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堂的影子

记得有一次写复兴中路淡水路口的基督教诸圣堂,我写过这样一句话:教堂是有点神通的。当年的上海虽然号称“远东第一大都市”,但高楼大厦并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高。据说乡下人进城,仰头看国际饭店以至于帽子都掉了,国际饭店其实只有二十四层,在今天的上海算不上什么高楼了。在改革开放之前,有尖顶和钟楼的教堂显得特别巍峨,正所谓“不怒自威”,让人陡然产生神秘感,以至于感觉到“神通”,也就不足为奇了。西藏中路汉口路口的沐恩堂,我曾无数次经过,但事不凑巧,从未进过门,只是隔着西藏中路上的雕花铁门朝里张望过。后来知道这座建筑是由邬达克设计,更有进门“一窥堂奥”的想法。无奈每次路过都是匆匆,和教堂的开放时间无法吻合,这个心愿直到前几天下午才终于实现。那天正是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走到汉口路边门,发现门开着,似乎在召唤我进去。怕打扰了教徒的清修,只敢慢步朝里走,却没有人阻拦。于是我拿出相机拍了一下照片,近距离打量了这座著名建筑。

西藏中路316号沐恩堂

(此图来自网络)

关于沐恩堂的历史,知道的朋友很多了,当然我也可以简要再说一说。它原名“慕尔堂”(Moore Memorial Church),再前身是“三一堂”,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原来的地址在法租界郑家木桥(今福建中路延安东路附近)。光绪十三年(1887年),传教士李德在今云南中路汉口路建造“监理会堂”,三年后改名“慕尔堂”,以纪念美国堪萨斯州捐款人慕尔去世的女儿。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原来的教堂占地狭窄不敷使用,于是筹款建造了现在看到的新堂,延请当时著名的建筑师邬达克(Laszlo Hudec)设计。

光绪五年(1879年)的“三一堂”奠基石

慕尔堂建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

1936年,慕尔堂钟楼顶上竖起一座5米高的旋转霓虹灯十字架,成为当时上海的一大景观。但慕尔堂的历史到抗日战争爆发后急转直下,大批难民涌入租界,慕尔堂曾作为收容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入租界,教堂被日军占领,教堂一度成为马厩。

民国时期的慕尔堂

(此图来自网络)

1958年,用美国人命名的“慕尔堂”改名“沐恩堂”,意为沐浴于主恩之中。到1966年,改名以后的沐恩堂自然未能在浩劫中幸免。宗教活动停止,教堂改成南京中学的校舍。关于这段历史了解不多,我在学者金大陆、金光耀先生的一篇对话录中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也许可以从中窥见在那个年代沐恩堂的命运。

……北京红卫兵南下兵团中的中学生更厉害。有很多材料都证明他们现场打了人,比较集中的打人事件发 生在三个点上,第一是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第二个点是上海外国语学院附中。第三个点是沐恩堂……

……沐恩堂与人民广场遥遥相望,体育宫的上下看 台就变成北京红卫兵南下兵团的总部了,相距沐恩堂就那么三四百米。沐恩堂这个教堂,本来本地红卫兵已进去抄过了。结果,北京红卫兵进去一看怎么这些牧师还 在,他们就把牧师全部关起来,开始是用皮带打,后来用三股电线、六股电线、八股电线、九股电线做成的鞭子打,打得很厉害。一边打还一边问你痛不痛,你说 痛,那么再打,你说不痛,不痛更要打,真是打得遍体鳞伤……

1979年,教堂恢复宗教活动,到八十年代又恢复了钟楼的霓虹灯十字架。2009年沐恩堂经过大修,成为人民广场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从三一堂、慕尔堂到沐恩堂,这座教堂经历了一百多年沧桑的历史,邬达克设计的建筑至今也有整整九十年了。从小乘坐18路电车,经常从沐恩堂门口经过,几十年就这样看着它,前几天却是第一天进去。当天礼堂是有宗教活动的,我因不是教徒,未便进内打扰,就在教堂周围走了走,看了看,感受其独特的氛围。

沐恩堂大门

真理使尔自由

人民广场周围早就盖起了新建筑

沐恩堂更显得庄严肃穆

邬达克在设计时特别注重光效

教堂内部呈现温暖的金色调

因而被称为“黄金教堂”

窗影

黄金般的颜色

这里曾是中学的校舍

细节

符号

慕尔堂奠基石

沐恩堂复堂十周年纪念碑

我拍照一向不会手抖,不知怎么回事,在拍到这张“沐恩堂复堂十周年纪念碑”的碑文时,居然手一抖,拍下了这幅模糊的画面。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教堂有点神通”吧。碑文中所记载的事情,毕竟是不忍卒读,这张模糊的照片放在这里,算是我这个不速之客的一点感想吧。

