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儿我就在盐池》连载13:盐池婆姨耍日能:做馍馍炸花花

                                         《那会儿我就在盐池》

                                                     作者 张巍

第十三章 盐池婆姨耍日能:做馍馍炸花花绣鞋垫

每年一到过年,就是家里的婆姨们耍日能的时候。

盐池人娶媳妇,长相先不说,锅灶和针线是第一位的,平常家尼的一日三餐好对付,可过年的这几天,要准备的吃食的花样太多,的确能让一些锅灶不咋地的婆姨发愁,少不了得请人帮忙。其中最费事的,就是做馍馍。

盐池人说的做馍馍,不是平常简单的做馒头花卷,那只要把面发好,上蒸笼蒸就行了,技术含量的考量在发面的过程,其他的没啥。婆姨们在和面使碱的时候,选和面选揪一小疙瘩面放在灶里面烤熟,看看碱的大小咋样,蒸个三五回馒头,就能把碱的份量掌握的很好,蒸出一笼一笼乳白色的馒头,冒着热气,引着你直咽酣水。而做馍馍是特指在过年的时候,做的点心一类的面食,从和面开始,就和平常不一样,非常讲究。一系列的过程要求高任务重时间长,所以平时人们也不会去大张旗鼓的做,只有过年这几天,既有时间,也是场面需要,人们才会这么郑重其事的对待这项工程。

做馍馍和平时的面食不一样,需要一个特殊的炉具。

这个炉具就是用三块石头支一个平底锅,底下点上燃烧的煤。锅盖的边缘穿着三根长长的铁丝或钢筋,大概各有一米来长,尽头拧在一起,然后锅盖上也放上燃烧的煤。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对,这就是简易版的烤炉,做馍馍一年两回,除了过年就是八月十五,所以没必要专门砌个烤炉,有个简易的能用就行。虽然后来电烤炉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可是味道真的和这种用煤作燃料烤出来的馍馍差远了。

家里的婆姨和请来帮忙的婆姨这时候都围坐在炕上,对,是炕上,地下甩不开这么大的摊场。炕中间摆着一张巨大的案板,所有的工序都会在这张案板上完成。

上世纪八十年代,家家户户买米买面都要去粮库里买,面粉分为优等粉和普粉。两种面粉的区别取决于加工过程中的过滤的次数,过滤的次数多,杂质就会少,反之过滤的次数少,杂质就会多。体现在直观的表现上,就是优等粉比普粉要白许多。那会儿百货大楼有个售货员,因为脸用化妆品抹得白白的,大家背地里都把她叫做优等粉……

做馍馍的面不能用普粉,那样做出来的馍馍黑不溜秋的,不好看,一定要用优等粉,那会儿买东西都要凭票,所以如果粮库里买来的优等粉不够的话,还要买议价粮,其实就是高价粮。还要买够做馍馍炸油饼子的油,那伙买油也是到粮库,拿上抽子、油瘪子、粮折子、油票,跟工作人员说好份量,先到出粮口,等着墙那边的工作人员把粮称好,倒进他那边的口子里面,这面把抽子撑开,接在出粮口上,米了面了的就顺着铁皮做的出粮口进了抽子。把抽子的口子扎紧,再到卖油的窗口,把油瘪子和粮折子递进去,工作人员把油瘪子放在秤上,除了皮,买的油少一两斤的话,就用提子提;油多五斤十斤的话,就用手摇抽油机来抽。粘稠的、金黄色的油在油瘪子里翻滚着,泛起细密的气泡,慢慢的涌向瘪子口,老练的工作人员逐渐放慢手里的动作,手摇抽油机会在油瘪子里的油即将灌满前的一瞬间,停止出油。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老百姓天天都要和这东西打交道,年前的一段时间尤其频繁,街上推着自行车,后面捎着米面袋子,车把上挂着油瘪子往回家走的景象层出不穷。就像我每次盼着自己能生病就可以吃到罐同一样,人们每次盼望着过年,也是因为这几天可以吃到平常舍不得吃的东西。对于物质贫乏的年代来说,孩子如此,大人何尝不是如此?

买回来的优等粉和油,在做馍馍的案板上,按照用途分开。馍馍分两种,一种叫硬壳子,也叫糖壳子;一种叫酥皮点心,点心的做法不一样,和面的手法也不一样。用来做糖壳子的面叫皮面,用来做酥皮点心的面,是在皮面里加上酥子面。按比例来说,十斤面粉,三斤油。七斤面粉加一斤油做皮面,三斤面粉加二斤油做酥子面。对于汉族家庭来说,为了让酥皮点心的酥皮效果更好,会在面里加猪油。

点心的馅子,也是用面做的。把面蒸熟,放糖、放油,再把粉碎的核桃仁、花生仁放进去,和在一起,还可以为了看起来漂亮,往里面加青红丝,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加别的像枣泥啊这一类的馅子。馅子和好以后,放在盆里特别的诱人,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被热气一腾,引得娃娃们直围着案板打转转。

