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钟的笔 陆春祥
.
新民晚报2021.10.17
况钟的笔陆春祥
◆陆春祥
炉火纯青之笔
明洪武十六年(1383)八月初六,南昌府靖安县龙冈崖口村的大户黄仲谦家,传出了男婴响亮的哭声。中秋佳节即将来临,儿子降生,中年黄仲谦脸上充满了喜悦。或许是受孩子哭声的启发,黄父将儿子取名为钟,钟鼎之家,富贵宦达,钟鸣鼎列,官高位重,黄钟,庄严、高妙,喻意更吉祥。不过,黄父此刻想着的是自己的原姓况,他原名况仲谦,时机成熟,一定要恢复况姓,振兴祖业。
眼前的喜悦,串起了长长的伤痛。仲谦六岁时,因况家帮助过红巾军,遭到赶来镇压的元军屠杀,全家除他躲过外,均被害。小仲谦被同是富户且与况家关系较好的黄胜祖收养,黄家视他如己出,因黄无儿,况仲谦被改姓为黄。黄仲谦长大娶妻,继承黄家家业,在崖口生活得一帆风顺。
江南一带都流行孩子“抓周”,孩子周岁时,在他眼前放一堆东西,那些东西基本象征着职业,主要有笔、墨、纸、砚、算盘、钱币、书籍、印章、吃食等,黄仲谦的大儿子黄钟前面,也放着这么一堆东西,一群人都在旁边紧张地等待着,小黄钟玩够了,牢牢地抓住一支笔,朝他娘爬去,黄母眼里笑出了花:这孩子,日后靠笔吃饭,读书写字,考功名当官,一定有出息!
小黄钟果然有出息,通读经史子集,为文作诗均佳,尤其写得一手好字,楷隶行都见功力,四里八乡皆称其为“龙冈神童”。传来传去,名声传到新任县令俞益的耳朵中,二十四岁的黄钟,被选为县衙礼曹,他的书吏生涯开始了。长长的九年历练,京城吏部考核优等,再加上礼部尚书吕震的推荐,朱棣亲自面试,授予黄钟礼部仪制司主事,正六品,一个没有品级的小书吏,一下子被皇帝任命为这么高品级的官员,朝野轰动。仪制司负责朝廷日常事务,制定和布置一切重大典礼的仪式,工作烦琐、复杂,但是,黄钟在任主事期间,先后得朱棣嘉奖三十一次,可以想见,他出众的办事能力。主事任满,考绩又是特别优秀,新皇帝朱高炽越级提拔,升黄钟为仪制司郎中,正四品。有一件小事可见黄钟之笔精练:午门大鼓敲破,需要有关部门制作,一些人怎么也拟不好公文,太监向黄钟求救,黄钟只写了八个字:“紧绷密钉,晴雨同声”。鼓皮要绷得紧,钉子要钉得密,不管天晴下雨,声音都要响亮。方法,步骤,质量,清清楚楚,要言不烦,众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黄仲谦有两个儿子:黄钟、黄镛。临去世前,他将两个儿子叫到跟前,详细讲述了那段血泪史,并吩咐道:大儿黄钟日后有机会改回况姓,小儿黄镛继续姓黄,以报黄家恩情。宣德四年(1429)五月,礼部郎中黄钟想起了二十九岁以前的范仲淹原名叫朱说,觉得自己恢复况姓的时机已经成熟,就给皇帝写了一份请复姓奏,说明其中原委。这自然是高尚的敬祖行为,皇帝立即准许,黄钟于是成了况钟。这一年,况钟已经四十七岁。不仅如此,皇帝还一并批准将况钟父亲恢复况姓,况钟父母均追赠封号。
做诗做文,礼制规章,就业务能力来说,况钟的笔已经炉火纯青,接下来,他要奔赴更重要的岗位,任苏州知府去了。
清廉刚正之笔
苏州知府并不好做,赋役繁重,豪强猾吏互相勾结,问题成堆,“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明史·况钟传》),这些来苏州的宦官,一不满意,还要打苏州府及所属各县的官员,嚣张得很。皇帝大费周章选况钟,还特别给了敕令,允他随时紧急处置问题。
我细读《况太守集》,薄薄的两百页不到,兴革利弊奏疏,举劾官员奏疏,陈情奏疏,还有诸多规则或提醒式条谕,足见他的呕心沥血。自明朝开国,七十余年,苏州知府没有一个人能满任,而况钟却三离三留,他丰满而立体的青天形象也跃然纸上。
