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太极之:道不尽的吴功藻和吴公仪,推吴家太极向盛期
文/李通国
吴家太极秉承杨家,在早年的北京城,在民国的南方,杨家太极一枝独秀,吴家总活在杨家的影子里。即便在民国那个国术大发展的年代,太极拳家尽沾雨露,但吴家一直不温不火。一个意外的举动,仿佛成了吴家功夫的路演,吴家太极蓬勃发展,红极一时。
还是从吴公仪和吴功藻两兄弟说起吧!
吴公仪的拳架
一、吴家第三代:吴公仪和吴功藻
吴家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吴公仪和吴公藻,其父吴鉴泉。吴公仪(1901-1970),名润泽,字子镇,是长子。吴公藻(1904-1983),名润沛,字雨亭,是次子。二人出生于二十世纪初叶,虽然是百业凋敝的清朝末年,可毕竟还是正红旗家族的后代,祖、父虽是低级侍卫出身,也算得上中产阶级家庭。祖、父两代人都好武功,说他们兄弟幼承家学一点也没有夸耀的意思,二人皆是幼年习武。
1916年其父吴鉴泉任教北京体育讲习所,兄弟二人先后进入讲习所学习。用近代科学理解和看待传统武术技艺,发扬国技,是许禹生开办体育讲习所的初衷。在讲习所兄弟二人接受了近代学校体育教育,比起他们的上辈,他们的知识面和眼界见识,更宽、更远一些。
不过,吴公仪似乎更愿意向人炫耀他与杨家功夫的渊源。
他在香港的徒弟卢柏棠回忆说,吴公仪的功夫多传自杨少侯。吴公仪随父亲学艺时,因为推手技巧难以掌握,饱受皮肉之苦,经常受到斥责,曾经有放弃习武离家出走的念头。此事偶然间被杨少侯知道了,唤过吴公仪,执手给他讲解推手的道理,并且亲自和他推手,加以点化。吴公仪聆听教诲,明白所以,兴趣大增。从此对大叔杨少侯倍感亲切,佩服之情油然而生,自此经常去杨家,一为亲近杨大叔,一为诚心求艺。杨少侯传授给他的功架,马步略高,圈小而紧凑。【1】
回忆也许是真的,香港远离内陆,卢柏棠所闻只能是吴公仪自己所讲。而吴公仪所展示的拳架与他父亲的拳架着实有点不同。
向一学也说吴公仪“打的是高型小架,讲究攻击,以快致胜。走小圈子,圆中求直快。刚柔相济,常使对手难于立稳。”“吴公藻的架势和师爷吴鉴泉一样,走大圈架势低。”【2】看来,吴公仪向杨少侯学拳是真有其事,吴公藻则是老老实实地继承家学。
不论他的功夫来源在哪里,吴公仪和吴功藻兄弟在学艺的年纪受到了良好的训练。他们学成之日,一个时代也悄然而至了。
吴鉴泉的拳架
二、恰逢武术盛世时
1914年,马良担任陆军47旅旅长兼任济南卫戍司令官时广邀各派武术专家,修订“中华新武术”。马良凭借自己的社会地位四方游说,“中华新武术”便借着军国民教育的东风很是受到人们赞赏,这种命名为“新武术”的武术很快被列为军队、警察和学校的正式体操,风靡一时。
1915年教育部通过了“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之提案,写入在全国各级学校颁布实施的《军国民教育实施方案》中。同年4月,全国教育联合会上《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的议案提出,提倡中国旧有武术,以振起国民勇往直前之气。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赞同,会议通过决议:“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与各师范学校培养成之”。
推广武术的苗头民国初年已露端倪,先是在军队和学校中率先开展,然后是社会上开办各种形式的武术馆或体育会等组织里,武术家逐渐成了那个时代的稀缺人才。
此时,吴公仪和吴功藻兄弟先后从许禹生的体育学校里毕业了。
1919年,年方18岁的吴公仪已出任山东省主席屈映光的护卫队“武术总教练”;其后又任职于奉系军阀张宗昌部的“教官”。
1924年国立广东大学代理校长褚民谊把吴公仪推荐给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很快便聘请其担任军校学生部及高级班的太极拳教官,同时兼任广东大学(1926年更名中山大学)体育系讲师。当时在广东的许多社会名流诸如,方鼎英、谭延闿、朱培德等人都曾跟其学习太极拳。弟弟吴公藻1927年出任驻扎湖南长沙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武术教官。
