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水文”系列报道三:奋进十四五 不负嘱托开新局
在上一期,我们回眸十三五,从精准测报、精心服务、精细管理3个方面,盘点总结了“十三五”江苏水文的特色做法和实践经验。
(详情回顾:《“这,就是水文”系列报道二:盘点这五年 接续奋斗创佳绩》)
本期,我们将立足站网、监测、服务、保障四大体系,谋划“十四五”水文工作思路,擘画水文发展新蓝图。
系列报道三:
奋进十四五 不负嘱托开新局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我们迎来新的一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我们意气风发、豪情满怀。
“十四五”期间,江苏水文将围绕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紧扣“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要求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努力推动水文走上站网布局一体化、监测感知智能化、数据汇集标准化、预测预报集成化、服务应用定制化、行业管理精细化的改革发展新路径,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保障。
(一)基本建成覆盖全面的站网体系
立足现有水文站网,按照美丽江苏建设、河长制湖长制、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治理、水旱灾害防御等工作需求:
在空间布局上,基本实现我省基本水文站网和防汛防旱站网、水资源保护站网、水生态监测站网等专用站网在省水利骨干河道全覆盖布设。
在监测要素上,实现水文、水质、水生态、水土保持全要素融合。
在监测设施上,推进与美丽江苏、生态和谐景观要求相适应的高标准、高颜值水文设施改造建设。
(二)基本建成智能感知的监测体系
在测站监测上,国家基本站基本实现配备两套以上全量程、全过程、全自动监测技术装备;大力推动测报方式改革,提升流量、蒸发、泥沙等项目自动测报率。
在巡测巡查上,提升县级水文监测中心巡测巡查技术能力,基本实现水文巡测巡查数据、视频的实时上传、自动传输和高效准确。
在应急监测上,全省13个市级监测队伍应急监测具备全地形、全天候、全要素、立体化应急监测能力,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监测。
在水环境水生态监测上,保持我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现有的109项地表水水质监测分析能力,具备93项地下水监测指标全覆盖能力,扩充水生态监测项目,提升水生态监测分析能力,满足我省河湖长制和水资源管理需求。
在通信传输上,推广5G传输、卫星通信、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水文信息传输中的应用,提升数据传输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三)基本建成智慧应用的服务体系
全面推进省市中心测站业务系统一体化,水文信息服务智能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数据处理方面,深化水文数据开发应用,基本建成水文数据汇聚中心,水文监测数据全部实时上传,阶段性完成水文历史数据电子化。
在业务支撑方面,统一各类水文数据资源,构建区域化模型库、智能化算法集和水文“一张图”,基本完成水文业务支撑平台建设。
在综合服务方面,围绕监测管理、分析评价、预测预报、支撑服务四大核心业务,在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应用支撑架构之上,构建统一水文综合服务平台,有效提升服务能力。
(四)基本建成精细高效的保障体系
在管理机制方面,基本实现精细化管理在系统内全覆盖,全面构建“省局-分局-中心-测站”四级管理层次,推行“管理专业化分工、运维市场化运作,中心远程集中监控、测站现场无人值守”运行机制。强化测站标准化建设和考核,规范水文监测资料汇交,深化水文信息开放共享。
在安全生产方面,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现局系统水文监测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单位全覆盖。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构建梯级合理的水文行业人才队伍结构。
在科技创新方面,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现代水文科技应用基地,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新技术装备升级应用。
在文化建设方面,建设水情教育基地,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重点,全面提炼和传承水文文化,构筑水文发展精神家园。
“十四五”时期,江苏水文将始终坚持科技型、基础性、公益性的定位,进一步优化站网布局、强化智能应用、提升服务质量、推动精细管理,为水利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保障,为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贡献水文力量。
本期最后,给大家留一道思考题:
您对“十四五”水文发展还有哪些愿景?
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区评论~
(愿景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