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清慎勤” 死而后已为长阳——清代廉吏刘碔的故事
相关文章:
▲山西夏县堆云洞(图片来自夏县人民政府网)
他出身贫寒,以读书报国为己任;他一身正气,以除暴扶民为宗旨。他满怀豪情,风尘仆仆,奔自三晋大地,捧着一颗心来;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倒在夷水名疆,不带半棵草去。他以“清、慎、勤”三字,给长阳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就是清代唯一卒于任所的长阳知县、长阳古人奉为名宦的著名廉吏——刘碔。
刘碔,字琢山,号克齐,又号硁硁子,清代中期山西解(hài)州夏县姚村(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镇姚村)人。夏县古称安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晋国义士介子推和北宋名臣司马光的故里。刘碔所在刘氏家族,为世习儒业之家。受到地方先贤感染和良好家风影响,刘碔自幼“素口不言钱”,惟以读好书、做好人为目标。
由于家庭贫困,青年时期的刘碔无力远行应试,他一边躬耕农田奉养父母,一边教授生徒积累束脩。在此期间,他仍读书不倦,期待学有所成,今后造福一方。数十年寒窗终结果,苦读人老天终不负。嘉庆六年(1801),他考取了辛酉科拔贡。九年,甲子科山西乡试中式,成举人。十九年,刘碔先后通过礼部会试、殿试,考中甲戌科进士。当年,刘碔被朝廷选授长阳任知县。
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白莲教起义发生后,长阳作为荆南岩邑,因地僻人稀、经济寥落,加上民俗好斗,素称难治,成进士者鲜被分发长阳,历任长阳县官也少有安心己任者。但刘碔丝毫不以此为介怀。他以正人先正己的姿态,不惜赴汤蹈火,立志改变长阳状况。
据长阳及夏县旧志记载,刘碔在长期间,亲近正人、裁抑豪强、“谪奸发伏”,“囹圄”为之一空,四境得以肃清,由此人民和平快乐。刘碔凭着一身正气、一袭原则,不顾个人利害,成功地制服了乡匪村霸,为长阳发展营造了安宁的环境。与此同时,刘碔还注重教化百姓,在他的感化下,许多曾被视为冥顽不化之人的百姓焕然一新,长阳一度浇薄的民风由之向好向善。
刘碔出身贫寒,深知百姓之苦。县署仪门内有常平仓,是官方用于饥荒赈灾的储备粮库,定额贮谷四千石。此前,由于仓库年久失修,谷物霉变六分之一。刘碔上任后,拿出自己的俸禄用于弥补仓廪亏空,三年间共购买百余石谷米贡献仓库,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刘碔还特别重视教育。在任期间,他常与县学生员切磋文艺,他教导秀才们不仅要勤勉读书,更要以古代前贤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格。他在一首题为《赠新进诸生》诗中这样写道:
襴衣初染柳汁妍,泮壁生晖亦灿然。
稽古虽荣何足贵,持身不辱始为贤。
欲还后进人三代,只读前皇字十千。
珍重金书分捧去,应将出处忆他年。
他注重发掘人才,提携后进。沿头溪人、宜昌府学增生邓文造(晚清长阳著名文人邓宗泮父亲)少时,“端庄性成”,为文“才殊子建”“功殚江都”,刘碔一见倾心,深加赏识。邓深受鼓励,由此“冠童子”“入郡庠”。咸丰六年,邓文造之子为其修墓建碑,不忘刘碔对其父知遇之恩,将此事记入了墓表中。
可惜天不假年。刘碔任职长阳三年后,因“分校乡闱赴省”(赴武昌参与湖北乡试阅卷)期间染病,于事毕返回长阳后不幸去世。
刘碔任职长阳期间,以“清、慎、廉”三字为箴言,身体力行,不仅赢得长阳百姓爱戴,还使得邻县百姓倾慕,人们奉其为“刘青天”。在他死后,长阳“城乡无少长,皆哭失声”,百姓如失去父母般悲痛,这在长阳至今是绝无仅有的一例。由于他生前两袖清风,无所积累,人们清点他的行囊时发现,里面发现空空如也、不沾一钱。由于运送灵柩需费较大,家属无力承担,长阳官民遂出资送家属先归,灵柩暂停本地。直到嘉庆二十五年,知县朱庭棻上任,倡导县人捐资,才筹齐经费,由其弟扶榇归里。当刘碔灵柩舍岸登舟之时,执绋者竟达数百人之多。
据光绪《夏县志》记载,人们送刘碔灵柩归乡时,尚有许多长阳人不知他已去世。有两乡民因纷争不决,从乡下来到县城,想请刘知县裁决。只见他们跪在县衙大堂后,便异口同声齐呼“刘青天”。当新任的知县朱庭棻告诉他们刘知县已去世后,他们相抱而泣,随即撤诉,共弃前嫌。青天已逝,他们不愿“质于后令”。由于对刘青天的景仰,他们“先入为主”地对后任知县产生了不信任,但朱庭棻却也并未责怪,只是为之深深叹服。
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长阳人和夏县人分别将刘碔牌位供奉在长阳名宦祠及夏县忠孝祠中,以志怀念。
“古观高嵌石厂前,归途小憩夕阳天。一般意味清无极,几树凉风数点泉。”
这是刘碔在长阳写下的诗作《郡旋次观音阁》,也是他心境的写照。数百年过去了,刘碔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事迹仍为长阳铭记。他的高尚情操,早已化作长阳山崖间的清泉,涓涓流淌,生生不息,可以润泽当今从政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