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星:公司的现金流好,利润不好是什么原因?这里面隐含着哪些经营风险?

肖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公司的现金流很好,但利润不好的情况你有遇到过么?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差异你又是否关注过?今天用肖星老师《肖星财务课》的部分内容,拆解利润和现金流产生的差异现象,这其中很可能隐含着威胁公司持续经营的巨大风险,希望对您有启发!

全文共计2960字
阅读时长5-10分钟

01

现金流好,利润不好是什么原因?
利润和现金流的差异是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除了现金之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变化上,当利润好而现金流糟糕的时候,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应收账款的增加和存货的增加,这是因为应收账款增加就意味着东西卖出去,钱没有收回来。
东西卖出去,我们就产生了收入、利润,但是并没有现金的流入,所以利润就会比现金流好。
存货增加就意味着东西生产出来或者买进来了,但是没有卖掉的话就不创造收入,也不结转成本,因此不影响利润,所以同样会出现利润比现金流好的情况。
当然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增加到底意味着什么,就需要结合公司的业务特点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如果反过来现金流很好而利润不好,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如果刚才是应收账款和存货增加,现在就应该是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减少。
当然除了资产的减少之外,还有可能是负债的增加,比如说应付账款增加或者预收账款增加,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公司处在一个重资产行业,有大量的折旧。
先来一一的解释和分析一下我们刚才说的这几种情况。

02

回收应收账款不会增加利润
应收账款减少,通常是原来的应收账款收回来了,所以现金流入增加,但是很显然,我们收回来应收账款并不会增加利润。
所以就可能出现现金流比利润好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收回原来的应收账款,并不会预示着公司有什么重大的风险。
存货减少通常是原来生产出来或者买进来的存货被卖掉了,卖掉的这些货可以收回现金,但是不一定是赚钱的,所以也可能会出现现金流比利润好的情况。
很显然我们卖掉以前生产的产品,或者买进来的商品也不会预示着公司有什么重大的风险。
如果是应付款项增加,就说明企业欠供应商的款项增加了,买了很多东西没有付钱,所以现金流出减少。
这件事本身并不影响利润,所以同样可以使现金流比利润好。
但是供应商之所以同意我们欠更多的钱,应该是企业谈判能力增强了,所以也不会是什么重要的风险的预示。
那如果是预收账款增加,就说明从客户手里收到了很多钱,但是我们还没有交货。
这样的情况下它不会增加我们的收入和利润,但是会增加我们的现金流,所以同样会出现现金流比利润好的情况。
这个时候只要公司的交货能力没有问题,应该说就是一个好事。
如果这是一个重资产行业,需要计提很多折旧,这些折旧它作为成本或者费用的一部分会减少利润。
但是我们知道集体折旧只是在会计上去模拟固定资产的损耗,并不需要交钱给谁,同样会出现现金流比利润好的情况。
那应该说这样的情况是一个行业特性,不会仅仅因为这个原因就出现什么重大的危机。
所以说上面这些造成利润比现金流好的几种常见的原因,都并不预示这个企业会面临什么重大的风险。