况钟甫一到任,就做下数十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诛猾吏,劾贪官,请减浮粮,抛荒粮,积欠粮,运远粮,革抽船米,清军,招回逃民,定济农仓,立义役仓,均徭役,正婚葬,水灾奏免粮,旱灾备谷赈济,等等。一时间,苏州吏治与百姓的生存环境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况钟要离任,苏州街头,年老的百姓都在唱:“公政惠我,公恩息我。父亲畜我,长我育我。我饥谷我,我困苏我。公去惙我,谁与活我?”百姓依依不舍他的恤民情怀。况钟又一次要离任,街头的男女儿童都在唱:“况青天,朝命宣;愿早归,在新年!”百姓再次盼望他回来。而此时的况钟,也百感交集,正统四年冬考满赴京,面对送他到数百里外的百姓口占四首诗,其中之二为:“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酾酒密如泉。”况太守,请喝我们一杯送行酒吧!人挨人的送别场景让况钟特别感动,真的是热闹,其实,他真不用惭愧,不带一寸绵,还有什么难为情的呢!
一切为了百姓,从生活、生产到秩序稳定,况钟皆身体力行。我们这样设想场景:况钟常常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工作,但只要听到堂上的鼓声响起,他就会精神十足,全力投入到各个事件的处理上;况钟在书房退思斋中坐定,想起一些事情,有时还真难处理,知恩图报的人不少,唉,他只是依法办事呀,为什么要感谢他?也有些无缝不钻的刁奸之徒,会通过各种办法送钱送物,每逢此时,他常常抬头看着墙上的那幅对联:收一文不值一文,行一善民受一善。看完对联,他释然一笑。
同时,他对家人也管教得极严,除随侍的儿子外,儿女们都生活在靖安老家,况钟心中,当官,只是为国家为百姓做好事而已。他还不放心,于是写下了长长的《示诸子诗》,谦虚地说自己“虽无经济才,尚守清白节”,苦口婆心地要求子女:“非财不可取,勤俭用无竭。非言不可道,处默无祸孽”,“惟能思古道,方与兽禽别”。勤俭,本分,慎言,清白,都是为人的基本道德。
况钟那支笔,为公为民,清正公正。他的内署,不请幕客,一切奏疏、榜谕、谳案,都亲自撰写,言词质直简劲严切,从不作软媚语。这实在是了不起,名府长官,诸事繁多,还如此亲力亲为。清白牢守心间,即便是身处佳丽地的苏州,况钟也是素敦俭朴,内署萧然,无铺设华靡物,每食一肉一蔬,家人及亲旧相对,尊酒数行,青灯夜话而已。
况钟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几次请求退休,朱瞻基都不准,我甚至这样认为,况钟是累死的。吏治,税粮,水利,军籍,救灾,哪一样都不省心,还要完成皇帝派下来的另外任务。宣德九年七月初六,那喜欢蟋蟀的皇帝,居然给况钟发来这样一道命令:前次我派内官安儿、吉祥采办蟋蟀,数量少个头小,我很不满意,这一次命令你,要用心协同他们去采办,一千只,一只也不能少!皇帝的命令,谁也不敢不办,包括况钟。十天后,况钟这样简单回奏:除钦遵协同采办完备进贡外,原奉敕书专差县丞樊敏亲赍进缴,谨具奏闻。任务完成了,圣旨也一并呈上还给您。只两句话,毫无色彩,要是某些官员,一定会大大表功,而在况钟眼里,这样爱玩的皇帝,他内心或许是有抵触抗拒情绪的。