汉口路边门

从汉口路的边门告别沐恩堂,我到对面乘坐地铁八号线。当时正是夕阳西下时分,太阳从人民广场斜斜地照过来,沐恩堂钟楼和十字架在对面大楼上留下清晰的倒影。我想从1936年至今,这个倒影就一直存在。隔着一条汉口路,沐恩堂(慕尔堂)的对面曾经是上海著名的四马路会乐里,以及皇后大戏院、一品香旅社……后来又变成高楼大厦、商场影院。这座教堂就这样默默地看着那里的熙来攘往、滚滚红尘,每天黄昏的时候,它的倒影投射在对面建筑上,不管你是谁、身处什么时代,只要你驻足观看,总能看得到。

最近我还写了

上海市曾有个上海县

大暑赏荷

死弄

沉香观音

老南市

老店老味四如春冷面

沧浪抒怀

再见老西门

上海和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用手机把上海人勾成马蒂斯

几张旧照中的五爱中学历史

一铭惊人

建国西路上消失了的原五十五中学

你也喜欢《虎口脱险》吗?

何日君再来:一首黄色歌曲的故事

关于申花队最初的记忆

(0)

相关推荐

  • 郁土:不朽的邬达克

    最近,不为何,突然与邬达克(1893-1958)结缘. 先是朋友晚上带我去番禺路129号看邬达克旧居并纪念馆.没有灯光,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楚,只能退出,留待来日了.一周后的某日下午,我们再去,纪念 ...

  • 巴黎印象之巴黎圣母院

    原计划的法国三人行,在出发前的片刻瞬间由于女儿朋友的护照带错,剧情急剧反转,转签了航班之后,晚我们两天之身飞来巴黎与我们汇合,完全没有想到她初次迈出国门,就成为一个独行侠,因此我决定在游记中以女少侠相 ...

  • 教堂(上海)

    dong 东正教 : 一座建于1936年的"信仰"已遭废弃,而新乐路还活着-- mu 沐恩堂 : 上海沐恩堂,竟出自一个战俘之手 ,后来他竟然在上海创作100座建筑. sheng ...

  • 越南西贡红教堂的前世今生

    越南红教堂--胡志明市圣母大教堂,因使用红砖建造,又称红教堂,是胡志明市最著名的地标.教堂建于19世纪末,由法国建筑师设计,为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纪念品.建筑造型匀称,庄严宏伟,两座40米高的钟楼塔尖直 ...

  • 1998年初的保定莲池教堂钟楼

    这是1998年初我去这一片拍的.因为是彩色胶卷 至今如新.大慈阁 钟楼 法国教堂古莲池 总督署 几大古迹都在一条街显示.

  • 上海基督教沐恩堂红旗招展

    上海基督教沐恩堂红旗招展

  • 西藏中路316号沐恩堂

    位于西藏中路九江路口,面对人民广场的沐恩堂原名慕尔堂,又名"慕乐堂",属基督教美国卫理斯教派,该建筑外观是美国学院复兴哥特式.教堂坐东朝西,占地面积为134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1 ...

  • 祭药王千里赴华原 悟道法万世沐恩光

    孙思邈.希波克拉底.南丁格尔齐名世界三大医德名人.未曾想到一千四百年前"汤药之资,罄尽家产"的他在世界有如此盛名.翻阅孙真人生平,从小勤奋好学,七岁读书,每日背千余字,有" ...

  • 许村古祠世恩堂

    世恩堂是歙北许氏唯一的起祖古老祠堂,右边建有古徽州第一伟人汪华的第六夫人夫人庙.原为许氏东西支共祖遗址,许氏九世祖许再友生有子二,理暸二子分为东西二支,十世许理为东支始祖,十世许暸为西支始祖,西支十二 ...

  • 怀恩堂-颠沛流离的五次迁移

    怀恩堂位于陕西北路375号,是上海一所知名的基督教堂.她离我高中很近,三年间上学下课都能看见她安静地站在转角处.大堂由1幢中3层楼房.2层的楼房组成,东南角有一高耸的钟楼,另设小教堂,大堂的礼拜实况用 ...

  • 贵州天柱. 梁恩堂的山水画欣赏

    作者:求是2013来了 梁恩堂,字晋之,1980年生,侗族,贵州天柱人.优秀青年书画家,作品远师宋元及清四王诸家,近受傅抱石,黎雄才影响,用笔大胆遒劲,使墨地干脆洒脱.主攻山水.书法,兼及诗词.篆刻. ...

  • 怀恩堂刁氏宗谱

    怀恩堂刁氏宗谱

  • 【031】“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王恩堂作品

    父亲"铁沟"轶事 王恩堂(湖北) 近段时间,一个土里土气的名词──"铁沟",突然跃入我的脑海,怎么也挥之不去.这个与我不相干的名词,或许是个地名吧,我不知道它在 ...

  • 陕西北路375号怀恩堂

    陕西北路375号怀恩堂(1910年始建于溧阳路,曾三次搬迁,后迁至现址).砖木结构,1942年竣工.塔楼与稍前出的主入口组成不对称的立面构图,门廊为两层高的三联尖拱券.东立面中3层俩旁2层构图,东南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