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威海今天遭遇的这场冰雹,在历史上“似曾相识”

今天,在烟台和威海两地的社交平台上,“冰雹”都是一个关键词。

午后不久,一场冰雹突如其来,自蓬莱开始,冰雹云一路向东移动,烟台开发区、芝罘、莱山、牟平直到威海、文登,皆有不同程度的雹情。现在红富士苹果刚刚摘袋,而不少其他作物也处在收获期,冰雹对农业所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或许不少朋友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胶东半岛这几年好像常有冰雹灾害发生。”大体来说,这种感觉是正确的。只不过,时空的陈述需要进行修改。因为,胶东半岛并不是近几年才常有冰雹灾害发生,在历史上,冰雹长期是半岛农业的一大自然灾害,很多史料中都有相应记载。

比如,在《新唐书》中就有这样一段文字:“会昌元年秋,登州雨雹,文登尤甚,破瓦害稼。”
会昌元年是公元841年,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千二百年的时间,可文中描述的情况,跟今天发生在烟威的这场冰雹,不管是季节、范围,还是影响,都高度相似。从今天网友拍到的视频来看,昆嵛山附近就有村庄遭受了“破瓦害稼”的严重损失。
古代的资料相对有限,只有重大雹灾才会记载。而到了近现代之后,随着资讯的发达,收录在史志中的雹灾也越来越多。
以胶东半岛北部的蓬莱为例(近些年胶东每有冰雹,蓬莱往往首当其冲),根据上世纪九十年代修撰的《蓬莱县志》的统计,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至1983年共137年的时间里,当地先后发生了18起大的雹灾,平均七八年就有一次。
其中,“1929年8月,(蓬莱)降雹,大者直径4厘米,房瓦多被打碎,庄稼受损严重。”“1975年6月6日14时和6月7日3时、11时,大辛店、草泊、潮水、 大季家等公社先后降雹。10万亩小麦受损,减产约150-200万公斤;果树受灾4500亩, 落果50 %以上。”
从上面的描述不难看出,县志统计的其实都是“大规模的冰雹”。如果以见雹就算的话,次数恐怕还要翻上好多倍。很显然,将胶东半岛视为“冰雹多发区域”,是有据可循的(注:胶东半岛为何多发冰雹,暂时没有看到权威的解释,但从强对流天气的原理来看,这或许与胶东半岛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有关,海陆受热不均,形成较大反差时,可能就会导致特殊气候的形成)。近些年来人们对“冰雹”关注的提升,实际上是传媒发达带来的叠加效果。
然而,冰雹属于突发自然灾害,事前难以准确预测(从气象史料来看,发生的季节也并不固定)。从古代到今天,大家虽然知道胶东容易下冰雹,但就是没有太好的对策。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农民,基本上处在看天吃饭的状态。遇到风调雨顺的年份,就能多收个三五斗。而倘若赶上冰雹这样的天灾,只有掩面流泪了。在过去,秃尾巴老李(相传为司雨司雹之龙)的传说之所以在胶东民间广为流行,恐怕也与当地冰雹多发不无关系吧。
如今科技固然在不断进步,但在冰雹等自然灾害面前,仍能感受到人类的渺小。在这种背景下,多数普通人所能做的,就是祈盼风调雨顺了吧。另外,也有朋友认为,推广“农业保险”或许算个法子。如此虽然不能预防天灾,但至少可以在事后补救一些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