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偶记

青州,古九州之一,位列那时东方第一州。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

博物馆虽然只是县级,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中文物极多,且有举世闻名的青州风格——青州佛造像,与“东方第一州”的江湖地位和青州所历的悠深文化正好相合。

博物馆是典型的北方建筑,四周大楼围着中间的水池和睡莲。但让人惊喜的是庭院中明代的铜铸龟鹤,逛累了,就在廊下歇歇脚,吹吹风,仿佛自己在衡王府。青草的香味正在散发。

显然,青博声名在外,各种口音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大家的兴趣点也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博印象,我也是。

战国嵌贝砖

这是一块来自遥远的战国时代的嵌有贝壳的残砖,很多人不会注意它,我却在猜测它的使用场景。

更吸引我的是这种把贝壳切割打磨成波浪形状,再严丝合缝镶嵌进去的工艺,仿佛珠宝镶嵌中最难的隐秘镶。

战国地砖

这也是战国的地砖,上面的花纹颇有异域情调。那时候,青州地区已经有从异国传来的裂瓣纹铭文银盒。

战国裂瓣纹铭文银盒

战国玉人

战国蜻蜓眼琉璃珠、铜蚂蚱、金泡

出于个人兴趣,我非常喜欢战汉时期的蜻蜓眼琉璃珠。这个珠子很像蜻蜓的眼睛,材质是琉璃,又称为“料器”,也就是今天的玻璃。蜻蜓眼最早出现在地中海沿岸,春秋末、战国初时传入中国,这也是早期青州地区有中西方交流的佐证。

东汉“宜子孙”玉璧

这块东汉的“宜子孙”玉璧是青博的镇馆之宝之一。和田玉制成的出廓玉璧,下面是圆形的玉璧,装饰着乳钉纹和螭虎纹。上面廓的部分透雕着两条盘龙,出没于祥云间。二龙拱出“宜子孙”篆书。

玉璧因为体型大、雕工精,刻有汉字,国内罕有,这种类型的玉璧自然也是造假者关注的重点。如今,展示的是复制品。

北朝陶立俑

陶俑通常是陪葬品,这两个站立的俑人不知是否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安排,仍像往常一样,在某个街角偶遇,吹着牛聊着天。

唐朝绿釉双鱼瓶

两条鲤鱼相拥在一起,通体舒服的绿釉,让人有相濡以沫之感。

唐朝月宫葵花铜镜与唐朝陶仕女俑

正在观看铜镜,一个女生问同行的男生,这么多花纹,怎么照啊?男生说,翻过来的光面才是镜子。

当年,会不会也有丰满的仕女询问同样的问题呢?

唐朝海兽葡萄纹铜镜

水银镜发明之前,对镜贴花黄,几千年间大都用铜镜。而唐代,是铜镜史上的高峰,除了常规的圆形,开发了葵花形、菱形、方形等。图案也在瑞兽、铭文之外,增添了很多,比如神秘的海兽葡萄纹、打马球图、八卦、十二生肖等。

清代水晶东方朔、清代滑石吕祖

山东奇人东方朔辅佐汉武帝,被视为占卜届的鼻祖,相声行业也奉东方朔为祖师爷,不知这尊水晶东方朔那时是谁的保护神。

右边这尊是吕祖,也就是吕洞宾,是道教全真派的祖师爷。让我好奇的是它的材质,滑石的材质很少见,因为硬度太软,且滑,雕刻很难成形,保存也相对不易,没想到在青博见到尊滑石做的吕祖。

清末民国 基督教十字架

青州博物馆中的重头戏非龙兴寺佛像莫属。

1996的时候,在紧邻青博的工地发现一处仅有六十多平方米的地窖,还有一条斜坡道直达坑底,其中出土了四百多尊佛造像。很显然,是出于保护目的人为填埋的。

东魏时期的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

龙兴寺佛造像跨越北魏至北宋,五百多年间,先是背屏式造像,之后出现了单体式圆雕佛造像。上图就是背屏式造像的典型,表现的是佛与菩萨背后的佛光,这也是青州窖藏中发现的最大的一尊。

