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今天还读苏轼的作品。

昨天的《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是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秋天留下的作品,

他当时还在黄州谪居,

灵魂持续性飞升,心情间歇性低落,

就这样一直捱到了第二年的春天。

春天一到,苏轼也迎来了他人生的春天,

因为神宗皇帝始终忘不了他,

称“人才难得,不忍终弃”。

于是,苏轼被调离黄州,

担任“汝州团练副使”。

苏轼接到诏书,并没有直接北上,

而是顺江东下,一路游山玩水,

访亲拜友,十分快意。

秦观听到这个消息,也喜不自胜,

专程从高邮赶过去迎接恩师。

他们在扬州逗留一个多月,最后来到高邮。

在此盘桓数日后,苏轼告别秦观,继续赶路。

这首《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就是为留别秦观而作。

虞美人

苏轼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

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简析

@古诗词赏析

开篇即写别后情景,这就给读者一个假象:此别干脆利落,你离开我便转身,不必十里长亭,拖泥带水,腻腻歪歪。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在离别面前,苏轼的旷达和潇洒根本不值一提。

苏轼与秦观本来关系就不错,再加上这次在高邮的朝夕相处,情谊就更加深厚了。所以,当苏轼离开时,秦观便一路相送,经山阳到淮上,差不多送了两百里。行至淮水边,两人把酒痛饮,心中的离情也渐渐浓重起来。“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他们知道,这次真的要分开了,万千的不舍只能埋在心里。

离别的那刻是什么情形?苏轼略过不提,是怕离愁像淮水一样汹涌而来,冲破那道不太坚固的堤防吗?

他躺在船舱里,听波涛拍岸,那声音近在咫尺,好似直接拍在了枕畔。天渐渐亮了,一钩残月从船篷的缝隙中照来,好像是特意来窥望他一样。“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一个“晓”字,暗示出作者彻夜未眠,同时也表明离愁之浓。而下句的“窥”字,又是轻巧调皮之语,或许,这正是苏轼“有趣的灵魂”之所在吧。

接着继续写景写愁。汴水自河南向东南而流,经安徽至江苏,最后与泗水汇合,流入淮水。苏轼与秦观在淮水边分别后,秦观东行回高邮,苏轼则继续西行,故曰“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到这里,“离恨”已浓缩成有形状,有重量的东西,须得用船,方可载得动。这种写法新奇有趣,为不少人所效法。如“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化用道“亭亭画舸系春潭,只待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作者有争议,一说郑文宝);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恐怕也参照了此句。

过片进入回忆,“竹溪花浦曾同醉”这是他们离别前欢聚的情景。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与知心人一块纵酒,实为人生第一大畅快之事,可相聚有多欢,离别就有多悲,相思的泪水还是要流的。末句忽然一转,离愁化为对故人的怜惜——“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是谁让你这样一位风度不凡之人蒙尘于野,无人赏识呢?这不是给我徒增烦恼吗?

在此之前,被苏轼赞为“有屈宋才”的秦观已经两次参加科考,均以失败告终,苏轼当然为之抱屈。所以,称“谁教风鉴在尘埃”,有讽刺朝廷不识人才之意。这“一场烦恼”,并不是随口一说,他为此专门向王安石力荐秦观,称“愿公少借齿牙,使增重于世”。后来,秦观再度应试,果然考中进士。可惜,秦观的人生悲剧竟也由此开始上演,而苏轼的这场“烦恼”始终也未能消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