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好照词说。你哪有词啊?郭德纲于谦经常这样互怼,是真没词吗

郭德纲在舞台上,经常“批评”于谦,“你最好照词说”,结果却引来于谦的回怼“你哪有词啊!”说了半天相声,竟然没有准词?真的是这样吗?

郭德纲和于谦有一个段子,郭德纲说,人们都称我们是草根,什么是草根?人参,灵芝,冬虫夏草,都是些“不上档次”的东西。我们比不了人家大棚里的香椿芽,韭黄......于谦直接讽刺说,人家多绿色呀。

这个包袱使得突然,而且是捧哏使出来的,郭德纲也指着于谦说,“你不要指桑骂槐。”台上台下,大家心里早就有了某种默契,知道这是有所指。因此,观众和演员都笑个不停。

郭德纲趁热打铁,接茬说“你这样会给我惹祸的”。没想到于谦又回了一句“你这祸就不小了。”郭德纲赶紧接了一句“你这货才不小呢”。

台下都是老观众,一看就知道这是郭德纲和于谦两人的即兴表演,一个个包袱都是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的。这种不加设计的包袱,让人听着十分舒服,台下的笑声和掌声十分热烈。

郭德纲更是假意批评于谦,“你最好照词说”。于谦更不示弱,再次回怼“你哪有词啊?”台下的观众听到这里,更是哄堂大笑。这种相声,听上去轻松自然,笑声此起彼伏,已经达到了相声的最高境界。

这种表演形式,也就是相声中常说的“现挂”。这种“现挂”都是结合相声的内容和当时剧场中的情况,临时创作,临时使用,往往打破了观众的欣赏规律,所以,使用效果非常好。

掌握这种“现挂”的表演形式,不但需要熟练掌握相声表演技巧,更需要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在小剧场锻炼出来的演员们,一般都善于使用这种表演形式。

而经常在电视上或者晚会中说相声的演员,他们都有严格的时间和内容上的规定,不能越雷池一步,所以很少采用这种形式,以致于渐渐地就荒废了这项技艺。

在郭德纲这里,他甚至把整段相声都采用“现挂”的形式来表演。因为他有评书表演的功底,所以很多话,自己都能即兴地说出来。所以,在他的相声创作中,最多就是写一个提纲。

在表演之前的“对活”阶段,郭德纲就会拿着这个提纲和于谦对一遍,哪里是包袱,哪里需要展开,都提前说明。当然,这也需要对方同样是一位相声水平很高的演员,才能说明白,记清楚 。

而于谦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位演员。对于郭德纲的要求,他能够做到心领神会,甚至达到融会贯通。郭德纲曾经这样评价于谦,“他一看就是从小学相声,懂相声的人。我一说话,他能知道我准备说什么。”

从小学相声的人很多,重点还是于谦更理解郭德纲,知道他每句话的重点,以及想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在前面那个段子中,于谦才敢于嘲讽温室大棚里的蔬菜,“人家多绿色呀。”

显然,这就是郭德纲要表达的意思,于谦直接给他做了个铺垫。这都缘于他们二人年龄相仿,思维方式相近,都爱相声,又都好像是游离于体制之外,因而想要表达的思想,往往不会出现偏差。

所以,无论郭德纲说什么,就算没有对过词,于谦也敢往下接。因为很多话,就算郭德纲不说,或许那也是于谦想说的。所以说,关键还是两人之间的互相理解。

很多相声大师,他们之前创作的相声,讲究“死纲死口”。也就是说,台上表演的作品和自己创作的文本,有可能连一个字都不会错。而现在郭德纲的相声,却已经形成了“去文本化”。大家说,老郭这种作法,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