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脉法:28-32
28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
风邪外扰,人体正气驱于体表抗争,脉则浮大。交争日久而气机不能复常,则正气消耗,卫气虚亢而不潜,营气虚郁反化水湿,肌肤失营卫之护养而为病如此。
29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此条与上条病机本同,而病位有病形体与病脏腑之分。形体脏腑皆赖气血以护养。脏腑运化之力(以阳生阴),实赖卫气之动,脏腑藏纳之能(以阴生阳),实赖营气之涵。故荣气虚则阳自浮而发热,卫气虚则阴气亏欲得,得之亦不能化。
30 肤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大而紧则阴寒内盛,故下利,以脉大而坚,知阴寒结实,故难治。
31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一作下)。
脉来柔和,有胃气之征,故缓为胃气有余。弱则脏腑机能衰微,运化无力,故见症如此。成注以胃气有余为胃中有未消谷物,若果如此,脉当弦紧。
32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隔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此条脉浮,知内虽阴寒而为成结实,脾胃机能尚亢盛,故腹满肠鸣,可籍矢气以痛减。少阴脉不出,则下焦不行,水汽内聚而肿。
以上三条皆阴寒内盛为病,而寸口、趺阳、太阴之脉见各异,正教人以便诊之法,三条之中,首条病最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