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考的孩子怎么选择高校?|乱弹
图片来自网络
高考结束了,填志愿成了家长和学生的一个挠头的事,虽然一般家庭在考试前已经有了准备,但还是心里会有忐忑,所以,像我这样不懂如今高考方式和录取方式的人,也常常会被咨询到。
惭愧的是,就如我三十多年高考填志愿,是一种懵懂中的选择一样——我曾写有《填志愿:1985年高考印象系列之二》,我今天所能给与的回答,虽然答案很确定,但是具体问题上却依然懵懂如初。
不过,我给朋友确定的回答,是发自内心的,来自自己对未来大势的判断,我以后也会告诉我的孩子这种明确的态度。
填志愿分两步,一步是选择什么样的高校,第二步是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今天就先谈谈如果是我,会给孩子选择高校提什么样的建议。
尽管当下国内高校的问题就像癞痢头上的疤痕,有目共睹。但是,选择在国内高考的人,却依然要在这些问题高校里作出选择,尽管无奈,但却不得不。此所谓形格势禁。所以,择校问题,其实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地里无乔木,茄棵自为王。
尽管高校的问题是普遍性的,我对择校的态度依然很传统。无非就是看高校的声望、规模、院系及专业设置等。
从声望来说,我自然选择名校。但与名校毕业生出来容易找工作这种功利的想法不同——这也曾是三十年前我的想法,我今天的理解是,所谓名校,无非在两个方向上有特点:
第一是纵向的。名校之声望,通常来自历史悠久,虽然中国高校的历史再悠久也没多长,而且其中都有受政治影响,但毕竟,时间是最大的裁判,累积的声望,其实就是一种底蕴。就像我到一个学校,无论中学小学,首先喜欢看院里有没有大树老树古树。古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树也不是十年就能成材的。
所以,一个历史相对悠久的学校,底蕴相对深厚——不管怎么说,好的历史传统和图书馆的书籍的累积,是需要时间的吧——他们抵抗过于世俗功利的现实性的超越性相对要强大些,至少暗中也会有思潮涌动,在学生的思想中沉淀。此其一。
第二是横向的。名校携名声之利,容易与国外同行开展各种合作交流。这种合作交流,意味着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对于学生而言,能够相当程度上抵消国内高校的封闭性和其他坏的传统,打开自己的视野,对于想法还没被摧毁的学生而言,这不是找工作时简历上又能增加一笔,而是能够让自己尽量站在一个新的世界的起点上。
当然,其实还有一些,比如师资,比如硬件设备等等。这些年各高校抢夺教师学生很疯狂,名校在这方面毕竟有有力条件,尽管也难免其中有浑水摸鱼之徒,但毕竟大多数人基本素质尚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所以,无论怎么批判现在名校的精致的利己主义粗鄙的利己主义,在名校的学习,多少也还能保有些名校的气质底蕴,而这来自这几方面的优势。
从规模而言,如果不是追求特定的专科工科,比如医学等等,我个人还是认为学校规模稍大和院系设置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会好一些。原则上,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要略好于工科专科大学,即便课堂上通识教育很差,但学校设有文科专业的话,图书馆的藏书也会丰富些,人文的气息也会更重一些,这对个人的成长,会有一些好处。良好的通识教育会让年轻人知道,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答案,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遇不上好老师,能遇上好书好图书馆,也是人生之幸。
从地域而言,自然大城市的高校是首选。但前些年各地大造大学城,如果大城市的名校迁到了大学城,我原则上不赞成自己的孩子去那种学校——只能是垫底无奈之选,因为中国的大学城跟美国完全不一样,学生不是和尚尼姑,他们需要接触更丰富复杂的社会,而不是被高墙圈围在荒郊野地,隔离了与社会最紧密的接触——读过希腊神话安泰俄斯故事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个基本的浅显的道理。
当然,地域选择的标准,除了名校,除了人文和专业底蕴,现在还会考虑自然环境空气质量。
我个人也会支持自己的孩子,离开出生的熟悉的城市,到其它陌生的城市读大学。这对她而言,将会是一种独特的经历,是留给她未来的财富。
当然,最近流行谈校友会,虽然人大校友最近在维护校友权益自力互助方面表现出色,成为这个时代难得的亮点,作为人大毕业的校友,我自然会引以骄傲。但是,考大学填志愿时, 我还是不会以校友会是否出色了不起作为填报志愿的考量,我只依着前述各原则。校友自力互助,是这个社会的一个好的德性,值得珍惜,除了慈善性质之外,大多应属于非常态现象。但是,一个人,一个大学生,终究是要靠自己,靠自立,而不是校友的救助互助。
关于老朱煮酒
更多分享,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