十三年的苏州知府,况钟因丁忧、考满,三次离任,苏州府先后有十三万五千余名百姓联名上书,请求夺情起复与留任。明正统七年(1442)十二月,六十岁的况钟,积劳成疾,卒于任上,苏州百姓罢市,如哭私亲,下属七县老少,都来哭祭,松江、常州、嘉兴、湖州等邻府百姓,也纷纷赶往苏州吊唁。
况钟卒而归葬,舟中惟书籍及衣用器物,别无所有,苏人咸叹息。我也感慨万分,那支笔,随便划一下,几辈子都用不完,不过,倘如此,就没有况青天了。
千斤断狱之笔
然而,况钟最传奇的还是断案,或许,这更加符合青天的形象,包青天,海青天,断案均如神明。
况钟这回担任的是监斩。
串通奸夫杀父,十恶不赦。看着眼前这一对男女,况钟自然没有什么好感,不过,程序还是要过一遍,照例问话,问完话,再看看无锡县、常州府及巡抚府批下来的公文,已过三审,应该没什么问题,况钟手中的朱笔就要点下。
要杀头了。在熊友兰和苏戍娟眼里,这位青天大老爷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十五贯钱是老板交给他做生意的本钱,他和老板临分别前还在某旅社住过一夜;他和这女子并不认识,只是偶尔路过碰见,一个家住无锡地,一个家住淮安城,怎么发生奸情?熊友兰的两个问题,其实并不难解释,只要稍微调查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不要说况钟,一般的主审官听到如此矛盾的口供,一定也会生疑,况钟闻此,他手中的笔,于是放下。苏姑娘见事有转机,也立即大声哭诉:如果熊友兰是冤枉的,那她杀继父的理由也不能成立,酒醉继父要卖她,她去姨妈家躲躲,碰到熊友兰只是巧合,再说,那砍肉重刀,她也拎不动啊。
况钟细听申诉,心有些动了,可转念一想,他只是监斩,案子的发生地也不在他管辖的范围,况且,三审手续齐全,死囚利用最后的机会抵抗命运也属常理,罢罢罢,只怪这对男女犯下了事,他第二次拿起手中的朱笔。熊友兰和苏戍娟见此,再次大声哭诉,不过,他们用的是激将法:都说你况大人是青天大老爷,如今看来也只是徒有虚名而已,眼见得我们都要被冤枉死,你却见死不救。况钟闻此,手中的笔又放下了,他们说得对,自己不就是忌讳官场的一些规矩吗?见死不救,明哲保身,这和他为官为人原则不合。立即派人调查,他自己也快马赶去见巡抚周忱。七磨八磨,好不容易说动周大人,赢下了半个月的审案时间。
偏偏无锡县知府过于执不这样认为:继父被杀死,养女半夜出逃,还有偷情的男子,丢失的钱也正好对得上,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偏偏常州府也这么认为,这样的事常见,只不过是又多了一桩而已。偏偏巡抚府主事官员粗心,一看县府两级审得这么确凿,也就盖章批准。这可是两条活生生的人命呀!可天下就有这么巧的事。况钟在现场发现尤葫芦床下散落的铜钱,被玩得光滑的骰子,心里就有了底,吃了上顿不接下顿的尤葫芦,断不会有乱丢的钱,熊友兰身上的钱可是整整十五贯;这光溜溜的骰子,一定是久赌之徒落下的,于是,好吃懒做且又反常的娄阿鼠就进了况钟的视野。
我用两个小时看完浙江昆苏剧团1958年拍摄的电影《十五贯》,不得不说,依然还有很强的可看性,不愧是经典。况钟手中的笔,每到关键处,总有些抖抖索索点不下去,我以为,那是心灵的召唤引发的。在况钟眼中,人命与乌纱帽相比,乌纱帽不算什么,它是可以丢到他家乡靖安崖口的大山中去的。
尽管《十五贯》是清初戏曲家朱素臣根据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改编的,尽管在况钟审过的案子中并没有发现这个《十五贯》,但它却是况钟审过上千案子中的典型综合,真实得很。在《十五贯》中,在所有人命关天的案子中,况钟手中那支小小的朱笔,始终千斤重。
