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哺乳工具,陪孩子赢在教育的起跑线
很多父母会把学龄前的孩子完全甩给老人带,觉得孩子在上学之前就是吃吃喝喝,生活料理完全可以由老人代劳。但实际上,养育是阶段性的,而教育是持续性的。
“教育”从孩子一出生就已经开始,如果在哺乳期将孩子甩锅给老人,那么,小时候满屋子追着孩子喂饭,七八年后依然需要家长满屋子追着他写作业。拒绝隔代育儿冲突,独立带娃,并不是要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和老人完全隔绝,请秉持“阶段性的养育可以由老人帮忙,但持续性的教育还需父母身体力行”的教育理念。那么如何做好这一点,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呢?
1
你不只是喂养工具,从孩子出生,就请做好终身教育的准备
中国式育儿基本都是4个老人+2个大人+1个孩子,在育儿早期,母亲认为自己扮演的角色只是哺乳者,老人则充当24小时养育劳力。但在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父母教育缺席,老人的过分溺爱,会让他人格缺失。想让孩子做好情绪管理,不随意撒娇哭闹,正式自己成长,不自卑不孤傲,家长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就不该只做喂养工具,而应担当起“教育者”的责任。
老人养育,父母教育,明确分工,让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养育的工作主要由老人承担:一方面,老人在日常看护方面很有经验;另一方面,有老人参与养育的孩子比单纯由父母带大的孩子拥有更多的爱。这类孩子对爱的感受力更强,自我定位更明确,不自信的概率更低;相反,单纯父母养育,孩子会更加懂事,但也会相对应地比同龄孩子更自卑,在成年的亲密关系中更容易不自信和否定自己。
(图片源于网络)
所以,隔代育儿如果能解决好冲突,对孩子关于爱的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父母担当终身教育的身份:一方面,由于体力上的优势,父母与孩子更容易接近,陪孩子一起做需要体力的游戏;另一方面,父母更善于接触新鲜事物,学习科学育儿知识,培养孩子健全人格,能够给孩子最科学的爱。
2
杜绝“云陪伴”,科学亲子沟通法,让你只做行动上的巨人
所有父母都知道育儿最重要的就是“沟通+陪伴”,但在日常生活中却以各种借口对孩子“云陪伴”,觉得物质就可以代替陪伴,视频关心就等于沟通。在每一个孩子的重要时刻缺席,常以“今天妈妈下班晚了,明天妈妈给你买你最喜欢的玩具”为由。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无论何时都该扮演好妈妈角色,科学陪伴请形成“幼年多陪伴,童年多帮助,青少年多商量”的模式。
在孩子3-4岁左右,对孩子多陪伴,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力,在这一时期,是加强孩子对你安全依赖的好时候。此时,孩子的语言还不够完善,家长千万不能取笑孩子的笨拙,比如当孩子把鞋子穿反了,不要直接和他说:“你怎么又穿错了?怎么那么笨呢?”7岁之前孩子都有镜像反应,时间到了自然就会好。你只需要试着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好,培养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在孩子想吃糖时呵斥他:“怎么那么馋嘴?!”只要告诉孩子吃糖的坏处,孩子会有自己判断的能力。当孩子出现问题实在无法搞定时,你再适当出手,这样既能培养出孩子的能力,又能强化孩子对你的安全依赖,也不至于孩子长大后成为经常说“我不会干”、“我就要吃”的赖皮鬼。
(图片源于网络)
当孩子10岁左右时,已经开始有独立的主意了,这时候家长们千万不要独断专行,和孩子相关的任何事都需要有商量的态度,“沟通商量”是这一时期的必行法则。孩子开始有独立人格,家长们要学会让孩子如何先接纳你的意见,凡事有商量和沟通。当父母忙于工作的时候,不要草草的和孩子说“我在忙,一会再说。”可以让孩子了解你的工作内容,当你有紧急的工作必须占用孩子的陪伴时间时,首先要获得孩子的谅解,或者邀请孩子一起帮你处理完,完全没有必要将孩子和自己的工作割裂开,也只有这样做,孩子才能更加了解你。亲子之间随时的交流都可以增进彼此的关系和信任。当你和孩子平等交流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有包容心、体贴的“小大人”。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作为孩子长大成人的镜子,妈妈们要明确自己的站位,扮演好不同的角色,跟着孩子的脚步,用最科学的交流与陪伴。
3
不要以“外人”的眼光审视孩子,让孩子把你当成最信任的伙伴
性格与能力是孩子与社会接触的必备技能,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就开始接触除家人以外的外人了。如何让他成为朋友眼中小英雄,而不是回家找妈妈哭鼻子的胆小鬼?又如何让孩子以独立勇气面对世界呢?
这个时期,必须要建立最安全满足的亲子关系,从“性格”和“能力”两方面入手,让孩子成为健全的人。接触社会,就意味着除了家庭成员外,会有其他人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发表相应的观点。除了和孩子最亲密的其他人,老师、同学朋友等都会用他们的眼光审视你的孩子,而这些“外人”的评价,往往会在不经意之间影响孩子。
这时候,家长们千万不要因为外人的一句话就错误地处理亲子关系,这样做只能生生让孩子把父母当成了外人。所以,孩子的安全感与满足感的建立至关重要。千万不要扩大“外人”对孩子行为的评价,将别人的标准强加在身上,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图片源于网络)
如果幼儿园阶段,家长们就开始习惯用“外人”的评价去批评自己的孩子,那么等到他上小学之后,他会进入更大的社交圈,如果孩子再遭遇其他困难,比如校园霸凌、性侵……孩子都会选择“自己扛”,因为父母的厌恶会比事件让他们觉得更可怕。
所以,当幼儿园老师告诉你孩子在学校打人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问问孩子这一天在幼儿园有什么有意思的事,进而引导孩子慢慢说出打人的真相,也许你会发现孩子说的和幼儿园老师描述的,完全是不同的版本。
培养好孩子的安全感与满足感外,还要培养好孩子的沟通能力,让孩子学会讲道理,不至于受欺负。外向沟通能让孩子很好地与他人协商沟通;内向沟通能够让孩子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和解。
(图片源于网络)
而要想培养好孩子的沟通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手让孩子去和同龄人玩耍。孩子玩耍产生矛盾是常有的事,这是一个很好的联系过程,父母们千万不要一味帮自家孩子出头,也不要教育孩子学会谦让。正确的做法是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不加干扰,让孩子自己先尝试处理问题,等孩子向你求助时再出面。
当孩子搞不定的时候,千万不要不停地说教。如果孩子失败了,他会发脾气或有挫败感,这时候让孩子有一个独立安静的空间,和自己的情绪面对面,进行自我情绪的管理,这远比说教干预要有效的多。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请做行动上的巨人,而不仅仅只做哺乳工具。在孩子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不缺席,分清养育者与教育者身份,培养出有能力、性格好的孩子,让孩子自己面对未来的时候能更加自信。
更多精彩回顾:
黄渤放弃《极限挑战》的综艺节目,究竟有何秘密?
抖腿也能够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快来看看其他提升专注力的方法吧!
不知不觉中竟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几招教父母帮孩子培养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