最突出的,是'我认同师父说的,但怎么也做不到师父说的,是认知上出了问题?还是训练方式?教学方法?还是有我们未掌握的独门路径?’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出现了诸多的纠结与徘徊。我庆幸遇到这位意志力坚定的小余师兄,他给予我的帮助非常大,现在请他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余笑嘻嘻地在掌声中出场:“我很感谢师父,把我从一点都不懂拳,到了解太极拳丰富的内涵。开始学拳,我以为太极拳就是那些动作组合起来,但是师父讲了好多心法,颠覆了我很多原以为。但我对这些心法,什么轻松静圆等等,觉得一下子无所适从,我决定先把拳架动作学下来。”

“后来拳架熟了,我的想法就多了。师父说松,我也往松的方向去找。那个时候怎么松得了?一松,腿就抖了,平衡也没有了,师父说的轻啊、虚啊、静啊……我都想要,一套拳下来打得很累,这怎么回事?”

“我反思,想起师父和我说的'网络状’。师父是打了三十多年,才有'网络状’的感受,我这才几年?也想来个'网络状’?太激进了吧!”

“我停下来思考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许多师兄的拳架,也包括我,打拳是有前没有后,那我就简单一点,反向思维,我往前看出去的时候,肯定身后也延伸出去。我从前面回来的时候,前面不丢。我就是很专注地从一前一后这两个方向切入领会的。别的都不想。”

“我觉得打拳就是一个自己和自己沟通的过程。当知道自己哪里没有做到,就专注它,守着它,长时间的打下来。直到去年年底,我才有点明白过来,太极拳也不是那么难,只是我们没搞明白,什么都想要,反而不能专注于某个点,或某个方面,胡子眉毛一把抓,没了重点。”

“我就是在一前一后中找到那个点,很多东西就明白过来了,不用刻意也能做到,我就没有以前那么纠结了。这是我的一个经历,我觉得找到自己的那一点,简简单单,舒舒服服地打拳,坚持打下去,就好。谢谢!”

掌声停下来后,轩源补充几句:“小余善于思考,有独立精神,这点很难得。他从纠结中找出线头,肯付出时间和心力去解,这种意志力、专注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样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找到心中的答案。小余的分享很朴实,大家可以借他的经历比照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