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新解

《诗经》新解

《诗经》自问世以来,其地位不断经历沉浮变化,到目前为止大气经过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周秦时期,在这一时期,在这一时期,《诗经》被称为《诗》,经历了一个收集、整理、精选和编订的过程。在这一时期,《诗经》的作品经历了一个从创作到流传的过程。作者有感而发,通过语言的节奏和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这时所表达的思想便是作品最初的思想,比如《关雎》。

在《关雎》这首诗中,通过雎鸠鸟的鸣叫起兴,勾画出了一副暮春时节,一名女子或左或右采摘荇菜的场景,作者通过描写女子的采摘行动和自己的“辗转反侧、琴瑟友之”心理活动等,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通篇来看,这首诗虽然写的是男女之情,但是整体的格调端庄高雅,有情也有节,符合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追求。这迥异于郑卫之风的泼辣和直白。

文学作品已经创作完成在社会流通,就必然接受社会的再创造,《诗经》也是如此。在先秦时代,当作品被收集整理运用于外交辞令的时候,它所表达的意思便不完全是创作者本人的意思了。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是让人去揣摩作者最初的意思,而是用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关雎》在流传中因其格调端庄高雅而用来表达“后妃之德”的。无论是最初的爱慕之情,抑或是后来的“后妃之德”,都是诗歌本身的应有之义,没有真假是非的区别。

第二个时期是汉到清这一时期,经历了汉武帝“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之后,《诗》被称为儒家经典,遂被称为《诗经》。这一时期,《诗经》作品最初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在流通中被赋予的意义得到强调,特别强调它的教化意义。比如《关雎》突出了他的端庄典雅的情感,强调他的后妃之德,再比如《葛覃》被用来表达后妃之本,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其实现在没有证据证明所描写的是后妃归宁,只是这首诗的整体情感和价值取向契合了后妃之德,故而使用者用来表现后妃之德罢了。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诗》最初的意思,突出了在使用中被强调的意思。

第三个时期是疑古派时期,疑古派们倾向于从字面来理解《诗经》作品的含义,把使用中赋予的含义都判为假的,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偏激的行为,这种观点一方面突出了《诗经》作品最初的含义,另一方面完全抹杀了在使用中所赋予的含义,这是非常片面的,不利于我们全面立体地把握《诗经》的含义和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

《诗经》诸篇,有最初的意思,也有在使用中所赋予的意思,这两者都是它的本意,我们只有从这两者的角度出发,才能把握《诗经》的含义,把握《诗经》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如果仅仅把《诗经》看成民歌总集,是片面的,使《诗经》的厚重意蕴变得单薄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