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多是因为吃肥甘厚腻,身体产生湿热...

现代人,多是因为吃肥甘厚腻,身体产生湿热,并且多思虑,而伤脾土之阴,所以养太阴脾土要重视起来。

▌脾阴虚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运化失常者。
如升降不利,纳呆食少,大便不通,腹胀烦满,口干少饮。

2.濡养不足。
如形窍失荣,阴不制阳,虚火内生,五心烦热,夜寐不安,神疲乏力。

3.血失统摄。
如血液循行不循常道,妄行脉外,唾血便血,妇人功血。

对脾阴虚证的治疗,基本原则是:用药取甘平、甘凉,治疗气阴兼顾。

这是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的:以「土生甘,甘生脾」确定以甘味补脾阴之大法。

滋补的同时,还要注重「补而不燥,避免滋腻。」

推荐给大家一个小方子:


配方
山药9克、莲子肉9克、薏米9克、麦冬6克、沙参6克、生地6克(来源于罗大伦博士)

以上是基础用量,小孩子也可以用,大人如果用要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增加!

这个方子起到很好的补脾、祛湿、滋补阴液的作用,其中以山药为滋补脾阴的要药。

平时应酬多,常吃肥甘厚腻的人群,建议进行周期性的「轻食」,启动低能量高转化的模式,给脾胃做「休息-锻炼-休息」的恢复训练,是为上策。

另外,进入冬季养脾,遵循《脾胃论·摄养》中说:「遇天气变更,风寒阴晦,宜预避之。大抵宜温暖,避风寒,省语,少劳役为上。」

越是在气候变冷时,我们的身体越应该休养生息,减少不必要的口舌消耗、重体力劳作。另外多静以养阴,静则阳气归根。这个根即是阳根,是来年春天阳气生发的源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