做馍馍都是先做酥皮点心,皮面揉进去一块酥子面,用擀杖擀开,对折,再擀开,这样重复个五六次,把馅子包进去,放在苇子做成的缸盖上。等着包够一炉的份量,就连缸盖端出去,一个一个在锅里排好,然后盖上炉盖,等着出炉。大人们都在忙锅灶上的事情,这时候就会安排家里的半大娃娃坐在炉边看火,所以,做馍馍的简易烤炉最好是放在露天的地方,屋子里不透风,会出现煤烟中毒的可能。每年年前总会听说谁谁家的娃娃看火呢,让炭烟打了。不过没啥危险的结果,让炭烟打了的娃娃会给家人说自己头疼的想吐,大人知道这就是中了炭烟了,让娃娃在院子里找个地方坐着缓着。冬天的风硬,让吹个一阵阵就好了没事了。

娃娃翻着眼睛坐着缓着,可烤馍馍的炉子并没有停,随着时间的过去,一炉一炉雪白的酥皮点心从平底锅里面端了出来,就像刚采下来的果子,小心翼翼的码放到专门用来储存的缸里。点心的最中间,用筷子头点了一点食品红,羞涩的暗示着过年的喜庆。因为在皮面里加了酥子面,这些点心的皮十分的酥脆,捏着它的两个指头稍微一用劲,皮就会剥裂开来掉在了桌子上。这款点心是过年的餐桌上最装人的一道面食,也是一种具象的象征,有了它,才能表明这一年来的辛苦,都会在丰衣足食的祈愿中,成为一笑而去的过往。

酥皮点心费油费面,每家不会做的太多,有个三五炉就行,剩下的就该做糖壳子了,这个比酥皮点心要省事,用剩下的皮面直接包馅子就行。但是糖壳子的观赏性要比酥皮点心好看,做糖壳子必须要有点心模子,包好馅子的面团放进模子里,用手把周围按平,保证模子上的花纹可以完全的印在面团上。然后在另一块面上面一磕,成型的糖壳子就掉了下来。这些模子可以用木头雕刻,也可以用铝去铸造一个,盐池话叫倒一个。

用铝倒的模子没啥意思,就是那么个玩意,翻得母胚啥样,倒出来的就是个啥样。木头模子可就牛逼了,上面的花纹是专门请木匠一刀一刀刻出来的,没有两个一样的花纹。我家这样的模子各有一个,平时花纹冲下,放在碗柜子的最深处,因为一年才用个一两回,所以免不了落上灰尘。过年的时候,叔叔婶婶们把模子拿出来,用水洗干净,里面抹上清油,放在手边等着压糖壳子用。

这是一块长方形的梨木,必须得用梨木,别的木头不行,北方气候干燥,别的木头容易干的裂缝子。我记得93年我家搬到银川的时候,深夜时分,我经常能听到从盐池搬上来的大衣柜和写字台在暖气的烘烤下,发出叭叭的声音,第二天一看,缝子能裂的有一指头宽。

再一个,梨木的细密也适合木匠在上面耍手艺使雕工。这块长方形的梨木上有两个印花图案,第一个图案的中心是一朵不知道名字的花,然后各种线条顺着花瓣、枝叶慢慢的向外蔓延,衍生出更多的变化,在图案的最边缘纠缠在一起。另一个图案木匠有点使懒,中间仍然是一朵花,但是外缘就是一圈一圈交叉的渔网纹,一直转到模子的侧面立边。奶奶带着叔叔婶婶们,就用这两个模子,一下一下的磕出一个个糖壳子,直到排满大半个案板。这些白白嫩嫩的面疙瘩乖乖的排着队,等着到烤炉里把自己变成黄中带着微焦的香喷喷的点心。

盐池是山区,没有水地,所以也就不产稻子,吃的米都是从西面子拉过来的,本地只产荞麦、糜子、玉米、酸圆这些旱地作物,麦子也有,但是产量也不大,一到秋上收庄稼的时候,都趁不住拿镰刀收,两把手就拔了,所以盐池人叫收麦子叫拔麦子,不叫割麦子。

食材品种少产量小,做不出纷繁复杂的饭菜,就要在花样手艺上多下功夫。

同样是一碗面,盐池人能用不同的手法给你做成不同味道的美味。一到年节跟起,就像前面说的,就更靠着锅灶手艺耍日能尼。

除了馍馍点心,还要动油锅,炸花花、炸果子、炸油饼子,这些东西的原材料都是面。媳妇婆姨们上刀子动剪子,盘腿坐在炕沿上,就像做针线绣花一样,把手里的面疙瘩耍的上下翻飞,花样百出。一阵阵功夫,案板上又摆哈一溜溜的果子花花,光看着,就能让你食指大动,酣水趟个了一襟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