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轩新书榜◎高怀军《新闻旧事》后记

《新闻旧事》后记

从1997年7月走进《咸阳日报》算起,已近二十年。每每想到此,总有一种诚惶诚恐、愧对读者的感觉,为自己的懒惰与浮躁,也为自己的浅薄与贫乏。我是一个非专业出身的新闻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新闻事业的外行,写编采手记,只是为自己的新闻操作理念和写作技巧补课。

严格地讲,我至今没有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学生时代,偶尔心血来潮,顺手记下一点东西,早已束之高阁。参加工作后,对文学的激情减退,这一习惯也就无果而终了。到报社工作后,因为业务积累的原因,又觉得工作中的一些事情需要“备忘”,便又重操旧业。只是这些文字东一榔头、西一斧头,像一本流水账,很不成章法。没有想到的是,我自认为还非常浅薄的业务笔记竟会引起大家的兴趣。有同事偶尔翻看,觉得很实用。认为这对业务的帮助“不是教科书上能学到的”,希望我把它整理出来,和大家共享,让更多的年轻人得到启发。

新闻工作是争分夺秒的工作,把以前写在笔记本上的文字重新敲进电脑,把这么多的东西进行归纳整理,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2013年来,我挤出大量业余时间,重新审视自己近20年来走过的新闻里程,像读小说似的翻阅自己积攒下来的采访笔记和编采手记,对它进行归纳、梳理,有了今天这本《新闻旧事》。

有缘从事新闻工作是我的幸运。我本不相信什么命运之说,但是从情感上讲,我更愿意相信命中注定我要与新闻结缘。回想起青少年时代对新闻的向往,感到蛮有趣:“向往”犹如种子开出了几朵小花。上世纪八十年代,捧读着路遥的《人生》,咀嚼着小说的精彩片段,青春似火的我想入非非,觉得广播站记者“高加林”的职业更适合我的个性追求。当新闻舆论工作者以胡思乱想的开端黑洞般吸引我,我宿命般转向了文科,在学校我开始偏科,专业课凑合上,大学语文课则一点不马虎。走上工作岗位后,拼命花时间靠近新闻采写,虽然写得艰难,但新闻经典思想的密度、语言的密度,让我不断领略新闻的魅力。1997年春,我“冒天下之大不韪”,毅然决然放弃了在组织部门的好工作,报考到了咸阳报社,开始了我的新闻人生。

我相信这种缘分,珍惜这个岗位,热爱这份事业。正如我的一个同学所言:“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他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一致。”而我就是同学所说的那个“幸福的人”。我常想,也许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比新闻这个职业更能令人着迷的了。因为这个职业只要你勤奋,只要你敏锐,只要你不满足,就有做不完的选题、跑不完的路、写不完的文章。你每天所接触的都是不同于前一天的新人、新事、新现象,每天所采写的新闻产品都不同于前一件,甚至整天处于一种新的兴奋、激动甚至刺激之中,你永远都不会对你的工作感到厌烦、单调或者疲倦。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我像小草一样贪婪地吮吸着来自各方的雨露,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心中的梦想。我要求自己不能懈怠、不能偷懒,更不能投机,踏踏实实采访,认认真真写稿,每一篇稿件都力求用最准确、最精炼、最优美的文字,传达出它最有价值的信息。

新闻是“易碎品”,但从来都不放弃对思想的传播、对温度的传递、对品质的传承。思想、温度和品质,从三个维度标定出新闻作品的审美标准,也为新闻舆论工作者指明了跋涉的路径。思想是新闻的灵魂,也是新闻的魅力所在。置身于海量信息当中,我们缺的往往不是信息,而是观点和分析。就新闻的传播效果来看,“让人惊不如让人喜,让人喜不如让人思。”

