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与治疗

1、什么是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静脉的代表性疾病,是静脉血液瘀滞而导致静脉血管发生迂曲、扩张的一种临床现象。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及腹壁静脉曲张等。通常所说的静脉曲张是指发病部位在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属支静脉等下肢静脉曲张。

2、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

静脉与动脉的最大区别在于静脉有瓣膜,而动脉无瓣膜(半月瓣除外)。

静脉瓣膜具有向心单向开放、防止静脉倒流的重要功能。其多为两个半月形薄片,呈双瓣型,彼此相对,根部与内膜相连,游离缘朝向血流方向,当静脉血液向心回流时,瓣膜开放,反之,瓣膜关闭。

静脉曲张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瓣膜缺陷,引发静脉回流不畅而淤积于下肢,从而导致缺乏肌肉保护的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属支静脉等下肢浅静脉发生病变,是静脉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瓣膜缺陷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主要为遗传因素,即静脉本身的瓣膜缺陷或功能不全以及静脉壁薄弱或发育不良、壁内弹力纤维较少等原因。后天性因素主要表现为增加瓣膜承压、破坏瓣膜构造,如长期站立或静坐、重体力工作,具有妊娠、分娩经历的女性,以及肥胖、吸烟、习惯性便秘、外伤、年龄的增长等。

3、静脉曲张的类型与症状

    下肢静脉曲张按照其发病部位和外观形状大致分为4个类型,即大、小隐静脉曲张,属支静脉曲张,网状静脉曲张,蛛丝状静脉曲张。其中,以足部至大腿根附近的大隐静脉曲张较为多见,小隐静脉、属支静脉曲张以及网状和蛛丝状静脉曲张相对较少。网状静脉曲张和蛛丝状静脉曲张均发生在皮下浅层的细小血管中,呈紫红色扩散状,尽管对静脉回流不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但影响腿部美观。

静脉曲张早期无任何症状,因而容易被忽视。若为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一般症状较轻,进展较慢,多表现为单纯性曲张。发病初期,患肢一般会因水肿而导致皮肤瘙痒,有酸胀不适、沉重感和疼痛感,易疲劳,休息后可缓解。由于下肢血液淤积,患肢浅静脉渐现隆起、扩张,可形成弯曲或囊状,尤以站立后明显,抬高腿后略有消失。少数情况可有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溃疡等情况。若为继发性静脉曲张,因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静脉回流受阻,则病情相对较重。病程长者,因血液长期淤积于腿部,受损的静脉发生肿胀、凸起、变形,其小腿下端、踝部皮肤有色素沉着、淤积性皮炎或湿疹,部分患者可并发血栓静脉炎,局部呈红肿硬块、压痛、瘙痒、脱屑等,皮肤发生营养性改变,严重者可因抓挠或外伤而出血、感染,形成溃疡。

4、静脉曲张的危害

静脉曲张是一种无法自行愈合且逐年加重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不仅影响腿部美观,更重要的是损害静脉,形成坏疽、溃疡,反复发作,难以治愈,进而引发糜烂性及淤积性溃疡,导致内踝上部和小腿内侧下方组织坏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浅静脉血管内形成的血栓也有可能向上或通过交通静脉蔓延至深静脉,引发深静脉血栓,发展成更为严重的静脉疾患。

5、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

迄今为止,尚无任何药物可以有效治疗静脉曲张,各种口服、外敷药物只具有暂时的应急、缓解作用,但并无特定疗效。

治疗静脉曲张主要有手术疗法、硬化剂疗法以及物理疗法等。

1)、手术疗法

静脉曲张的手术疗法有:静脉高位结扎+剥离术,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静脉分段切除术,静脉腔内的激光、微波等静脉闭合治疗术,体表激光疗法,以及瓣膜形成术等。因发病部位、症状轻重、治疗方法、使用器械以及患者个人的自身状况等不同,其治疗结果也各有差异。其中,临床上多以“静脉高位结扎+剥离术”为主。

静脉高位结扎+剥离术是100多年前开始实施的传统疗法,一般适用于因瓣膜发育不全或瓣膜缺陷所造成的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等管径≥4mm以上的静脉曲张,以达到防止静脉倒流的目的。其优点是可从根本上治疗静脉曲张,再发率较低。其缺点是剥离血管时,需全身麻醉或腰椎麻醉,最少有2处疤痕;必须住院1~2周,恢复时间较长,发生出血、伤口化脓等危险也比其他治疗显著增多;剥离、摘取静脉时,容易对其周围的知觉神经造成破坏,术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会伴有麻木感等神经障碍。

(2)、硬化剂疗法

       硬化剂疗法也称为静脉腔内硬化剂疗法,是将硬化剂注入病变的静脉腔内,破坏血管内膜,使其封愈后消失,可阻塞血管、防止返流,是一种临时性的治疗方法或其他手术治疗的辅助疗法,仅限于治疗较小的静脉血管和网眼状、蛛丝状等轻度的静脉曲张。

