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王”挖掘一位超级人才,让曹操两次赞叹
杜畿,这位三国人,极富个性。史上说他“简傲少文”,傲慢、没什么文采。
如此牛皮哄哄的人物,做太守的16年间,业绩考核经常是天下第一。
前面我们写过刺史业绩第一的,那是并州刺史梁习。(当20多年高官,穷得让皇帝都惊讶)
杜畿的业绩,好到让曹操为之赞叹两次。
杜畿这位人才,是“隔壁老王”挖掘的。当时,杜畿是个闲人,晚上总到侍中耿纪家聊天,说天说地说时事,两人嗓门都大,连隔壁都能听清。
而隔壁住的不是别人,正是曹操的组织部长荀彧。荀彧支起耳朵,听过几次之后,就跑到耿纪家抗议——
你遇到国士而不推荐,有点不称职啊!
耿纪赶紧把杜畿介绍给荀彧。荀彧和杜畿又聊了几次,马上发现认知相近、思想同频,就举荐给曹操。
曹操当时任司空,便任命杜畿为司空司直,相当于司空府的纪委书记,级别相当于副太守。
这么高的位置,杜畿能胜任吗?
不用担心。生于163年的杜畿,在20岁时就出任过京兆功曹,兼郑县县令。郑县当时牢里关了几百人,杜畿到任后,根据案件轻重,该放的放,该判的判,虽然不是百分之分的妥当,但如此年轻就敢担当有为,让郡里同僚大为赞赏,后来被举为孝廉,升为汉中郡府丞。
黄巾兵起,董卓乱政,杜畿带着年迈的后娘逃到荆州避难。住了几年,后娘去世,世局渐稳,杜畿带着后娘的灵柩回老家京兆。
回家路上,遇到盗贼。杜畿带着棺木没法跑,对强盗们说:你们抢劫,图的是财。我身上没钱,只带一具棺材,杀我也没什么意思。盗贼们一听,有道理啊,便放过了他。
曹操任用杜畿,是建安年间的事,时间应该在196年之后。
杜畿,当司空司直几年之后,被派去护羌校尉,使持节,领凉州西平郡太守。
在赴任的路上,杜畿被改任河内郡太守。
河内郡,归司隶(豫州)管,当时处于并州和关西的夹缝之间,地理位置重要,需要既能独挡一面,又对曹操忠心的人来镇守。
荀彧推荐的,是杜畿。他说,杜畿“勇足以当大难,智能应变”。
可是,河内郡当时却有太守,而且是朝廷任命的,名叫王邑。
王邑太守,勤政爱民,是位好官,深得百姓爱戴。他不想走,派兵堵住黄河渡口,不让杜畿来。
王邑手下卫固和范先,也不愿意王邑走。
杜畿绕过关卡,进入河内郡内,单车上任。卫固和范先,一见他,就动了杀心。
他俩先杀了郡里几十位官吏来威胁杜畿。杜畿装作软弱,让他们放松警惕,认为能控制他。杜畿又用计谋,分化和削弱河内郡的反抗实力。
206年,并州刺史高干反曹,卫固和范先响应,杜畿带着亲信,逃到一个县城,固守待援。
曹操的大军一到,卫固和范先被杀,河内郡安定下来。
这个时候,才到了杜畿显示才能之时。
——政治上,他既仁爱百姓,又清静无为。
——经济上,促生产,保耕织,抓养殖。养鸡、养猪、养狗这些小事,杜畿都关心,建章立制,让百姓养得好,养得规范。河内郡的经济很快上去,官府积累大量粮草。
——司法上,多讲道理,少动刑罚。遇到打官司的,他亲自调解,不厌其烦,劝甲乙方回家先反思反思,协商解决之道。如果再谈不拢,双方不服气,再到官府来。
——社会事业上,频繁调研,到各县巡视,发现孝子、贞妇、顺孙,就予以表彰和勉励,免除他们的徭役。
——教育上,文武并进。河内郡百姓家家丰实后,杜畿说,“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他在冬月农闲时,召集青壮年搞军训,又开办学校,亲自讲授儒家经典。河内郡的风气,为之大变。
随后几十年,河内郡出的读书人特别多,人们都认为是杜畿的功劳。
大约到了50年之后,河内郡人仍记得杜畿的恩德,一位叫乐祥的人,在257年上书朝廷,讲述杜畿当年的事迹。
杜畿治理河内郡治理之好,让曹操两次赞叹。
第一次是211年,曹操率大军平定马超叛乱,驻军在河内郡蒲坂县。大军的粮草,均由河内郡供应,等到曹操班师时,河内郡的粮食还剩20多万斛。曹操因此下令说:河内郡太守杜畿,是孔子所说的“禹,我找不到非议他的地方”的那种人,给他长工资!
第二次是刘勋谋反时。刘勋和曹操有旧,当过庐江太守,199年投奔曹操,任平虏将军。刘勋也当过河内郡太守,知道河内郡富足,盛产大枣,就写信给杜畿,让送给大枣给他。
刘勋在213年和荀攸一起,劝曹操进任魏公,和曹操的关系非同一般。
他找杜畿要些大枣,换一般人,就悄悄办好,不违背原则的同时,处好这个关键人脉。
可是,杜畿没有。他回信,婉言拒绝。
抄刘勋家后,曹操拿到这封信,感叹:这杜畿,典型的不媚于灶。
灶,指地位不高,但有实权的人。
不媚于灶,指不阿谀权贵。
史书记载,杜畿当河内郡太守,当了16年。到曹丕即位,升任司隶校尉,相当国家最高大法官。反过来推算,杜畿到河内郡,大约在204年。
224年,杜畿负责给曹丕监造御楼船,在试船时遇风暴溺水而亡。
身为高官,仍亲历亲为,一线工作,这就是杜畿当唐太守时,政绩“常为天下最”的秘密。
尽管杜畿为人较傲,但智勇双全,勤敬有加,不媚权贵,堪当曹魏群臣中的佼佼者。
顺便提一下,杜畿有个好孙子,叫杜预。(干啥成啥,他的成功秘诀很简单)
《三国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