公清气直为正
夜幕中,我们去况钟纪念馆,它就坐落在我住的宾馆隔壁。况钟铜像在夜空中高高伫立,我用手机照了照况青天,他眼神安祥,左手轻据胸前,眼望远方,那个远方,我觉得应该是苏州,他在那倾注了为官的全部热情,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纪念馆刘新宇馆长为我们介绍况钟,声音洪亮而自豪,他显然对这位乡亲的各种事迹熟得很。一块八角形的镂空立体大青石,中间刻着大大的“正”字,边上刻着“公、清、气、直”四个小字,它们与“正”字组成公正、清正、正气、正直四个清廉词语,刘馆长解构了这块石头的立意后,又加强了语气:这应该是况钟整个人品人格的精髓。
玻璃框中,有一组小雕塑,那是况钟三离三留的场景。况钟的面前,是无数的苏州百姓,他们都在挽留这位太守,他们觉得,况太守是自己的亲人,无论是他母亲去世,还是任满调官,苏州百姓都希望况钟不要离开他们,明史上也说,这样的苏州知府,只况钟一人。
一组真人蜡像前,不少参观者在指指点点,这个审判场景极熟悉:况钟正冠站着,右手拿着笔,左手拿着判决书,背景是明镜高悬牌匾,况钟面前跪着一男一女,皂隶拿着棍棒在一旁呵呵助势,这是《十五贯》中的典型镜头。有人问,怎么没有尤葫芦和娄阿鼠呢?哈,只有一个场景,自然挤不下那么多人,尤葫芦戏份尽管不多,却憨厚可爱,娄阿鼠在舞台上更是活灵活现。
两日后的夜晚,我又单独拜访刘馆长,再聊况钟。我问他:在你的眼中,况钟最优秀的品质是什么?刘笑笑:那块“正”字石已经充分说明,如果再展开,我觉得,清廉,公正,能力,三方面相辅相成。刘馆长说到了况钟的墓。况钟去世,葬在了他的家乡高湖镇的崖口村,“文革”时期,红卫兵不相信封建官吏会是清官,就将他的墓掘开,结果除了衣服,只发现了一支金属发钗,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
1983年,况钟诞辰600周年,靖安县在县城东郊的森林公园(后改况钟公园)中为他建了一座衣冠冢。这个冢,就在纪念馆路边的山脚。出馆的时候,夜已深,不过,我们还是去看了况钟冢。手机电筒清晰地照出了墓的形制,刘说,此墓与高湖崖口的况钟墓差不多,墓后还有一块精制的墓碑。况钟卒后,归葬家乡崖口的神州山,礼部侍郎王志写了墓碑。我知道,眼前的墓,只是一个象征,它是家乡人民的深情纪念,也是向著名清官的深深致敬。
几年前,靖安当地作家凌云女士,写过一本《大明清官况钟》,我和她也有过一次交流。她告诉我,她外婆就是高湖人,她小时候去外婆家玩,知道了况青天这个大名,她是党校老师,平时基本写论文,促使她写况钟传记的最大动力,就是从小心中对况钟的敬重。她还去过苏州的况钟纪念馆,为的是实地寻找况钟在苏州任上的足迹与功绩,感受清官的人格魅力。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在《况钟和周忱》一文中这样称赞况钟:刚正廉洁,极重视细小事件,设想周密,不怕是小事,只要有利于百姓就做,对百姓有害的就加以改革。兴利除害,反对豪强,扶持良善,百姓敬他爱他,把他看作天神一样。
况钟手中那支笔,或举重若轻,或举轻若重,一切皆与国家、百姓紧相连。
我到高湖崖口的那个下午,一场雷阵暴雨突然袭来,雨倾盆,山如幕。暴雨过后,群山间飘荡着浓淡不一的云雾,它们继而又化成了多姿的花朵。山青如洗,晴空如碧,龙冈山上的文峰塔,大笔如椽,直插青天,我凝视着眼前的青色,觉得它们和况钟的青天名声是一样的,都使人有一种深深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