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易河洛学的传承脉络
宋易河洛学的传承脉络:
从刘牧到程大昌
白发红(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
原载《中州学刊》2020年第10期
[1]朱震:《汉上易传表》,载《汉上易传》,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1页。
[2]朱熹:《易学启蒙》,载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1页。
[3]白发红:《宋易河洛史略:从刘牧到朱子》,《中华易学(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
[4]郭彧:《导读》,刘牧撰、郭彧导读:《<易数钩隐图>导读》,北京:华龄出版社,2019年,第1-9页。
[5]刘牧撰、郭彧导读:《<易数钩隐图>导读》,北京:华龄出版社,2019年,第30页。
[6]郭彧:《导读》,刘牧撰、郭彧导读:《<易数钩隐图>导读》,北京:华龄出版社,2019年,第10-11页。
[7]李觏:《李觏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54页。
[8]郭彧:《导读》,刘牧撰、郭彧导读:《<易数钩隐图>导读》,北京:华龄出版社,2019年,第23页。
[9]刘牧撰、郭彧导读:《<易数钩隐图>导读》,北京:华龄出版社,2019年,第41页。
[10]刘牧撰、郭彧导读:《<易数钩隐图>导读》,北京:华龄出版社,2019年,第43页。
[11]刘牧撰、郭彧导读:《<易数钩隐图>导读》,北京:华龄出版社,2019年,第88-89页。
[12]刘牧撰、郭彧导读:《<易数钩隐图>导读》,北京:华龄出版社,2019年,第103页。
[13]刘牧撰、郭彧导读:《<易数钩隐图>导读》,北京:华龄出版社,2019年,第104-105页。
[14]班固:《汉书(上册)》,岳麓书社,2008年,第546页。
[15]刘牧撰、郭彧导读:《<易数钩隐图>导读》,北京:华龄出版社,2019年,第107-108页。
[16]刘牧撰、郭彧导读:《<易数钩隐图>导读》,北京:华龄出版社,2019年,第109页。
[17]朱伯崑对《易数钩隐图》作了全面的研究,本文只研究其中的《河图》《洛书》及相关内容。参见氏著:《易学哲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25-45页。
[18]刘牧撰、郭彧导读:《<易数钩隐图>导读》,北京:华龄出版社,2019年,第108页。
[19]刘牧撰、郭彧导读:《<易数钩隐图>导读》,北京:华龄出版社,2019年,第109-110页。
[20]李觏:《李觏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54页。
[21]对此,吴晓欣作了扎实、细致而全面的研究。参见氏著:《程大昌<易原>思想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22]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09页。
[23]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18页。
[24]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09页。
[25]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11页。
[26]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30页。
[27]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31页。
[28]“本数”“用数”是程大昌易学之数论的重要概念,本文不做细致处理,可参看吴晓欣:《程大昌<易原>思想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29]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14页。
[30]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07-508页。
[31]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11页。
[32]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18页。
[33]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37页。
[34]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14-515页。
[35]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16页。
[36]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53页。
[37]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58页。
[38]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62页。
[39]程大昌以一二三四为四象,但在解释“参天两地”时,却把天五也算进来。对此程大昌给出了详细的解释,此不赘述,可参考吴晓欣:《程大昌<易原>思想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40]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62页。
[41]程大昌:《易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15页。
[42]朱熹:《周易本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40页。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