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百病因寒生”,有这几个问题的小主可要注意啦!

九月二十二日,秋分,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
以后白天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昼夜温差大。
随着天气变凉,很多受鼻炎、手脚冰凉、月经不调等问题困扰的朋友,日子就越来越难过了。相信很多人其实都知道这和我们平时说的寒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读寒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说的寒,有两个理解的角度。
第一个是温度上的寒。比如冬天的时候温度低,就容易出现感冒咳嗽。
第二个是性质上的寒。意味着消极、停滞、缓慢的状态,寒会导致身体机能的衰退。
人体内有阴阳两气,当寒邪入侵体内,体内的阳气会做抵抗,因为阳气是制阴祛寒。
若是寒邪过强,阳气不足以抵抗寒邪,反而被寒邪侵害,就会导致疾病出现,也就是中医上常讲的损伤了阳气。
很多人由于先天体质较弱,或者后天不注意,比如吃生冷、节食减肥、熬夜等造成了脾胃虚寒,脾胃功能受损,寒气也因此而生。
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让寒气在身体里根深蒂固,形成了“久寒”。
俗话说“百病因寒生”,体内的寒不及时的祛除,就会从皮毛、腠理一步步深入关节、脏腑,为很多疾病埋下隐患。
可能有很多朋友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寒气重不重,这里我们来看看寒气重都有哪些常见表现。

1、手掌大鱼际发青
从手诊上看,手掌可以纳八卦,大鱼际代表艮卦,手掌大鱼际在全息理论中对应的是艮卦,此处发青,说明脾胃虚寒。
如果寒气没有被驱出来而是入侵脏腑,缠上脾胃就会导致脾胃虚寒。
我们常说“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由于寒气太重,阳气不足,身体的气血不充盈,不能满足周遭的需求,就会出现手凉甚至是整个身体凉的“彻头彻尾”。
如果手脚都如此的话,说明身体比较差。
除此之外脾胃虚寒还会出现脘腹冷痛、长期大便不成形等情况。
2、痛经
小腹暖,血得温则行,经血疏泄才会正常,反过来,如果寒气侵入生殖系统,经血不能很好的疏泄,就会引发痛经。
如果还出现小腹坠胀、冷痛的情况,证明身体已经寒到了一定程度。
我们前面也说到,“寒则不通,不通则痛”,不通的时候,无法靠子宫自身的推动力将经血推出来,经血瘀滞,身体就会发出“痛”的信号。
接收到了这个信号身体会开始调兵遣将,抽调更多的能量过来,帮助推动经血向外排出。
所以很多女性朋友都是在经期的前几天疼痛,等到内膜(也就是瘀滞部分)排出去就会有所好转。
同时这类朋友还多会出现小肚子大的情况,明明四肢纤细,却偏偏有个胖乎乎的小肚子,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这就像天冷了我们要加衣一样,小肚子冷了也会给自己盖被子,还是厚厚的脂肪被子。
说到底呢,还是因为宫寒。子宫越寒,这层被子越厚,也越不容易减掉。
3、鼻炎
寒气聚集在肺部,就会出现长期的鼻炎情况。
《黄帝内经·灵枢经·经脉第十》中:“肺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由此可见,寒凉饮食不仅伤脾胃,也会循经到肺,从而导致肺中寒湿重,而肺开窍于鼻,从而引发鼻炎。
其次,肺合皮毛,外感风寒也会导致寒邪由体表入肺,导致肺寒湿偏重,这也是感冒后鼻炎会加重的原因。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这些方式帮助排出体内的寒气:
一、艾灸神阙穴
神阙穴是人体七大先天穴位之一,先天穴位是人体和外界沟通能量的穴位,可以更好的吸收能量,但同时也容易被寒邪入侵,所以中医上是反对穿露脐装的。
艾灸神阙穴,每次 30 分钟,可以培本固元,提高体内阳气水平,更好的帮助抵御寒邪。
【定位】肚脐眼处
注意艾灸前后要多多补充热水,以免上火,影响睡眠。
二、温脐法
温脐法主要起到了温中健脾的作用,通过脐疗的方法,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
【做法】花椒压碎备用;挑一元硬币大小的艾叶,搓成艾绒,或者直接用艾绒;
取一颗桂圆剥壳去核,将桂圆肉用手直接撕成细小的碎片;
艾绒、适量花椒粉与桂圆肉一同混合;塞到肚脐眼上用医用胶布粘住就可以了。
一次只要一指甲盖大小,能盖住肚脐眼就行了,剩下的留到第二天再用,不会影响效果。
大家要注意,用温脐法后大便增多、变臭,口渴,睡眠增多,都是好现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