硬化剂疗法的优点是可在外部多部位注射硬化剂,操作上简单方便,不用住院,治疗后几乎不留疤痕。其缺点是治疗中可能伴有剧痛,容易发生药物过敏、色素沉着,硬化剂漏出有导致皮肤坏死的可能,有时可造成肺栓塞,或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且治疗不充分,数年后再发率约为10%。

3)、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也称为压迫疗法或保守疗法,包括绷带包扎、医用弹力袜及足下气泵的使用等,其中,以渐进式加压医用弹力袜的使用较为普遍。

医用弹力袜因其使用目的和压力组合的不同,又分为静脉曲张袜和抗血栓袜。用于预防和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医用弹力袜即静脉曲张袜,用于预防生静脉血栓形成的医用弹力袜即抗血栓袜。

医用弹力袜的主要功能是运用自上而下的“渐进式加压原理(Graduated Compression)”,从大腿部至踝部梯次加压,与下肢静脉瓣膜的上强下弱形成互补,可弥补下肢肌肉无法挤压皮下浅静脉血管的不足,促使静脉恢复到正常的压力值,从而减轻瓣膜承压,加速静脉回流,减少和消除倒流血液的淤积,达到预防和缓解下肢静脉曲张的目的。医用弹力袜是物理预防和缓解静脉曲张症状较为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也是静脉曲张术后重要的康复护理方法,同时也可预防和消除淋巴水肿。

6、静脉曲张的易发人群

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很高,除静脉瓣膜功能缺陷、发育不全以及管壁薄弱、静脉内压持久升高、年龄增长等因素以外,长期站立或静坐所导致的血柱重力对静脉瓣膜的垂直破坏力也相当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约70%以上的患病人群为家族遗传,其他多见于长期站立或静坐的工作人群,如医护人员、司乘人员、职业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教职人员、办公室职员,也有诸如孕妇、吸烟及肥胖者等。女性因怀孕、分娩、长期服用避孕药和穿用高跟鞋等原因,患病率明显超过男性,约占患病人群的2/3。

7、如何预防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产生的根本的原因是因人类直立行走,其重力作用引发下肢静脉压增高,导致瓣膜承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物理问题,因此,使用医用弹力袜、以物理方式预防和缓解静脉曲张更为简单、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站姿或坐姿,应多加走动,利用腿部肌肉的挤压作用促进静脉回流。睡眠时,略微垫高床尾或抬高下肢,有助于血液回流,缓解水肿等症状。多做腿部按摩,注意饮食,避免便秘,保持合理的体重。女性应尽量不穿高跟鞋、紧身内衣或紧身裤袜,慎服避孕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下肢肌力,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但已经患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患者应避免诸如长跑、足球、篮球、网球、滑雪、登山、健身器械等致使下肢过度受累的体育运动,以免加大腔内承压,进一步破坏静脉瓣膜。同时,建议持续穿用医用弹力袜,确保下肢静脉顺利回流,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提高腿部的日常护理效果。

8、医用弹力袜的相关常识

(1)下肢静脉疾患与医用弹力袜

在预防和治疗下肢静脉疾患的历史进程中,19世纪中期提出“血栓形成三要素”这一概念性理论, 20世纪40年代前后发明氨纶、尼龙等新材料,70年代确定加速下肢静脉回流的压力数值,并随之诞生了具有渐进式加压原理的医用弹力袜,从80年代开始,欧美诸国逐渐将医用弹力袜广泛地应用于临床,90年代末期开始进口到中国。

(2)、医用弹力袜的渐进式加压原理

临床研究证明(Sigel.B.,et al.;Arch.Surg.,110;171,1975.),在静止状态下对静脉施压,加速下肢静脉回流的适宜压力组合分别为:踝部18mmHg・小腿最粗部14mmHg・腘窝部8mmHg・大腿下部10mmHg・大腿中部8mmHg,由此诞生了自上而下、 “渐进式加压”(Graduated Compression)这一加速下肢静脉回流的科学原理。卡隆公司正是基于这一科学原理成功研制出适用于临床的渐进式加压医用弹力袜。

(3)、医用弹力袜的医疗器械注册资质

医用弹力袜的生产工艺、技术指标等要求严格,目前,美国和欧洲等少数厂家具有相关的专业生产能力和检测能力,其它国家和地区不仅缺乏同等的专业生产技术,也缺乏相应的专业压力检测设备。

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无明确或统一的生产标准以及第三方权威性或强制性的质量检测标准,故而国产医用弹力袜的质量和行业水平有待提高。有的商家以“瘦腿袜”、“减肥袜”、“睡眠袜”加以宣传和炒作,以至于误导使用者。在选用医用弹力袜时,应仔细确认该产品或生产厂家的相关注册信息。凡是进口的医用弹力袜,应具有生产国的FDA相关认证资质,同时亦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检测合格的医疗器械注册资质,而不是省、市级的注册资质,否则可视为无资质产品。

