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张凤兰作品《 远去的记忆》欣赏
【散文悦读】
【作者简介】张凤兰,甘肃天水秦安人,网名,小草。自幼酷爱文字,至今笔耕不辍,诗文散见于各个网络平台。心怀山水,崇尚自然。人生关键词:孝悌。
远去的记忆
——读老鬼《攒班戏》
今晚有文友分享了鱼儿沟的《攒班戏》,让我心情激动,感慨万千!看到里面的演员鼠娃儿,银忠儿,肥娃娃,还有邵国凡,高打鼓等。这些人物都是我小时候看到的舞台上的清晰记忆。作者的描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仿佛又看到了他们一个个在台上声情并茂、摸爬滚打的表演场面,读着老师的文字,恍如昨日。
鼠娃儿我印象最深,那时候都叫他“活周瑜”。在《三气周瑜》里扮演周瑜,演得出神入化,记得他一连串的高踢腿,劈叉,单腿站立等动作,精彩绝伦,叹为观止。要不是剧情需要,我心里想还不知道能站多久!演到高潮处,吹胡子瞪眼睛,捶胸跺脚,浑身发抖,很是精妙!
高打鼓,有名的司鼓手。记得某一年来我们村里演出,庄里人纷纷议论,说高打鼓没有来,今年的戏没看头。高打鼓打鼓如痴如醉,双眼紧盯演员的动作,脖子忽前伸忽后仰,如鸡噎食。脖子上青筋暴起,鼓槌似缝纫机针——“吧啦啦啦”。时而跟着抡起的鼓槌“蹭”地站起来,又随着鼓槌的落下“嗵”的坐下去,看得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
肥娃娃,生末净丑,样样出彩。扮演的角色不记得了,倒是他的名字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人称娃娃,可卸了妆明明是个老爷爷嘛,我就不知道咋就叫他娃娃呢!有好几次想拦住问问,却都作罢,小孩子啥都好奇。
我在台下从这边窜到那边,还会跑到麻子摊摊前买五分钱的麻子,窜场是为了捡漂亮的洋糖纸纸,抹展,有的纸纸上面还沾一点点糖,拾起来不忘舔一舔,然后整整齐齐地装起来,夹书本里面。前台我是不怎么看戏,个头小也看不见,后面太远黑乎乎的不想去。总会挤在后台看他们打脸,卸妆。迷惑不解的是,他们一个个卸完妆和我们不会唱戏的人一模一样,台上表演咋就那么精彩呢!
老想这个问题!
那时候演员表演完,就会被分配到每家每户轮流管饭。这可是我最喜欢的情景,和演员们零距离接触。我很勤快,拿出浑身解数讨他们喜欢,自己的一点点小聪明发挥到极致,给他们端饭打水。还有一个旦角,姓什么我忘了,名字叫仙凤,每次来我家总不忘带上她的化妆盒,把我打扮成一个小演员,心里美滋滋地,觉着自己比其他孩子高出一头,脸上的油彩总是舍不得洗去!
妈妈的浆水面最受他们青睐,有时候没有轮到我家管饭,她们几个也会来吃。玉米面片片,各粥儿,她们可喜欢了。不过我更喜欢他们又让我粉墨出场一回。照着小圆镜,看着自己肉嘟嘟的,红红的嘴巴,心里乐开了花。
晚上睡觉也是安排到每家每户,记得分配到女演员,妈妈总是嘀咕,又配了几个女娃子,他们洗衣裳(月经)的来了怎么办!我也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这样嘀咕,后来慢慢懂了,原来在我们农村,女人来月经的几天不能去别人家,这是很忌讳的事。老爸总是数落妈妈,说妈妈事情多的很,他们唱戏的在台上扮演的都是大架身子(神仙或圣人),能来我们家是好事!
岁月已溜得不可触摸了,可是烙在心里的记忆碎片却仍然历历在目,儿时的痕迹永远在我的血管里随血液流动……
【丁子芮评语】作者“小草”将《攒班戏》读后感写得入木三分,将记忆的闸门开启,让儿时亲历亲为的,曾经的往事、轶事,结合《攒班戏》所述,将原著之精彩再一次呈现在读者的眼前,重点提及的那几个“角色”,刻画细腻,个性突出,活灵活现。若再结合当时的“乌兰牧骑”式的文艺范儿,渲染一些那个年代的气氛,想必则会更加完美,更具人文史料,可读性则更加强烈。
天安门文学创作室编辑部人员
总 编:海底月
副总编:大 麦
【小说故事部】主编:杨 靖
责 编:穆清 圆圆 王起
【散文随笔部 】主编:李新
责 编: 姜 玮 老 鬼
【剧本杂文部】主编:白桦林
责 编:丑 树
【书画摄影部】主编:飞 尘
【评书朗诵部】主编:小姐姐
责 编:黛玉紫诺
【书评赏析部】主编:水 岸
责 编:yingzi 雨浓 yuny
丁子苪
平台制作:追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