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身弓"新解
太极拳技法探秘之四
"身弓"乃为太极拳 要求的"一身备五弓"中的"主弓",太极名家们对它的解释各有不同。大致可分为"虚"、"实"两种。
陈鑫有诗言太极拳要领:"击尾首动精神贯,击首尾动脉络通。当中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此处"上下"之弓显然应指"身弓"而言,四旁之弓是指'两臂弓"和"两腿弓"。但这里"上下"所指不具体,推断之应是身躯或脊柱之"上下"吧!
杨澄甫论述如下:"太极劲不在外,藏于内,与敌对手时,内劲如开弓,不射之圆满(?),犹皮球有气充之,敌人伏我膊,虽绵软而不能按下,使敌莫名其妙,敌疑心时,不知我马上已有箭要发射矣。我如弓,敌如箭,出劲之速,敌如箭出矣。"显然,杨澄甫这里谈到的弓,乃指"内气之弓",是虚的范畴。如果形于身体,该是指由脚而身而手上之接触点,一身上下是也。
郝少如在书中写道:"武式太極拳以人體脊椎骨為主弓,大椎與脊骨根上下兩 端為弓梢,腰脊(命門處)為弓把。這張弓上聯兩手,下聯 兩腿,而腰脊為聯繫上下四張輔弓的中心枢紐。"这里就很具体明确了:人体脊椎上下可视为"身弓"。
没能查到更详细的名家表述了。下边我想对"身弓"进行一些细化:以利于人们的训练和操作,有不合于读者个人意见之处,欢迎你批评讨论。
根据我们看到的定义,人们对五张弓的理解大都是:两臂弓、两腿弓和身弓,但我觉得"身弓"的叫法有些笼统了。理由是:人的脊椎呈S 形,有柔韧,张弛、转动、传递之能力,每个弧形都有"弓"的特性,除了尾锥虽有弓形而不具弹性除外,可分别称它们为"腰弓"(五节)、"背弓"(十二节)和"颈弓"(七节),因为有明确的界限,大家更容易在身体上感觉、辨识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整体脊椎有"弧形立中","柔软弹性","传递能量"等多种功能。"弧形立中"须有对称,这里有"胸椎"反向对称"腰椎","颈椎"反向对称"尾椎",各施其用,自然有中。"柔软弹性"主要靠"腰椎"和"胸椎"的联合张弛作用。而"能量传递"需要"腰椎","胸椎","颈椎"乃至"尾椎"的第个有序的工作来完成,(比如"波浪劲")所以笼统地以一个"身弓"来概括整个脊椎,不利于对人体脊椎次第做功和身体的具体实施的细致把握。初学者尤其易失之于身体的整动僵化,难以放松。故,不如将"身备五张弓"按类别求之为:1)腰弓,2)背弓,3)颈弓,4)臂弓,5)腿弓。
"身弓"可以看作脊椎上各弓的再组合,事实上我们说的"身弓",精细划分应该是:"颈弓"为身弓之"上部弓梢","背弓"加上"腰弓"的一半(命门穴以上)为身弓之"弓身","腰弓"之下一半加上尾椎为身弓之"下部弓梢"。(其功能下篇文章详细讨论。)读者或有不认可者,乐意聆听你的道理。
(半生太极缘,喜结新朋友。有用即拿去,敬请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