03

郑百文是如何差点破产的?
似乎现金流比利润好是一种不错的情形,那情况果真如此吗?
给大家分享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这家公司叫郑百文,曾经在当时也是名震四方的,但是后来却差点破产了,而它的破产就发生在现金流远远高于利润之后的第三年。
郑百文本来是在郑州市经营百货文具批发的一个商业批发企业,后来他看卖家电很赚钱,就决定转型去做家电零售商。
但他当时没有那么多钱,也没有什么积累,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叫厂商银相结合的全新的商业模式。
可能今天我们会觉得这个模式一点都不新,但是在当年确实是一个很新颖的一个设想。
那这里说的厂就是四川长虹,商就是郑百文,银就是建设银行。
他们三方达成一个协议,首先郑百文买断四川长虹两条生产线上的全部产品,做他在华北地区的唯一代理,那钱不够怎么办?建行来支持。
只要郑百文从四川长虹提了货,建行就给四川长虹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当然这是银行基于郑百文的信用,为郑百文的应付账款去提供一个承诺,但是这个钱最终还是要由郑百文来支付。
在这样的安排之下,郑百文当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高达7.4个亿,而他的净利润却只有五千万,是什么原因让经营活动信息流高达7.4个亿的企业,利润却只有5000万呢?
郑百文所从事的家电零售行业,是租别人的房子来进行经营,并不属于重资产行业,所以折旧这个可能性被排除掉了。
实际的情况是,建行提供承兑的应付票据在这一年大幅度增加,增加11个亿,同时应收账款增加两个亿,存货增加3.3个亿。
那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情况,应付票据是银行对郑百文的大力资金支持,虽然应付票据比应付账款的强制性要强,但是任何企业遇到银行愿意提供这么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都会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发展机会。
这些钱之后会被买成了彩电,然后想办法卖掉再收回钱来,这才是一个从现金到现金的一个完整的循环。
如果这个循环过程能够顺利的完成,郑百文就可以在这笔资金的支持下迅速的发展壮大。
但是我们却发现这些钱只有大约一半,完成了上面从现金到现金的循环过程,其中有3.3个亿买进来的存货并没有卖掉,还有2个亿存货虽然卖掉了却没有收回钱。
当时这个时间点正是彩电行业第一次开始打价格战的时候,郑百文这样的情况无疑就说明公司在业务运营上发展的并不顺利。
但郑百文并没有停止它扩张的野心,接下来的一年中,郑百文的应付票据继续增加了11个亿。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他已经累计欠建行22个亿了,而他第二年进来的11个亿,全部没有完成从现金到现金的循环。
他的应收账款继续增加了6个亿,存货继续增加了5个亿,很显然这时候业务发展的情况已经非常严峻了。
而到了第三年郑百文第一次爆出了亏损五个亿,同时也因为欠建行30多个亿无力偿还而申请破产。
那当然郑百文最终并没有真正的破产,只是因为有另外一家公司,山东的三联集团借壳郑百文上市,替他还了欠建行的巨额债务。
郑百文怎么就会走到这一步了呢?他自己说,是因为他运气不好,生不逢时,加上遇人不淑。
其实郑百文刚跟四川长虹签完华北地区独家代理协议,彩电就开始打价格战,所以就说是生不逢时。
而四川长虹那时候又不仁不义,彩电开始卖不出去了,长虹却加班加点的生产。
更过分的是,那个时候正好赶上彩电从小换大这样一个时期,结果长虹自己的生产线用来生产新产品,而用郑百文买断的两条生产线,来生产旧产品,这可真是遇人不淑。
那郑百文说的对不对呢?似乎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再来想一想,上面这些原因固然是给郑百文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郑百文如果能够及时的终止三方协议,即便会发生损失,也不会发展到后来这种不可收拾的地步。
实际上,郑百文事件发生之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媒体和学者都纷纷对出问题的原因来进行分析。
结果大家都发现郑百文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内部管理混乱,很多彩电运出去了,帐上都没有记录,谁欠的钱都不知道。
所以可以看出来,郑百文的真正问题其实不是财务危机,而是管理危机。
但是郑百文事件最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为什么最初我们认为不会出问题的现金流比利润好的情况最终却出了问题,而且是很大的问题。
从当年郑百文发生的实际情况会发现,他出现的不是我们前面分析的情况任何一个单一的原因,而是一个组合。
一方面它的应付款项增加,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和存货也增加,那我们知道,应付款项增加会让公司的钱变多,应收账款和存货增加则会让公司的钱变少。
但是在第一年,应付款项增加了11个亿,存货和应收账款加起来只增加了5.3亿,所以寄来的钱比出去的钱多,问题就被掩盖了。
实际上,如果郑百文及时发现自己买进来的彩电很多都卖不出去,卖出去的彩电很多都收不回来钱,及时的终止他们的三方协议,应该说事情远远不会发展到后来的情况。
从郑百文事件我们也发现,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的这种差异,应该说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因为其中很可能隐含着威胁公司持续经营的巨大风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