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舍利子价值
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盘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份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近代的弘一大师、印光大师、太虚大师、章嘉活佛等,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
宝石舍利最 大特点是硬度很高,比钻石还硬,但是一定没有正圆形。器 官舍利常见的是胆舍利、胃舍利、金刚舌、脾脏舍利、皮肤舍利、眼舍利,最 大特点是器 官舍利表面都可以看到血管。
舍利被视为神圣之物,所以很少有关其成分的鉴定,缺乏严格的科学研究。“舍利”的成因,目前在科学上还没有确定结论,大多解释只是根据现有科学原理来推测。
舍利子的本质也是一种结石,但结石的主要成分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形态和水垢相似也很易碎,这些东西在高温下都会变成粉末状的氧化物,而有的舍利子硬度却极高,用铁锤敲打都丝毫无损,当然也有一部分所谓的舍利确实是没有完全烧化的骨质和牙齿!但结实是不可能经受焚化后成为舍利的,也有人认为舍利的形成是火化过程中所用的燃料夹杂的沙石、松脂和香灰的混合物,或是随身物品中夹杂的玛瑙玉石等!
“舍利”二字来源于印度,是当时的人们死后身体的总称,最初的意思是代表着外貌如同米粒大小,便因此而得名。
《金光明经》云:“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故知,舍利是高僧大德为了让众生生起信心,而示现的不可思议瑞相,留下舍利就是为了便于众生瞻仰礼拜、培植福田。
关于舍利子的形成,历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有些学者提出,由于佛门僧人长期都是素食,摄入了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极易形成大量的磷酸盐、碳酸盐等,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而形成,然而这种解释并不完全令人信服。世界上素食主义者成千上万,为何并无舍利子出现?佛门弟 子不计其数,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有舍利子呢?