(4)、医用弹力袜的压力区和压力等级

       医用弹力袜以踝部的压力为基准,结合下肢静脉瓣膜上强下弱的特点,采用上弱下强、渐进式加压方法,二者在压力组合上形成互补,从而保证静脉血液得以克服重力,顺利回流。

用于预防静脉曲张的医用弹力袜其股下袜或连裤袜 (长袜) 均以脚踝部、小腿中部、大腿中部为基准,分 3 个基准压力区,足心足弓部、腘窝、大腿下部则分为3个压力过渡区。膝下袜(短袜) 分为踝部、小腿中部共2个基准压力区,足心足弓部为踝部的压力过渡区。袜体的压力等级以踝部为准,依次分为 1 级(适度)、2级(中度)、3级(强度)共3个级别。每个压力级别均应拥有与使用者的高矮胖瘦相互对应的各种尺寸,以保证每组压力数值与临床的科学数值相一致,连贯细致,平稳加压,在舒适的穿用过程中达到预防和缓解静脉曲张症状的目的。若无连贯性的科学压力组合,也没有压力过渡区,整体过紧,厚而硬,则将人为地直接阻碍静脉回流,加剧病情,护理效果适得其反。

(5)、医用弹力袜的款式长短款式与适用范围

基于静脉回流的基本原理,医用弹力袜大致分为膝下袜、股下袜、连裤袜3种款式,普遍采用足部全封闭的袋状结构,以保证踝部压力值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可防止因踝部压力过大而导致脚背出现静脉曲张的危险。

选用医用弹力袜(静脉曲张袜)时应尊重医生建议,或结合自身的患病情况予以判断。膝下袜适用于腘窝以下的小腿静脉曲张患者。如果静脉曲张的病变部位在腘窝、髌骨两侧或以上者,则应选择大腿用的股下袜或连裤袜。连裤袜一般无法加大压力值,而且也比较昂贵,所以若非特殊体型或有特殊需求的静脉曲张患者,选用股下袜即可达到预防或护理目的。

露脚踝或露脚掌、脚趾等袜套或半截袜一般适用于运动员或运动量较大的健康人群,已患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切勿乱用,以免人为地增加回流阻力,造成足背静脉曲张或踝部溃疡。

(6)、医用弹力袜的厚薄与松紧

医用弹力袜是以踝部压力为基准,结合下肢静脉瓣膜上强下弱的特点,采用上弱下强、渐进式加压方法,将二者在压力组合上形成互补,从而保证静脉血液得以顺利回流。即,脚踝部压力最大,向上方越接近中枢,其压力就越弱,通过由强到弱的压力变化,推动静脉血液向心回流。

医用弹力袜的厚薄、松紧通常是决定产品质量和压力精度的关键。静脉曲张袜不是越厚越好,也不是越紧越好,而是在标准压力值下越薄越好。薄袜可增加施压精度,已经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薄袜在穿用时的亲肤效果良好,活动时产生蠕动,可按摩、挤压腿部肌肤,加速静脉回流,同时也可以促进淋巴回流。袜体压力应自下而上呈整体放射扩散状,压力过渡区平缓流畅,可使腿部倍感舒适轻松。厚袜则伸缩弹性差,硬而紧,将直接影响各压力级和各压力区以及压力过渡区相互之间的压力数值的准确度。如果穿用时有皮肤肿胀、袜体箍腿痒痛,甚至行走艰难等不良感觉或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否则,因袜子过厚、过紧或压力数值错误、压力组合紊乱而将进一步破坏已经病变的下肢静脉及组织功能,致使下肢尤其是小腿筋膜间室内压升高,间室内静脉产生淤血,动脉供血不足,容易造成肌肉坏死、神经麻痹,引发小腿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并有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务必谨慎对待。

(7)、静脉曲张袜和抗血栓袜的区别

尽管静脉曲张袜与CAP抗血栓袜同属于医用弹力袜,但因其各部位的压力数值组合具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其预防或护理的目的和效果也各不相同。

静脉曲张袜分为3个以上不同的压力等级,其基准压力数值高低不等,是基于活动状态下针对预防和护理缺乏肌肉保护的浅层静脉曲张(如: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等)而设定的,应在活动状态下穿用。CAP抗血栓袜为单一压力等级,其压力数值组合是基于安静状态下,为保证深静脉血液得以正常回流所需要的适宜压力所设定的,具有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功能,应在静卧状态下穿用,适用于骨科、胸腔、腹腔、盆腔以及妇科、产科等大手术,尤其适用于有出血倾向及抗凝剂禁忌等患者,具有安全、方便、非侵入性的防护效果。

由于对医用弹力袜的基本常识缺乏了解,有些患者甚至医护人员往往不加区别,混乱使用。切勿将静脉曲张袜等同于CAP抗血栓袜而直接用于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否则容易引发心跳过速、呼吸困难或血液、淋巴液循环不畅以及其它并发症或医疗事故。

本文的文字、图片等均为原创,引用时请注明出处。对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作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了解更多的静脉疾患相关常识,可登录官网:www.bododl.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