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新闻的常态是“活蹦乱跳”。本书中的一些经验做法不一定在当下具有指导意义,但新闻的形式在推陈出新,新闻舆论工作坚持的职责和使命没有变,笔下带情的要求永不过时。当一个新闻舆论工作者真正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感动着人民的感动时,笔下的文字自然有温度、接地气。

时间与生活同构,思想与文章同构。新闻的竞争进入“秒杀时代”,传统纸媒靠什么留人?靠什么制胜?靠独特的见解、深刻的思想。新闻是生发思想的一种能力,文章因思想而存在。新闻经典能恒久鲜活,首先缘于它拥有巨大的生命力、能穿透历史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就像自然的天空一样需要珍视……

当这本小册子即将面世之时,我庆幸,这些年在向新闻这座大山不断跋涉“圆梦”的路上,我的老师、同事和领导,给了我终生受用不尽的帮助和教诲,给了我一次又一次不断进取的动力和机会,在此,我要真诚地向他们鞠躬致谢!老实说,这座山究竟有多高,我至今不清楚,更要命的是,我永远也不会清楚。不过,爬山爬了几十年,总算对高度有了一点感觉。在点点滴滴的靠近中,蓦然回首打量自己爬过的路,可能获得了寻乎异常的瞬间印象。由这种印象引申集聚的能量火花般地喷射并显现出众多景观,这是我所始料未及的。

其实,不用查太多的资料:感觉和印象的紧急集合似乎更能扑向思索。历时一年半,我在同行们的催逼之下保持了强行军的态势,拢集了二十多年读、思、写的这本小册子终于要和大伙见面了,这令我愈加诚惶诚恐。不管怎么说,有人喜欢这些流水账式的文字记录,说明来自实践一线的一孔之见虽然浅薄,但也许多少还有些实用价值,毕竟它凝结着一个基层媒体人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我知道今天的虚心是为了明天的不心虚。“媒体人的实践”系列之“新闻旧事”仅仅是一个粗浅的开始。今天这本小册子要和大家见面,我不敢奢望它对读者朋友有多大的教益,只是像刚交完试卷的小学生一样,忐忑不安地等待老师的评判。

需要说明的是,对这本书的出版,我本人没多大把握:若原汁原味还原,会伤一些同志的自尊;若模糊处理,则失去实际意义,这是我最纠结的。好在有高人指点迷津,让我茅塞顿开:在整个文字处理过程中,在坚持最大程度保留原稿原貌和体例风格的同时,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对稿件、版样和案例进行了适当技术处理,体现对相关人的尊重。同时,基于内外有别的原则,对一些内部争议较大、涉及政治的敏感事项(哪怕极具典型性,也忍痛割舍)予以回避。使这一令我十分纠结的问题迎刃而解。这里我还要再次声明,本书中涉及的相关稿件以及稿件中涉及的人和事,仅局限于新闻业务探讨,绝无损伤和贬低他人之意。若不凑巧,有所冒犯的话,在此,我深深地鞠躬,致歉!

最后,我要真诚地感谢著名新闻人张书省老师拨冗作序,前辈对后学的抬爱和提携,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之源;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关心帮助,感谢为本书出版付出艰辛劳动的庞茜、韩丽娟、黎潇三位女士,诸位的鼎力支持是对我最大的关怀和厚爱;感谢朋友们的批评帮助,错讹和失误的指正,更是对我的激励和鞭策。在此,我要深深地鞠躬,致谢!!

高怀军

2017 年5月28日

高怀军,笔名:秋实,陕西彬县人。现任咸阳日报总编办主任,咸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咸阳市新闻学会常务理事。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多年来,先后有60多件新闻作品荣获全国地市报和陕西新闻奖,100多件作品获市级以上各类新闻奖,20多篇经济、党建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出版有新闻人的实践系列著作《随“新”所欲(作品集)》《用“新”呼吸(评论集)》《从“新”出发(感悟集)》《新闻旧事(采编札记)》四部近120万字。先后被授予咸阳市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咸阳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等称号,201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