背屏上有飞天、下有翔龙的造型,极为罕见。

托塔飞天

北魏-东魏 彩绘高浮雕奏乐飞天

背屏式造像到了北齐时期,逐渐消失,替代的是单体式佛像。

龙兴寺佛像当年被掩埋的时候,很多就已经在历次毁佛活动中残缺了。

龙兴寺佛造像的造型与神态,秀骨清风,曹衣出水,与众不同,被称为“青州风格”。

北齐贴金彩绘思惟菩萨造像

青州佛造像中有石灰石,也有汉白玉质地的,这尊思惟菩萨造像是石灰石质。

思惟菩萨头戴彩冠,身着红色披帛,半跏趺坐于束腰座上,座下雕刻着飞龙,口吐莲叶,护法飞龙也是龙兴寺佛造像的一大特点。

后来我在范公亭公园中看到了它的复制品,神韵和味道全失,相当遗憾。

北齐贴金彩绘菩萨造像

我把这尊北齐贴金的彩绘菩萨像前后拼在了一起,菩萨周身华丽繁复的璎珞装饰让人怀疑是否是石雕。听说菩萨脸部圆润的打磨完全靠谷物皮壳,五到十年才可以完成,又一次刷新了我对抛光材质的认知。

龙兴寺佛像因数量与种类之多,以及贴金、彩绘的保存,荣获当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今天,龙兴寺遗址已经变成了青博的一部分,上面开满了美丽的抚子花。

欢迎与最好的阳光一道,

与花见 |  行记 |  物之味。


(0)

相关推荐

  • 保利艺术博物馆 佛像篇

    保利艺术博物馆常设展览 圆明园兽首铜像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精品 中国古代石刻佛像精品 中国古代石刻佛像精品陈列 通过40余件北朝至唐代(公元5世纪至8世纪)的石刻佛像,勾勒出巅峰期中国佛教艺术的风采.其 ...

  • 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

    主题墙的图案源于"龙树背屏",即两株交互缠绕的菩提树,这是北朝晚期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最大特色. "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主要展示了2012年河北临漳邺城 ...

  • 赵景深:唱曲偶记

    编者按:本次推送赵景深先生<唱曲偶记>一文,零散记录作者在昆曲学领域的研究体会,其中"怎样听唱昆曲"一条,对昆曲初学者颇具启发. 赵景深先生昆曲学术专辑 之 唱曲偶记 ...

  • 临池偶记

    工作之余,泡上一杯淡淡的清茶,听着徐徐的乐曲,泼墨挥毫一番是我最大的享受.当然,享受之余也做着一个与众书友相同的梦:有朝一日能写出流传千古,并在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品.平静的心,也时时被这一梦想激 ...

  • 运气临证偶记

    产后外感 王某,女,36岁,2021年3月9日就诊 主诉:发烧一天. 病史:患者产后三月,正当哺乳期,因外感而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欲呕:身体困重,头部昏蒙:因担心哺乳期影响孩子不欲服西药,刻诊:除前述 ...

  • 【乡土情缘】赵成:乡村初夏偶记

    乡村初夏偶记 文/赵成 当绿意内敛的大地不在羞涩突然奔放热烈起来的时候,春季便过去了.此时的天空澄亮了,一扫春风给太乙带来的浑浊,一碧万顷的蓝亮青冥既像纯净无瑕的宝石,晶莹剔透,又如蓄足的春水,随时都 ...

  • 闲读偶记(3):恨不相识嵇叔夜

    透过厚厚的书卷,我把目光投向了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洛阳东市,在黑压压的人群里,我寻找着一个人的身影,这个人,叫嵇康. 终于,我把目光凝注在一个身材伟岸,龙章凤姿,有帝王之相的人身上,我知道,他,就是嵇康. ...

  • 闲读偶记(2):鲁迅在仙台受到优待了吗?

    近两日,开始静坐赏读浙江陈治勇君的<语文的本色>,在读到其"文本解读"部分时,看到了他对<藤野先生>的文本细读文章,偶有所感. 其文从<藤野先生> ...

  • 闲读偶记(1):培根也会文言文?

    假日有闲,信手翻阅九下语文教材,读到了英国作家培根写的<谈读书>. 读此文已久,教此文亦久.遥忆年少时,勤学好读,偶得<谈读书>一文,很是喜欢,于是,尝试通篇背诵.岁月如河,湮 ...

  • 闲读偶记

    假日有闲乱翻书,偶于书中认识了一位画家,一位生活在雍正时期,名叫邹一桂的画家. 其人擅画花卉,兼画山水,史书记载,其画深得乾隆皇帝的赞赏.因他的号是小山,所以,他给自己的一部有关花卉画的论著取名为&l ...

  • 清谈偶记

    吾生有幸,得入立权师之门下.后入其所建教研之群,所识皆为俊才,酬唱赠和间,愈见余之鄙陋. 己亥年仲夏,中考在即,文科已毕,一时技痒,草成下水文两篇,又心痒难耐,发于群中,期冀同门赐教. 巳时发文,然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