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散文】马晓燕/刘庆邦先生送给我三个字
刘庆邦先生送给我三个字
马晓燕(四川南充)
对刘庆邦先生景仰已久,先生被尊称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先生的短篇小说《鞋》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杏花雨》获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短篇小说奖,《黑白男女》获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我被他的作品和文字魅力感染至深,先生在我心中是一座仰之弥高的大山。从未想过此生能有缘见到先生,然而,幸福就这样不管不顾地向我袭来。
2018年6月21日,时值夏至,北戴河的清风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这天,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煤矿作家、文化工作者相聚北戴河,开启了由中国煤矿文联和鲁迅文学院共同举办的为期12天的“鲁迅文学院首届煤矿作家高研班暨第五届文化干部高研班”的学习之旅。
开班仪式结束后,进行了集体合影。争相与刘庆邦先生合影的学员排着队,先生微笑着与学员们一一合影。我远远地看着先生,踌躇着要不要也上前与先生合影,既生怕先生累着,又生怕错过了这个难得的好机会,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遂大着胆子上前表达了想与先生合影留念的想法,先生爽快地答应了,合影过程中,先生还与我进行了简短的交流。那一刻,感觉自己是如此荣幸,又如此幸运。
次日清晨,又与刘庆邦先生不期而遇,我紧走两步上前同先生打招呼,问候先生。先生很亲切、很热情,让原本还有些紧张局促的我一下子放松了。我向先生作了自我介绍,并向先生汇报了听他讲座时的几点感悟。在6月20日下午的讲座中,先生谈到《我就是我母亲》和《银扣子》两部作品,这两部作品是先生写自己的母亲和父亲的。先生在讲到自己的双亲时,很是动情,甚至有些说不下去了,学员们看到先生仿佛在擦拭眼泪,先生拧开矿泉水瓶一口气几乎喝光了瓶中的水,我想先生是在平复自己的心情吧!先生随后连续说了几句:“不说了,不说了……”
不自觉地,我又触及到了这个话题,先生说:“昨天有些激动,母亲有时不能提,一提感情就控制不住。”不知为何,听到先生的这几句话,我的眼角湿润了。我想起了我年过七旬,一生辛劳如今又多病痛的父母。
先生握着我的手,询问我昨日是否与他合影了(合影的学员实在太多,先生哪能记住每个人的面孔),我点点头,说昨天已经与先生合影过了。我掏出手机,先生细心地问我:“是要留我的电话吗?”我再次点点头,先生随后把电话号码告诉了我,并说:“我知道有马晓燕这个人”。这一细节,让我感慨不已。我未料想,先生对煤炭系统的文学新人是如此关注(学习结束回到家后,我翻开收藏的登载有我文章的《中国煤炭报》副刊,发现曾有幸先后两次与先生的文章在“太阳石”栏目的同一个版面上)。末了,先生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了三个字:“好好写!”
“好好写!”此刻,这三个字,在我心中胜过万语千言。我暗下决心,要以此为起点,认真读书、潜心写作,方不负先生的教诲和期望。先生身材虽不高大,但此刻,先生朴实、谦逊、和蔼、温慈的形象在我的心中不断升腾,那就是我心中一座仰之弥高的大山。
高研班快结束时,由中国煤矿作协秘书长姚喜岱老师牵头组织,学员们共同编排了一台精彩的联欢晚会。晚会上,我再次见到了刘庆邦先生,当先生和鲁迅文学院副院长邢春、中国煤矿文联副主席刘俊、徐迅以及中国煤矿作协副主席荆永鸣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学员们起身相迎,晚会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看节目时,我有幸与先生同排,先生微笑着向我示意,我心里乐滋滋、美滋滋的。刘俊副主席提议请先生唱支歌,先生愉快地应允并微笑着走向舞台,先生说:“原本想把《送别》这支歌留待明日的结业典礼,也好,就今晚送给大家吧!”先生还邀请邢春副院长与他同唱这支歌,先生唱得很投入,学员们打着节拍也跟着哼唱。此刻,我的心里却有诸多不舍。
晚会结束后,照例是学员们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一一与先生合影,我也不例外,先生愉快地再次与我合影,并说:“晓燕,我记住你了,你要好好写!”我使劲地点点头。
“好好写!”两次与先生见面,先生均对我说起这三个字,这精短而朴实的三个字,饱含着先生对煤矿文学新人的期待。
正如先生在讲座中谈到的:“写是硬道理,不写没道理。写有可能失败,不写连失败的可能都没有。”他还打比方说:“我们都要动起来,进行文学创作。就像足球运动员一样,每个人保证脚下有球,并传带给队友,最后才能打进球门。”先生用传球、进球的比喻,希望煤矿文学创作不光要后继有人,还要一步一步地崛起,创作出一批又一批文学精品。
“好好写!”先生,我记住了您的话。
“好好写!”文学会让生活与众不同。
作家简介:
马晓燕,四川南充人,高级政工师,从事党务工作。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国煤矿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首届煤矿作家高研班学员。在《阳光》《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人口报》《精神文明报》《攀枝花文学》《攀枝花日报》等发表文学作品数篇,曾获“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文学征文大赛二等奖”、第二届“新视野”杯全国文学征文大赛二等奖、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二等奖、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二等奖、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