1928年,一个中国武术发展的更大机遇在众多知名人士推动下来临了。这一年,武术改称“国术”,在中央国术馆成立之后,有条件的省市县纷纷成立了国术馆。军队、学校及地方机关单位以致个人以学习国术为荣,那是个有点水平的武术家都能找到工作的时代,武术的盛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一年,吴鉴泉由北京来上海担任上海国术馆武当门主任,也兼职在精武体育会教授太极拳,当然私下聘请教拳的也不少。作为职业武术家的吴鉴泉在上海有身份、有地位,还有丰厚的经济收入。不过上海仍然是杨家太极拳的天下。1925年杨澄甫的徒弟陈微明创办的“致柔拳社”此时已经颇具规模,雄霸上海滩太极拳市场;他的另一个徒弟叶大密在1926年开办了“武当太极拳社”,与致柔拳社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吴鉴泉来到上海的1928年,自称杨澄甫首徒的武汇川在淮海路上创办汇川太极拳社。吴家太极在此时的上海也只有吴鉴泉有点影响力。
不期而遇,一个武侠小说家走进了吴家的生活。
武侠小说家向恺然
他本名向恺然(1889—1957),笔名“平江不肖生”,民国武侠小说开山鼻祖,湖南平江人。
向恺然在上海以写武侠小说谋生,也许出于对武术的天生爱好和敏感,他结识了来上海发展的吴鉴泉。吴鉴泉的高超武艺和良好武德都让向恺然无比敬慕,二人惺惺相惜,成为忘年知交。向恺然以吴鉴泉为人物原型创作武侠形象,多次写进小说。在《侠义英雄传》第 55 、59 回中更是直接以吴鉴泉本名作为故事人物,将他描写成一位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大侠。
吴家与向家的交情淳厚,不至于此。
向恺然是因为武侠小说而出名的文化名人,也是年轻时参加过政治运动的有一定影响的人物。1933年时任湖南省主席何键招向恺然回湖南主持省国术训练所,向恺然力邀吴鉴泉来长沙执教,只是吴鉴泉在上海事务缠身,便推荐两个儿子去了训练所。其时,向恺然的次子向一学也在国术训练所学习武术,吴公藻来后,便拜师吴公藻,所以他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称吴鉴泉为师爷。吴公藻对武术界人士说:“没有向恺然,就没有我吴公藻。”向恺然对吴家也有知遇之恩。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吴公仪及其弟弟吴功藻离开湖南在香港成立鉴泉太极拳分社,吴公仪担任社长,不久又在澳门开设了鉴泉太极拳社。
1942年香港沦陷前夕兄弟二人又回到了上海,这一年,他们的父亲吴鉴泉去世,吴公仪担任了上海鉴泉太极拳社社长。
1948年,内战上海战役前夕的上海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向一学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搞到了去香港的船票,兄弟二人重返香港复社。
就是第二次来香港谋生的时候发生一件意外事件。
擂台上的吴公仪和陈克夫
三、意外事件的意外结局
这源于吴公仪的一次口无遮拦的大话。
吴公仪吴公藻兄弟在香港开办武馆教习太极拳多年,但是很多人一如今天人们一样,对太极拳技击半信半疑。香港《中声晚报》记者采访时问及此事,吴公仪坚定而自信地回答,“本人深知太极拳之妙用,本社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与中西拳师研究。”此言一出,舆论大哗。站出来要与他“研究”的是练过拳击,获得过香港拳击冠军的白鹤派拳家陈克夫。
1954年1月17日,比赛如期举行。陈克夫正值盛年,吴公仪则已年过半百。
第一局双方互探虚实,互有攻守,没有惊奇的波澜。第二局,陈克夫主动发起攻击步步紧逼。吴公仪多次被迫到绳边,被击中一拳,嘴上淌出了血。陈克夫则被击中鼻梁,血流如注。比赛不得不暂停。第三局比赛开始,双方真要拼命了,全然忘记了规则,互相起脚踢击。主裁判见两人已犯规,宣布终止拳赛。
最后经过主办方协议,宣判双方“不胜、不和、不负”,为这次武林事件划上了句号。
火药味十足的比武,以和气收场。
谁也不曾预料到,比武带来的后期效应直接把吴家太极拳推向了全盛时期。
吴公仪在香港
四、吴家太极的盛期
比武之后,吴家太极拳名气大振。
老年的吴公藻
吴公仪、吴公藻兄弟坐镇香港,吴公仪长子吴大揆在九龙设立分社,吴公仪次子吴大齐及吴公藻儿子吴大新分赴新加坡、吉隆坡、马尼拉等地设立分社。香港鉴泉太极拳社日渐壮大,又购买九龙佐敦道保文大厦顶楼为总社新址,原来的总社改为香港分社。东南亚众多的华人团体纷纷邀请吴氏兄弟前往授拳。东南亚俨然成了吴家太极拳的天下。
无论后人对吴公仪陈克夫擂台之战如何看待,它对吴家太极拳发展就是一次天赐良机。吴陈大战更像是,吴家功夫的一场路演。
注释:
【1】卢柏棠.记吴公仪老师.武林1996(01)
【2】向一学.回忆父亲向恺然的一生.360doc个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